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JIT和TOC的梗丝处理段生产流程优化

2020-04-18莫玉冰

科技与创新 2020年6期
关键词:待机瓶颈气流

莫玉冰

基于JIT和TOC的梗丝处理段生产流程优化

莫玉冰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广东 广州 510145)

针对膨胀梗丝生产中水分不稳定、生产连续性差的问题,车间通过打破系统瓶颈、实行准时化生产和改进生产设备,平衡了各工序间的物料,缩短了生产过程的待机时间,消除了对物料重复加水的缺陷,大大提高了膨胀梗丝的生产效率和工艺质量。

膨胀梗丝;水分波动;生产连续性;卷烟

1 梗丝处理段生产流程优化的实施背景

当前,在全球经济下行、卷烟提税顺价和控烟过激的客观压力下,行业面临“三个持续下滑、两个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对卷烟工艺质量和生产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膨胀梗丝作为烟丝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合格的膨胀梗丝在烟支制造中可以有效提高烟丝整丝率,降低烟丝焦油含量,提高烟支的品吸感受,一定程度上降低烟支生产成本。所以,以高效率生产合格的膨胀梗丝一直是我厂制丝车间常抓不懈的任务。但目前由于受设备、生产流程等因素的影响,梗丝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善。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梗加料工序前后部分批次的梗丝会出现短时间偏湿,批内水分不稳定

HDT气流工序是以同牌号按重量分批生产,这部分偏湿梗丝导致HDT气流工序的水分控制困难,影响成品烟丝的质量和消耗。

研究后发现原因在于:在转烟时,增温增湿筒及压梗机的出料振槽排水口无法排清振槽上残留的积水,导致烟梗水分升高;在生产中,压梗机使用喷水润滑清洁压辊,每隔30 s喷水15 s,但是当压梗机被逼停时,喷水并不会停止。当前后工序达不到平衡时逼停压梗机,通常为2~4 min,因此,会多次增湿烟梗。

2.2 生产连续性差

由于不同工序间工艺流量、转烟耗时时间存在差距,HDT气流工序仍常常会出现空转待料的情况,生产效率低,增加了工序能耗,且HDT气流在待机后,再次投料时会出现约10 min的梗丝水分不稳定,降低了梗丝整丝率和填充值,影响了工艺质量。

3 实施方法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丝车间从生产流程、工序配合、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改善优化,具体实施如下。

3.1 突破系统瓶颈,增加有效产出

根据瓶颈理论,任何系统至少存在着一个制约瓶颈,否则它就可能有无限的产出。因此,要提高一个系统的产出,必须要打破系统的瓶颈。而当瓶颈打破后,其他环节应该服从于瓶颈。

管理小组通过价值流程图和现场调研,确定梗丝处理段的瓶颈为切梗工序,通过设备参数调整,将其流量从 5 000 kg/h提高至5 200 kg/h。同时,规定需缓冲柜满6 500 kg时HDT气流工序才可投料生产,让生产系统服从于突破后的瓶颈,从而缩短HDT气流工序的待机时间,有效提高系统产出。梗丝处理段价值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梗丝处理段价值流程图

3.2 实行准时化生产,提高生产过程的合理性

根据准时化生产,在生产中应保持物质流与信息流在生产中的同步,实现以适当数量的物料,在适当的时候进入适当的区域,生产出适当质量的产品。一方面,结合设备要求HDT气流工序需提前75 min通知压梗工序进行投料生产,以保证准时化生产;另一方面,现行梗丝处理段采用流水线生产,各工序转烟时间未有明确要求,导致转烟时间不一致,时常出现压梗工序过早转烟,后工序逼停压梗工序,压梗工序加工过程不稳定,影响了产品质量。梗丝线处理段简易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梗丝线处理段简易流程图

