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世纪国内学者对西方现当代复调技法和形态研究论文综述

2020-04-20喻波

北方音乐 2020年5期

【摘要】中国学者对于复调音乐理论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初。时至今日,学者们的研究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经历了一个由逐步积累到爆发式增长的过程。本文对本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现当代音乐创作中复调技法和形态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看到研究路径和脉络,希望可以对今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复调技法;音乐形态;对位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001-04

【本文著录格式】喻波.本世纪国内学者对西方现当代复调技法和形态研究论文综述[J].北方音乐,2020,03(05):1-4,47.

中国学者对于复调音乐理论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初。时至今日,学者们研究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经历了由逐步积累到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与此同时,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研究角度也愈渐宽广。上世纪,中国学者对复调音乐的研究多集中于中国民间音乐中的支声现象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外国文献资料的翻译整理,巴洛克及古典主义时期的复调研究等;本世纪以来,学者们的研究角度包括现当代中外作曲家创作中的复调技法及复调思维,复调教学法,欧洲早期对位法,电子音乐与复调音乐的结合,民间音乐中的支声复调现象等方面。本文对国内九大音乐院校校报及部分重要期刊的论文中关于二十一世紀以来中国学者对现当代外国作曲家作品中的复调技法和形态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在此基础上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现当代外国作曲家作品中的复调技法研究

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声部横向化运动得以发展和强调,正如威伯恩所说,“我们在复调音乐中观察到尽可能广泛的一种凝聚力,——由此,它与尼德兰作曲家们的艺术技巧被视为相同——这种努力正逐渐取得成果,一种新型的复调正在发展”。在后调性时代如何构建作品的整体结构成了摆在作曲家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复调技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引起了作曲家们的重视。

从现有资料中整理所得,关于现当代外国作曲家作品中复调技法分析类的文章占有绝大多数,但主要集中谢德林、肖斯塔科维奇、鲁托斯拉夫斯基等人:

(一)谢德林及其作品

谢德林的创作“以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传统为基础,广泛吸收各种音乐风格和十二音音乐、机遇音乐、具体音乐等现代作曲手法,以其完美的戏剧性和深刻的心理描写而著称。”他在1963年——1970年之间创作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部套曲在调性布局、作品结构方面沿袭了传统,但在具体的音乐语言组织方面则使用了现代技法。正因为如此,中国音乐理论学者对于此套作品的分析研究较为细致。沈乃凡《谢德林及其<24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郑方《谢德林现代复调音乐思维极其演奏风格——钢琴套曲<24首前奏曲与赋格>探讨》,常越《谢德林<24首前奏曲与赋格写>作技法研究——秩序、自由的聚合与离散》,邹建平《调性架构自由半音——谢德林赋格写作的音高组织》,孙晓烨《多元化、现代感与创新性的融合——试论谢德林<24首序曲与赋格>的主要特征》等。

《谢德林及其<24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一文连载于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至2001年第1期。文章在对这套作品风格作整体归纳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了逐一细致分析。从主题到作品结构,直至演奏要点,均进行了详细说明,此文无论是对于作曲技术理论研习者还是演奏者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肖斯塔科维奇及其作品

另一位俄罗斯代表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复调音乐创作可视为二十世纪的一个高峰,他擅长使用多种现代创作技法来实现作品的复调织体结构,这在其作品集《24首序曲与赋格》中表现地尤为明显。为此,赵德义的《精彩纷呈的密接和应——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研究札记》,陈铭志《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曲>》,禹永一的《浅论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徐婧的《肖斯塔科维奇中对位变奏思维模式的解析》等论文,就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精彩纷呈的密接和应——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研究札记》一文,以肖氏作品中被大量运用的“密接和应”为研究对象,按调性关系、材料使用、出现次数等不同写法特点划分为补充型、趣味型和展开型,并以这些就密接和应的创新写作方法所形成的创新点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相比较,从而得出作品在现当代重要地位。

此外,基于肖氏在其他作品的创作中也大量使用复调技法,赵德义的《赋格结构原则的创新——肖斯塔科维奇分析》,冯超的《从<第八弦乐四重奏>管窥肖斯塔科维奇主导动机及帕萨卡利亚的创作特点》,王晶的《肖斯塔科维奇晚期弦乐四重奏音乐语言与结构研究》等文章,分别从音高关系,调式布局,作品结构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了研究。

