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娄底经开区: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2020-04-17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业链

在湖南的几何中心,顺涟水河东流方向望去,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娄底经开区”)雄踞,创新之潮汹涌澎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一项项“国字号”荣誉彰显其傲人的实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娄底经开区始终秉持开拓者的姿态、主人翁的精神,坚持以创新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全力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经济强区和滨水新城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提品质增动力 科创能力与时俱进

2019年11月底,湖南电将军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艳开在第7届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获颁“2019年中国电池行业年度人物”。

湖南电将军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娄底经开区众多“明星”企业之一,主营高功率应急储能电源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其生产的电芯有三大技术国际领先:可以在-50℃的低温环境下正常放电,可以在6分钟内完成从0到100%的充电,能在遭遇枪击和针刺时不爆炸、不起火。高功率富铝锂电池更是全球首创,被誉为电池界的“黑科技”。

新材料新能源是娄底经开区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之一。推进技术创新,把高新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打造,娄底经开区用实际行动践行“以创新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电路板(PCB)光刻胶是一种具有光敏性的薄膜,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是微细线路加工制作的关键核心材料,是“中国35项卡脖子关键技术之一”,是制作电路板的重要耗材。

民营企业湖南五江集团先后投入数亿元科研經费,组织技术团队攻关,开发出电路板用高分辨率感光干膜产品;扩建项目占地166亩,将建成国内最大的电路板(PCB)光刻胶智能化制造基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娄底经开区始终鼓励生产技术创新,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实施财政科技经费倍增计划,重点支持1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引进10名科技创新人才,抓好10个重大产品的创新。

优结构促升级 产业发展风劲潮涌

岁末再掀高潮!2019年12月中旬,走进娄底经开区,81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其中薄板深加工产业园、生态电力科技谷全面铺开,建工集团、远大等47个项目进展顺利,中佳华悦、铭宇投资等19个项目集中开工,五江高科、中厚机械等15个项目竣工投产……

项目建设展现澎湃动力的背后,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产业链。而产业链连接着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

三一重工全资子公司娄底中兴液压,2005年在娄底经开区成立,公司产品种类超过2000种,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液压油缸研发、生产基地,累计销售额突破了120亿元。自建成投产以来,公司在核心供应链的打造上已初显成效——形成由几十家外协单位组成的产业链联盟,其中十余家供方进驻公司周边建厂,形成了“2小时”直供供应圈。

近年来,园区深度对接“中国制造2025”“湖南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瞄准“湖南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全力建设薄板深加工产业园、新能源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源产业园、百亿油缸生产基地、生态电力科技谷等专业园区,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

体量再扩大,结构再升级。娄底经开区矢志培育发展薄板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力科技等“3+1”主导产业集群,如今,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产业集聚度70%。其中,薄板深加工产业集群,是湖南省“千亿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是湖南省及至中部地区重要的产业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中的不锈钢复合钢筋、电子陶瓷和感光干膜等新技术成为国家行业标准。

与此同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园区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特色鲜明、多元发展,产业链条完整,集聚能力突出。目前,共入驻各类工商企业186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2家、知名上市公司10家、央企大集团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3家。

搭平台出政策 转型环境持续优化

如果说科技创新决定了企业能走多快、飞多高,那么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创新则关系到企业能走多稳、飞多远。

不动产登记原来分散在多个部门。打破原有管理体制,加强数据共享,办结时间由原来的30日减少到现在的5日,抵押注销登记当场办结——这正是娄底经开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带来的神奇力量。

娄底经开区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32岁的15人投资服务团队,对入园项目实行全程代办,为企业提供24小时服务,从合同签约到项目建设只需15天,形成了从招商引资、建设投产到扶持壮大的全程“服务链”。同步推进“只跑一次”改革,17个事项即时办结,29个事项3日内办结。

娄底经开区相继出台了实体经济扶持政策及盘活资源等系列产业转型政策扶持文件,大力扶持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为园区企业产业转型提供政策支撑。同时,确保高新技术项目的财税扶持政策实施到位,有力地支持了园区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竞争中逆势而上,做大做强。目前,娄底经开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6家,占全市总量的1/3。涵盖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矿山机械、生物医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电子陶瓷、汽车等多个领域。

平台是创新的孵化器。多年来,娄底经开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创一电子与中科院共建的“国字号”研发创新平台——中科创一芯磁联合实验室落户园区,联手中南大学成立抗磨材料研究实验基地和新材料研究生实践基地。在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方面,经开区积极盘活、培育、壮大现有人才队伍和培训平台,发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娄底技师学院的优势,培养高技能“娄底工匠”。(据华声在线)

猜你喜欢

产业链
FDI的异质性与工资水平的空间溢出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智能电视产业链
清徐醋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都市工业园的家具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毕节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