管理小组通过采集各工序生产过程和转烟过程所需时间,依照准时化生产要求,计算得出压梗工序应在本批次出柜结束后4 min时进行转烟,并制定了相应的压梗工序新转烟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实行准时化生产后压梗工序转烟流程

3.3 改进生产设备,提高工艺质量

目前,使用的3条振槽后方都设有泄水口,但振槽与其他设备为联动,生产过程中无法单独停止排水,而且振槽积水区域处于设备底下,操作人员难以在转烟间隙进行全面清扫积水。

通过研究,在增温增湿筒和2个压梗机的出口振槽各增加1个滤网,以使梗料从滤网上面通过将梗料与水隔离。此外,修改增温增湿筒蒸汽喷射控制程序,使增温增湿筒蒸汽只在有梗料时喷射。

3.4 制订相关标准,明确责任划分

管理小组通过制订新转烟流程和岗位工作清单,对各工序生产时间、转烟时间及工作职责进行明确要求划分,确保工序间协调,生产过程合理、高效,保证了生产效率和工艺质量。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纳入相关人员每月评价和绩效考核,确保措施能长期有效执行。

4 实施效果

在对生产流程优化及设备改进后,各工序间衔接合理,作业均衡,极大地减少了不必要的待机、加工和搬运,大大提高了梗丝的工艺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损耗。具体实施后效果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4.1 提升工艺质量

实施改善后,梗丝水分得到有效控制,水分超差幅度减小,水分不稳定批次数大幅度下降,如图4所示,梗丝水分不稳定批次从改善前平均每月占生产批次35.8%下降到8%,以平均每月生产108批梗丝计算,每月减少水分不稳定梗丝批数为30批,提升了梗丝的工艺质量。

4.2 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对生产流程中瓶颈的突破、对流程的优化,生产批数为6批及以下时不需要待机,减少了HDT气流工序待料出现次数。根据统计,HDT气流工序月均待料次数从14.1次下降到4.8次,每次待料需要25 min左右,因此月均可缩短待料时间232.5 min,具体如图5所示。

图4 梗丝水分不稳定批次占比下降情况

图5 HDT气流工序待机次数减少情况

因梗丝水分稳定幅度提升,操作人员无需将过湿梗丝在HDT气流二楼皮带秤后振槽进行回掺(水分偏湿梗丝需2个操作人员花费约1.5 h进行回掺),改善优化后月均可减少水分偏湿梗丝30批,每月可节省工时90 h。从精益生产而言,通过本次优化能减少不必要的操作,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4.3 降低能源损耗

优化生产流程后,工序间紧凑有序,待机次数大幅度减少、水分稳定,无需将过湿梗丝回掺再加工,避免了因待机、再加工引起的不必要的天然气、蒸汽、电等的损耗,能源耗量得到有效降低。

5 深化与推广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认识到,充分、有效利用TOC和JIT等管理理论,能系统地找出问题的核心所在,据此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快速、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工艺质量。

根据改善的步骤,完成1次改善后,需继续找出生产瓶颈、存在的浪费,进一步优化,保证持续改善。据此,将改善思路推广运用于其他生产线,乃至公司的其他工厂,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企业夯实发展基础,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6 结束语

通过充分有效地运用TOC和JIT等管理理论并指导生产实践,制丝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率和工艺质量均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优化利用。今后,将TOC与JIT等管理理论更加紧密地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在更高更广的平台实现理论运用的价值和企业管理水平的 提高。

[1]于建.卷烟工艺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9.

[2]孙静.质量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杰弗瑞·莱克.丰田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詹姆斯·沃麦克.现场观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095-6835(2020)06-0140-02

TS452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6.056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待机瓶颈气流
“超长待机”的余震
机顶盒最会偷电
堵塞:绿色瓶颈如何威胁清洁能源业务 精读
漫“话”抗疫·人与自我:“超长待机”的假期,你收获了什么?
小水滴在风洞气流中的跟随性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比翼双飞
惊魂未定
提醒待机插座
睡眠呼吸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