(三)鲁托斯拉夫斯基及其作品

鲁托斯拉夫斯基的音乐创作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特别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有限偶然技法和链条结构思维之后,寻求到了一种新颖的复调音乐组织形式。对此,刘永平的《有限偶然的微节奏组织——鲁托斯拉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研究》,李燕的《鲁托斯拉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的结构与“有限偶然”技法分析》,许佳的《结构中的对比与模仿——鲁托斯拉夫斯基<链条3>中的链条结构思维》等论文就鲁氏作品中涉及到的以上两种技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有限偶然的微节奏组织——鲁托斯拉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研究》一文是在作者对鲁氏的有限偶然技法进行深入研究后,就该技术在纵向节奏方面产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该论文是作者对鲁托斯拉夫斯基的作曲技法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之后所得出的成果。

(四)里盖蒂及其作品

我国学者对于里盖蒂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作曲家创作中的微复调手法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陈鸿铎《里盖蒂微复调写作技法初探》,王茜《论里盖蒂的微复调思维规律》,王茜、刘永平《里盖蒂的微复调卡农作品分析》等论文就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值得一提的是,在里盖蒂“微复调”思想的影响下,国内学者还提出了与之相反的“宏复调”概念。

其中《里盖蒂微复调写作技法初探》一文是陈鸿铎2005年博士论文《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的前奏。该文就利盖蒂微复调织体疏密结合的形态特征,声部间近距离模仿的方式,对电子音乐的模仿等特征进行研究。

(五)施尼特凯及其作品

中国学者关注施尼特凯及其作品大约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而对其创作中复风格技术的研究则是本世纪的新课题。曲佳琳的《施尼特凯的两首双小提琴作品研究——<纪念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与<莫扎特>两部作品的音乐分析与复调技法运用》,孙志鸿的《施尼特凯<安魂曲>复调研究》,胡筱铮的《关于施尼特凯复风格作品的研究——室内乐<海顿风格的莫扎特>的音乐分析与复调技法运用》,谢福源《理性结构思维下的复风格——析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第二大协奏曲>的结构方式》等文章对此技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复风格”即强调在一部作品中混合不同的(相对的) 风格特征,是施尼特凯创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具個人特色的。

作为博士论文的节选,胡筱铮的《关于施尼特凯复风格作品的研究——室内乐<海顿风格的莫扎特>的音乐分析与复调技法运用》一文选取作曲家创作中期、也是其“复风格”创作盛期的室内乐作品《海顿风格的莫扎特》为切入点,从创作渊源、艺术特色与复调技法等多方面逐步揭示施尼特凯“复风格”创作思维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与运用。

(六)阿沃·帕特及其作品

在二十世纪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中,除了创造性地发明新的作曲技法,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之外,他们还常常回顾历史,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中寻找灵感,欧洲神圣简约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的阿沃·帕特正是从欧洲早期多声部音乐中得到了启发,并创造性地使用了“钟鸣作曲法”,这在二十世纪作曲家群体中独树一帜。以许琛为代表的年轻学者对这一作曲技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文献有:许琛《一分为二 合二而一——阿沃·帕特钟鸣音乐观念研究》和《论数理逻辑在钟鸣音乐创作中的隐性控制力》等,王沙里《语言的回归 观念的创新——阿沃·帕特的“钟鸣”风格及早期复调技法在其中的创新运用探析》,付丽《“静止”理念对阿沃·帕特钟鸣音乐创作的影响及相关技术类型》,班丽霞《动机·风格·灵魂——阿沃·派尔特早期创作中的“巴赫”》等。

《一分为二 合二而一——阿沃·帕特钟鸣音乐观念研究》一文是对阿沃·帕特及其钟鸣音乐的形成和基本特征做了论证。从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梳理出发,就钟鸣风格的成因及基本特征阐述窥见阿沃·帕特对于欧洲早期复调技法的创新发展及运用。这也是作者许琛博士论文《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中的一部分。

