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澜爱手杖,悦己有用为珍品

2020-04-17平湖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倪匡手杖蔡澜

平湖

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的蔡澜身上有很多标签:电影制片人、美食家、专栏作家、节目主持人、商人……年近八旬,蔡澜依旧被视为“骨灰级玩家”,旅行、书法、篆刻、美食、出书、写微博、与网友互动,样样玩得顺溜。

细心的粉丝们发现,无论蔡澜以哪种身份出镜,他的手里必然握有一根手杖,这些手杖根据场合不同,千变万化风采各异。有了手杖的加持,原本文雅的蔡澜更显儒雅从容风度翩翩。网友盛赞,“蔡先生完美解锁了手杖的美颜功能!”蔡澜听闻,得意地说出自己收藏了两百多根手杖的经历——

从“拐杖”到“手杖”大有学问

蔡澜,祖籍潮汕,少年出国留学,后定居香港,在他的身上,依稀能看到自明清散人李渔、袁枚、沈复一脉下来的一代老中国人贵气温婉、优雅从容的样子。尤其是着一袭布衫、握着拐杖的模样,实在是潇洒风流至极。其实,即便蔡澜年届80岁,仍可谓身轻体健、举止灵活,根本不需要依靠拐杖行走,拐杖于他的功能和古代文人们拿折扇一样——纯属“好看”。

1986年,蔡澜监制《卫斯理与原振侠》时,想请倪匡扮演他自己。倪匡一口回绝,可听说演戏场地在香港最高贵的会所,并有美女作陪,而且道具喝的是正宗的路易十三后,立刻就答应了。

穿上礼服的倪匡很有绅士派头,可蔡澜总觉得哪里不对。看上看下,最后才发现是倪匡两手空空无处摆放,显得极不自然。为了让倪匡的形象贴合角色气质,蔡澜灵机一动,给弟弟蔡萱打电话:“把父亲那根拐杖拿过来。”

握起蔡澜父亲的拐杖后,倪匡显得特别有底气,实拍时表现得比明星们都好,竟然一遍过。周围人都拍掌叫好,倪匡满意地把玩着蔡澜父亲的红木拐杖介绍经验:“好演技得益于好道具啊!”戏拍完后,倪匡上了癮,从此跨入演员时代,最要命的是,他迷上了拐杖,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拎上它。

有一回,蔡澜和倪匡一起受邀到新、马演讲,新加坡一场、吉隆坡一场、槟城一场,各地住上两天。吃喝之余,蔡澜钻到古董店找拐杖。他发现了一款特别有趣的拐杖,手柄用银雕出,杖身整体很纤细,以贝壳和骨头一片片镶入。

在店家的指导下,蔡澜提着手柄抽离柄身,发现竟是一把亮晶晶的长剑,锋利无比。这种暗藏玄机的拐杖真是让蔡澜大开眼界,他想到由自己演示这根拐杖的机关时,倪匡目瞪口呆然后大呼过瘾的样子,滴溜着眼珠忍俊不禁。可惜这种藏剑柄身只能给倪匡在马来西亚用几天,不可以带回香港,蔡澜惋惜之余小小地心疼了一下几万港币的花费。

后来在回香港的飞机上,蔡澜特意问倪匡对马来西亚之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原以为倪匡会记得自己为他购买过的那根拐杖,没想到倪匡不假思索地说:“吃呀!发记的潮州菜是最难忘的。”

送得多了,蔡澜成了拐杖研究专家。最初他也大家一样,觉得它是羸弱的象征,似乎只有行动不便的病人才会用到。其实拐杖只是“手杖”一种,在国外,拐杖被称为“手杖”,它更多地代表着主人的嗜好和品味。从埃及的图坦卡门法老的权杖,到亨利八世英王、路易十三法皇,到拿破仑、美国总统华盛顿,以及跟风的贵族平民,大家都喜欢手杖。一柄手杖在握,卓尔不群气质凸显。

无论中西,历史上的拐杖都有着极其优雅的内涵。在中国,追溯至先秦文学作品中,古人也常对拐杖流露出一种欣赏和崇敬之情。如《山海经》里有“夸父弃杖为林”的传说,又如《礼记》曰:“孔日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短短几句,将一个人背着手,拿着拐杖,逍遥自得的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蔡澜敬仰的苏轼用一句诗“竹杖芒鞋轻胜马”,更是将落拓文人的恣意不羁表达得生动传神。

慢慢地蔡澜也爱上了收藏手杖,出门时也爱带上一根。有次接受采访时,面对女记者的提问:“您为什么要拄拐杖呢?”蔡澜大笑着纠正:“我的‘拐杖不叫‘拐杖,它叫‘手杖,我也不‘拐!”

