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泥灸联合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2020-04-20钟振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针灸膝关节

钟振美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山东临沂 276002)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且女性多发于男性。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该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退变, 继而累及其他关节结构,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膝关节疼痛、变形,下肢活动明显受限甚至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因此,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 临床上应尽早进行合理治疗,及时控制其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障碍,延缓病情进展[2]。目前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 且疗效不一。 该研究选取2019 年8 月—2020年8 月收治的80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 采用中药泥灸联合温针灸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8 例,女62例;年龄43~84 岁,平均年龄(65.14±2.17)岁;病程9 个月~8 年,平均(3.47±0.57)年。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 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 年龄等方面的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西医根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修订的《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3]中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中医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关于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结合X 线表现,确诊患有膝骨关节炎的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该研究。

排除标准: 有手术指征的严重骨关节炎患者;正值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合并严重并发症及其他重大基础性疾病者;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出血倾向者;皮肤病、感觉障碍及局部皮肤破损者;精神病及认知障碍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膝下垫一高枕使患膝呈自然屈膝状态,选取鹤顶、犊鼻、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皮肤消毒后,用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长春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吉械注准20172270314),规格为0.25×40 mm,快速刺入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选血海、犊鼻、足三里、三阴交、鹤顶穴做温针灸,在相应穴位的针尾套上1 cm 长的艾柱,然后点燃,每穴灸两壮,30~40 min 后起针。 连续10 d 为1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泥灸治疗:药泥组方:透骨草10 g,海桐皮、藏红花、三棱、莪术、防风各7 g,桂枝3 g,冰片2 g,将其研成细粉末,与火山矿物泥、医用蜡等按比例混成中药泥膏备用。 在患者温针灸结束后,休息30 min。 清洁施治部位皮肤,将中药泥膏用微波炉高火加热2~3 min, 以稀化但不冒泡为宜[泥膏温度控制在(50±2)℃],用木铲将稀化的药泥搅拌均匀, 迅速而轻柔地涂敷在膝部皮肤上,涂敷同时询问患者的感受,直至覆盖整个膝关节(髌骨上下20 cm,包括整个腘窝)。 薄薄地涂完第一层(厚度约0.5 cm),待患者适应后,将剩下的药泥快速均匀地涂抹其上, 共约2~3 cm 厚。 最后用保鲜膜包裹塑形,加盖衣被。 必要时用红外线灯照射或者热奄包保暖,约40~60 min 后取下。 10 d 为1 个疗程,间隔1 d后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 治疗前后分别利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 评分对患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分值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总分0~10 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3)采用症状及体征积分表[5]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膝关节功能障碍越严重,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越高。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骨关节炎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控制:患者膝关节部位疼痛及肿胀消失, 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X 线检查示膝关节的炎性病变消失。(2)显效:患者膝关节部位疼痛及肿胀明显减轻,X 线检查示膝关节的炎性病变明显改善。(3)有效:患者膝关节部位疼痛及肿胀有所减轻, 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X 线检查示膝关节的炎性病变有所改善。(4)无效:患者膝关节部位疼痛及肿胀无变化或加重,X 线检查示膝关节的炎性病变无改善,膝关节功能受限仍明显。 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各指标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S 评分、VAS 评分和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VAS 评分和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HSS 评分、VAS 评分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HSS 评分、VAS 评分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总积分的比较[(±s),分]

注:与该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治疗前 HSS 评分治疗后 治疗前 VAS 评分治疗后 治临疗床前症 状及体征总治积疗分后对照组(n=40)51.02±10.45(72.87±11.47)*6.35±0.91(3.12±0.35)*25.70±3.51(21.22±1.92)*治疗组(n=40)52.21±10.53(76.93±12.67)*6.47±0.89(1.27±0.86)*26.31±3.10(17.81±1.53)*t 值0.9522.2930.4214.7040.5113.710 P 值0.3420.0120.6040.0430.1610.016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3 讨 论

膝骨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膝痹”范畴,病因病机为素体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膝关节受到风、寒、湿等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脉痹阻,筋骨失荣,积久而发为膝痹[6]。该病的治疗重点为温经通络止痛、散寒祛湿、补益气血,促使机体修复病变的关节软骨和受累的其他关节结构, 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阻止关节病变的进展,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温针灸可使艾灸的热力通过针灸针精准传达到腧穴,具有行气活血、祛寒除湿、化瘀止痛的功效[7]。 该研究中选择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犊鼻和足太阴脾经上的血海、三阴交行温针灸以温补肝肾、补益气血,鹤顶为膝关节疼痛治疗经验要穴, 五穴同时采用温针灸疗法,可达到增强刺激、加强疗效的目的。配合其他诸穴的平补平泻,可促使膝关节周围的经络畅通、气血旺盛、筋脉强劲,从而缓解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

中药泥灸是从传统蜡疗、温敷疗法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中医外治法,实现了温敷作用和药物作用的有机结合,因其有很强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可随意贴敷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泥膏中的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开具,专人专方,大大提高治疗效果。该研究的泥膏组方中,透骨草祛风散寒胜湿、舒筋活络止痛;海桐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桂枝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三棱、莪术均可破血行气、散结消肿;防风胜湿通痹、祛风透表;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诸药合用共奏温通经络、祛风除湿、补益气血、通痹止痛之功。 医用蜡有较大的热容量和较低的导热系数,散热缓慢,保温保湿;火山矿物泥中的天然活性碳成分及锌、钾等20 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8];加热后的药泥施于患病部位,可使药物通过渗透作用直达病所,同时刺激经络腧穴,将药物、热力、经络、腧穴的作用集于一体,共同发挥疏通经络、活血行气、通痹止痛的功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中药泥灸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可在短期内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针灸膝关节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