(七)马克思·雷格尔

马克思·雷格尔是浪漫派时期对于复调音乐创作充满热情的一位作曲家,在他短暂的创作生涯中,运用复调技法创作的音乐作品占据其全部作品的约三分之一。故而,对马克思·雷格尔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这一时期复调音乐创作的一些特点。《马克思·雷格尔对位风格初探》,《雷格尔的复调写作》,《雷格尔〈五首二重唱〉创作技法与风格探析》,《论马克思·雷格尔作品多声部的线性思维》等论文正是立足于此,对作曲家的复调思维、作曲技法、音乐形态、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八)其他

国内学者对于其他外国作曲家作品中复调技法的研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对日本作曲家武满彻,西村朗等人作品研究的论文《西村朗〈双钢琴与乐队的衬腔式复调〉中的对称四音列》,《个性与融合——当代日本作曲家作品中复调技法之探赜》;对欣德米特作品分析的《欣德米特中赋格曲的调性布局》;对本特松复调技法探讨的论文《古典形式与现代精神的融合——本特松<二部创意曲>创作技术与美学意义探讨》;对俄罗斯作曲家研究的论文《低吟的俄罗斯音诗——戈登威捷尔<对位练习>的复调技术及其审美价值》;对布鲁克纳交响曲研究的论文《赋格段在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末乐章中的结构意义》等等。

中国的音乐理论学者对现当代外国作曲家作品中的复调技法研究,在复调学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正是他们的研究上,为表演和理论界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复调音乐形态研究

关于复调音乐形态的研究在二十一世纪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这一现象与作曲技术不断发展密切相关。中国音乐理论学者在对创作现象和创作成果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分析的路径。

(一)帕萨卡利亚

作为一种古老的复调音乐体裁形式,帕萨卡利亚从二十世纪以来,又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徐孟东的“20世纪帕萨卡利亚研究”系列论文对这一课题做了深入探讨。他对于“帕萨卡利亚”这一古老形式在主题、对位形态、和声组织、配器织体等方面的新发展做了总结,并就二十世纪多位作曲家作品中的典型用法进行了细致分析。彭志敏《关于《二十世纪的帕萨卡里亚研究》——徐孟东博士学位论文读后》,田艺苗《帕萨卡里亚的现代内涵——读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等文,均是对前者论文的进一步升华。论文《从<第八弦乐四重奏>管窥肖斯塔科维奇主导动机及帕萨卡利亚的创作特点》,《复结构复调形式与“隐藏的歌剧”——布里顿<第三弦乐四重奏>帕萨卡利亚的艺术特征》等文,也就“帕萨卡利亚”这一复调音乐形态在作品中的运用进行了专门分析。

(二)现代复调技法综合研究

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作曲技法层出不穷,特别是在调性体系瓦解之后,作曲家们都在寻求一种不同以往的创作方式,复调技法无疑是一条有效路径。中国的音乐理论学者也看到这一变化,并对此做出分析和总结。

刘永平“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的系列论文是其中较为综合的分析。从《论线性对位——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到《偶然对位及其定位结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系列研究之七》,系列论文对涉及音高、节奏、调性、织体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特别是与传统复调技法的相异性做了比较。于苏贤的《二十世纪复调音乐中的节奏思维》,张旭冬的《20世纪复调音乐》等文也就二十世纪音乐中的现代复调技法进行了专题研究。

(三)电子音乐与传统复调技法的结合

电子音乐是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198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电子音乐专场音乐会,揭开了中国电子音乐发展的序幕。中国音乐理论学者对于电子音乐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多为介绍国外电子音乐的创作历史及科技与音乐的结合。进入本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真正涉及到电子音乐创作技法本身。其中,研究电子音乐中的作曲技法(特别是复调技法)的代表论文有肖武雄的“频谱音乐”研究系列论文,柴庆伟的《论复调思维在音响型电子音乐中的体现》等。

肖武雄的“频谱音乐”研究系列论文,在对频谱音乐的基本理论建模作分解的基础上,就频谱音乐与音乐作品中的结构形态及原则的结合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第一代频谱音乐作曲家杰勒德·格瑞瑟、提斯坦·缪哈耶的作品为研究重点,辅助第二代 ‘后频谱作曲家的作品为佐证,深入探讨他们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声学原理;借助电子仪器、电脑频譜分析来揭示构成这些作品的声音本质;探求他们把声学、电子理论运用于常规管弦乐器的经验成果,最终总结出频谱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特性。”文章对于作曲理论的论证包括作品结构、复调、配器等方面,涵盖面较广,分析较为系统。

