APP下载

从多代“江姐”看民族歌剧演唱的变化和发展

2020-04-20李曼

北方音乐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族歌剧江姐发展趋势

【摘要】《江姐》是我国民族歌剧中的经典作品,本文通过对五代江姐扮演者的演唱变化以及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促进民族歌剧发展的策略,以期能够为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民族歌剧;江姐;变化分析;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4-0054-01

【本文著录格式】李曼.从多代“江姐”看民族歌剧演唱的变化和发展[J].北方音乐,2020,02(04):54,59.

一、歌剧《江姐》的基本概述

《江姐》是我国歌剧中的经典作品,在中国歌剧的发展过程中掀起了第二次高潮。《江姐》这一部民族歌剧是以《红岩》小说为基础创作的,上演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并且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尤其是第一代江姐的扮演者万馥香通过演唱《红梅赞》等唱段,成功塑造了江姐这一经典角色。在此后的几十年,空政文工团以及全国多个文艺团体都对《江姐》这部歌剧进行复排。虽然前后有几十位演唱者扮演过“江姐”这一角色,但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分别是第一代“江姐”万馥香,第二代“江姐”孙少兰,第三代“江姐”金曼,第四代“江姐”铁金以及第五代“江姐”王莉。这五代“江姐”扮演者用自己对江姐的独特理解以及体验,成功地塑造了不同审美体验的江姐,使江姐这一形象更加丰富动人,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歌剧演唱的发展及创新[1]。

二、五代“江姐”的演唱方法分析

(一)第一代“江姐”万馥香

第一代“江姐”万馥香是1964年在歌剧《江姐》中扮演“江姐”这一角色,成功塑造了第一代江姐的形象。万馥香在扮演江姐这一角色时,考虑到《江姐》中很多音乐素材是从京剧以及川剧中获取的,并且在早期的民族歌剧演唱过程中很多演唱者都是戏曲演员出身。因此,万馥香在扮演江姐时,充分利用了戏曲的演唱技巧,利用唱、念、做、打等方式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再加上万馥香本身毕业于苏州戏曲学校,主演过多部黄梅戏及锡剧,她在扮演江姐时,对戏曲的歌唱方法使用比较多,使演唱时的声音极具穿透力,促使声音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效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江姐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因此,将戏曲演唱方法应用在民族歌劇的演唱过程中,为促进民族歌剧演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代“江姐”孙少兰

在1978年对歌剧《江姐》进行复排时,选择孙少兰出演江姐这一角色。因为孙少岚的个人形象与江姐的外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并且孙少兰早年学习过戏曲,在扮演江姐这一人物角色时可以充分发挥戏曲演唱方法的优势,对表现歌剧的民族特色有促进意义。为了演好江姐这一角色,孙少兰除了阅读《红岩》这部小说之外,还亲自在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因此,孙少兰在扮演江姐时,十分真实自然,成功塑造了江姐革命女英雄的形象[2]。

(三)第三代“江姐”金曼

1984年,空政歌舞团在排演歌剧《江姐》时选择金曼作为江姐人物的扮演者。当时留给金曼的排练时间比较短,金曼充分借鉴了美声方法,根据“江姐”这一人物角色的具体形象进行创造,表现出了自己的声乐特色。在演唱过程中,金曼在混声基础上,使用了中国传统民歌的唱法,使声音具有甜、亮、水的特点,将中西融合的方法运用在《江姐》的演唱过程中,使人物声音更加圆润甜美,对表现人物丰富的情感变化有积极意义。因此,金曼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江姐形象。

(四)第四代“江姐”铁金

在1991年3月对《江姐》进行复排时,“江姐”的扮演者为铁金。铁金的主要唱法是以委婉的唱腔为主,扮演的江姐人物形象比较真实。在演唱的过程中,铁金的声音比较圆润,音域相对宽广,极富穿透力。在高声区,铁金的音域声音比较明亮悦耳,而中声区比较委婉动听,吐字比较清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例如在《五洲人民齐欢笑》这一唱段中,铁金使用呼吸深度表现沉痛的情绪,而在这一唱段的高潮部分声音仍然保持着通畅性,利用胸腔、口咽腔及头腔共鸣,找到转换后的最佳高音,凸显了民族歌剧的特色,并且表现出了江姐视死如归的气节及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五)第五代“江姐”王莉