(四)民间音乐元素与复调技法的结合

在音乐创作中融入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是作曲家们常用手法。本世纪以来,中国音乐理论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焦点基本集中于柯达伊、巴托克等人。代表论文有刘青的《民间与现代的对话——巴托克<四十四首小提琴二重奏>复调研究》,翟经纬的《与新型组曲融合的五重赋格——柯达伊<第二弦乐四重奏>Op.10第Ⅱ乐章赋格分析》、《柯达伊复调变奏曲中的民族性和灵活性初探》,孙博的《扎根民族走向世界——柯达伊<十五首大提琴二重奏>中的三首赋格分析》等。

《民间与现代的对话——巴托克<四十四首小提琴二重奏>复调研究》一文从具体的复调技法入手,探讨了巴托克将民间音乐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统一的创作理念与风格。特别是巴托克对民间音乐“拿来主义”运用后在调式调性的再创造,新的旋律半音体系的开发,复节拍对位,复风格对位等方面的创造性运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为中国音乐创作如何汲取民间音乐养分给出了参考。

(五)其他

除了上述这些较为集中且具有代表性的复调形态研究之外,我国音乐理论家的研究成果还包括顾之勉《论相位》,梁军《现代音乐中的节奏复调》等。

对于复调形态的研究基于不同作曲家在创作中对于“复调”这一传统创作技法的继承和发展,基本要素在于“传统”,核心要素在于“创新”。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此类文章由于综合程度较深,研究面较广,故成果相较于对于作曲家及作品的独立研究较少。但音乐理论研究者在这一领域的探讨仍然具有闪光点,特别是对于二十世纪复调综合研究及与电子音乐进程相关的专题性探讨有助于教学和创作。

三、总结

在对上述两方面进行总结后可以发现,对于复调音乐的研究较上个世纪有了更为宽广的视野,也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取得的成果较为丰硕,但与需要注意到仍存在一些问题。

学者们在对作曲家及其作品研究过程中,涉及某位作曲家的单个或几个作品研究较多,对作曲家创作中复调技法的变化过程研究较少。

学者们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几位欧洲作曲家及其作品上,对于亚洲地区作曲家的创作关注度较低。

自上世纪电子音乐作曲法诞生后,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但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对此课题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对相关外国作曲家作品的解读还需要做进一步更为细致的研读,所以此类重要的论文不多,这与电子音乐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对等。

对于的跨学科性较的研究较少,使得研究角度的新颖性有所欠缺。

综上所述,本世纪以来学者们对于西方复调技法和形态的相关研究较上个世纪更为深入和广泛,所取得的成果较为丰富,但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本文的梳理旨在回望过去,初步理清研究角度、重点和脉络,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作参考。

参考文献

[1斯坦利·萨迪,约翰·泰瑞尔.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15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72.

[2沈乃凡.谢德林及其《24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3):14.

[3]肖武雄.频谱音乐的基本原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4]郑方.谢德林现代复调音乐思维极其演奏风格——钢琴套曲《24首前奏曲与赋格》探讨[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4).

[5]常越.谢德林《24首前奏曲与赋格写》作技法研究--秩序、自由的聚合与离散[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2.

[6]孙晓烨.多元化、现代感与创新性的融合——试论谢德林《24首序曲与赋格》的主要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3).

[7]赵德义.精彩纷呈的密接和应——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研究札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1).

[8]陈铭志.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1).

[9]禹永一.浅论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J].中国音乐,2005(3).

[10]赵德义.赋格结构原则的创新——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赋格》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

[11]冯超.从《第八弦乐四重奏》管窥肖斯塔科维奇主导动机及帕萨卡利亚的创作特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1).

[12]王晶.肖斯塔科维奇晚期弦乐四重奏音乐语言与结构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

[13]刘永平.有限偶然的微节奏组织——鲁托斯拉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1).

[14]李燕.鲁托斯拉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的结构与“有限偶然”技法分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3).

[15]许佳.结构中的对比与模仿——鲁托斯拉夫斯基《链条3》中的链条结构思维[J].音乐研究,2014(3).

[16]陈鸿铎.利盖蒂微复调写作技法初探[J].中国音乐学,2003(1).

[17]王茜.论里盖蒂的微复调思维规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18]王茜,刘永平.里盖蒂的微复调卡农作品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2).

[19]曲佳琳.施尼特凯的两首双小提琴作品研究——《纪念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与《莫扎特》两部作品的音乐分析与复调技法运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

[20]孙志鸿.施尼特凯《安魂曲》复调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3).

[21]胡筱铮.关于施尼特凯复风格作品的研究——室内乐《海顿风格的莫扎特》的音乐分析与复调技法运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1).

[22]许琛.一分为二 合二而一——阿沃·帕特钟鸣音乐观念研究[J].人民音乐,2012(6).

[23]许琛.论数理逻辑在钟鸣音乐创作中的隐性控制力[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2).

[24]王沙里.语言的回归 观念的创新——阿沃·帕特的“钟鸣”风格及早期复调技法在其中的创新运用探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4).

[25]付丽.“静止”理念对阿沃·帕特钟鸣音乐创作的影响及相关技术类型[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4.

[26]班丽霞.动机·风格·灵魂——阿沃·派尔特早期创作中的“巴赫”[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1).

[27]禹永一.西村朗《双钢琴与乐队的衬腔式复调》中的对称四音列[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4).

[28]印真.个性与融合——当代日本作曲家作品中复调技法之探赜[J].乐府新声(沈陽音乐学院学报),2016(1).

[29]刘青.马克思·雷格尔对位风格初探[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3).

[30]曲致正.雷格尔的赋格写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2).

[31]邹建平.欣德米特《bE调弦乐四重奏》中赋格曲的调性布局[J].音乐研究,2004(2).

[32]陈红岩.古典形式与现代精神的融合——本特松《二部创意曲》创作技术与美学意义探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2).

[33]叶思敏.低吟的俄罗斯音诗——戈登威捷尔《对位练习》的复调技术及其审美价值[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4).

[34]彭志敏.关于《二十世纪的帕萨卡里亚研究》——徐孟东博士学位论文读后[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4).

[35]田艺苗.帕萨卡里亚的现代内涵——读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J].音乐研究,2005(1).

[36]刘永平.20世纪初线性对位的逻辑与规则[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3).

[37]刘永平.赋格的特征、演化及其精神[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2).

[38]于苏贤.二十世纪复调音乐中的节奏思维[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1).

[39]张旭冬.20世纪复调学科的创新成果——于苏贤教授《20世纪复调音乐》述评[J].人民音乐,2002(9).

[40]柴庆伟.论复调思维在音响型电子音乐中的体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0(1).

[41]刘青.民间与现代的对话——巴托克《四十四首小提琴二重奏》复调研究[J].中国音乐,2010(2).

[42]翟经纬.与新型组曲融合的五重赋格——柯达伊《第二弦乐四重奏》Op.10第Ⅱ乐章赋格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3).

[43]翟经纬.柯达伊复调变奏曲中的民族性与灵活性初探[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3).

[44]孙博.扎根民族走向世界——柯达伊《十五首大提琴二重奏》中的三首赋格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1).

[45]顾之勉.论相位[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6).

[46]梁军.现代音乐中的节奏复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2).

[47]聂普荣,冯存凌.马克斯·雷格尔《五首二重唱》创作技法与风格探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2).

[48]谢福源.理性结构思维下的复风格——析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第二大协奏曲》的结构方式[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2).

[49]徐婧.肖斯塔科维奇《d调赋格》中对位变奏思维模式的解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3).

[50]邹建平.调性架构 自由半音——谢德林赋格写作的音高组织[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9(2).

[51]韦辉.赋格段在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末乐章中的结构意义[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3).

[52]李冬.论马克思·雷格尔作品多声部的线性思维[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1).

作者简介:喻波(1982—),女,汉族,浙江杭州,江西省南昌工程学院,讲师,上海音乐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技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