在2007年对《江姐》进行复排时,扮演“江姐”角色的演员为王莉。王莉采取的演唱方法是跨界演唱方法,也就是在演唱过程中根据演唱的需要,对不同的歌唱方法进行自由切换。在整部歌剧中,王莉使用美声、民族及通俗三种唱法,丰富了江姐的人物形象。例如在《红梅赞》的演唱过程中,王莉主要使用美声唱法,音色比较明亮而坚定,能够进一步表现江姐革命女英雄的人物形象和精神特征,并且利用通俗唱法,使用口腔共鸣,使声音位置比较靠前,就像平时说话一样,处于轻松的状态,展现出江姐作为女性英雄细腻及柔美的一面,丰富了江姐的人物形象,使江姐这一形象更加真实感人。

三、促进民族歌剧演唱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民族化的演唱方法

为了促进民族歌剧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代民族歌剧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将民族化的演唱方法以及演唱技巧融入到民族歌剧的表演过程中,这样才能够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有效继承。从第一代“江姐”扮演者万馥香的演唱方法中可以看出,将戏曲文化以及民歌文化融入到民族歌剧的演唱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民族歌剧的民族特色,形成系统性的歌唱方法,对表现民族歌剧内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充分利用民族音乐的演唱方法可以彰显民族精神,有效突出了人物角色的精神形象,对表达传统优秀的民族精神有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多元化理念在演唱过程中的应用

在多代“江姐”扮演者的演唱过程中,每一代“江姐”扮演者都采取多种歌唱方法进行结合的演唱方法。其中戏曲唱法以及民歌唱法在其中的应用对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重要意义。在五代“江姐”演唱者的努力下,“江姐”的形象更加生动、真实及感人,成为民族歌剧中最经典的艺术形象之一。这说明在歌剧的演唱方法中要坚持多元化的理念,可以根据具体的角色形象,采取合适的演唱方法促进民族歌剧的多元化发展。对一些能够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演唱方法,都可以根据歌剧人物形象的具体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不同的演唱方法。尤其是近些年来的歌剧创作形式也更加丰富和多样,促进歌剧歌唱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能够为歌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歌剧中融入中国的原生态唱法以及国外音乐剧中的低音唱法,在表达人物性格特色的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多元化发展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三)充分发挥个性特色

在对《江姐》这一歌剧进行复排的过程中,五代“江姐”的扮演者并沒有出现重复性、标准化的印象,每一代扮演者都为观众提供了比较独特的审美体验,并且逐步促进“江姐”这一形象更加丰富以及完美。对民族歌剧演唱的变化和发展来说,在不同的演唱者表演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风格,对促进民族歌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每一代“江姐”的扮演者,在演唱过程中都融入了自己对江姐这一角色的了解以及体验,利用自己的感悟对江姐这一角色进行独特的表现,使每一代“江姐”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体验。这说明在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事业的过程中,要重视个性化风格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民族歌剧的不断发展及变化,其演唱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不同的演员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理解,在表演时会带有个人风格。《江姐》自创编以来,每一代江姐都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也成功塑造了歌剧角色,由每一代江姐演唱发展中可以发现,为了弘扬民族歌剧,只有坚持继承与创新,才能使传统的民族歌剧演唱迸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才能在对民族艺术进行演绎的过程中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芳.从多代“江姐”看民族歌剧演唱的变化和发展[J].音乐创作,2017(11).

[2]韩静.从五代“江姐”个人演唱风格看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脉络[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民族歌剧江姐发展趋势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民族歌剧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
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
“江姐”大战“鼠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