痴迷手杖遍访东西觅珍宝

领悟到拐杖妙处后,每次周游列国时蔡澜都会钻进当地手杖店仔细探寻一番。

当初为倪匡买手杖时,还是对手杖没有兴趣的年代。等到留心手杖的时候,蔡澜才发现手杖有卖心仪难买。他以为意大利会有很多,专门跑去,结果找遍罗马和米兰都不见手杖专卖店,最后只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买到一根有些年代感的。

后来再去英国,蔡澜直接锁定拥有近两百年历史的伦敦“詹姆斯·思密斯手工伞店”,当他走进这家维多利亚时期风格店里的一瞬间,就能感受到无论是店员,还是手杖所散发出的那种浓郁的英伦风情和优雅的气息。仔细看过后,他更是大呼“真是开了眼界”。

在这家号称“一生中一定要拥有一把”的店里,各种手杖琳琅满目,每根手杖的材质及造型都走在时代的最前端,蔡澜看得眼花缭乱,心想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些手杖的花样呢?!

东京银座的“Takagen”也是蔡澜钟意的手杖店之一。在Takagen的玻璃橱窗中,摆着一根镇店之宝,有个银制手柄,一只鸽子的造型。店主和蔡澜聊起了中国文化,崇敬地说日本文化多数来源于中国,并说中国周朝有“优老赐杖”之礼:五十岁家人送,六十岁乡里送,七十岁国家送,到了八十岁,就是宫中送。店主说这根手杖是个复制品,在魏朝,它叫“鸠杖”,也叫“玉杖”,是当时宫中赐给八十岁高龄老人使用的。兴致大涨的蔡澜忙问店里有没有这种手杖卖。店家说没有,还好奇地问他买了赐给谁。蔡澜窃笑道:“当然是赐给自己啰!”

有个在巴黎学做甜品的朋友庄田得知蔡澜迷上手杖收藏后,特意在专卖古董的集中地找到一根手杖送给他。蔡澜到巴黎后,庄田还特地引着他到古董市场选手杖,结果事不凑巧,古董市场没有营业。他们在巴黎左岸找到一家“加莱里·詹特森”的店,一走进去,俨如一间手杖博物馆。

店里只有一位名叫卡洛琳的中年妇女在经营。起初不熟,店家很冷淡,及至交谈后,她发现蔡澜对手杖的研究很有一套,顿时青眼相看,主动打开把柜中的大抽屉,一层层拉出来给蔡澜参观。

每层都有上百根手杖,各种款式应有尽有。蔡澜挑起一根又一根,爱不释手,不知不觉买了七八根。他忽然想起上次买的德国“日默瓦”镁铝合金的手提箱,嫌太重,一直没派上用场,这次买了这么多,怎么装回香港呢?

蔡澜心里想着,嘴里不由自主地念叨了出来,恰好卡洛琳的妈妈走进店里,听后马上回答:“用一个塑胶的好了,很轻,是用来装打猎的双筒枪用的。”说完就找出一个递给蔡澜,蔡澜用手一掂,果然轻巧合意。

通过交谈,蔡澜这才发现卡洛琳的妈妈在手杖研究上,才是专家的专家。聊得投机,卡洛琳的妈妈送了蔡澜一本她写的手杖书。蔡澜这才发现店里的手杖书可真不少,情不自禁一买再买,连卡洛琳都担心起来:“花那么多钱买书,会不会太浪费?”“专门知识的书能找到,已属便宜了。”蔡澜微笑着解释。买完手杖后,母女俩送蔡澜出店时,还用了《北非谍影》中的一句对白与他告别:“我相信,这是一段美丽友谊的开始。”

收藏手杖,蔡澜最初以外形为主,渐渐地,便进入讲究用料阶段。遇到好的木刻家,蔡澜还会请人家专门雕刻一根,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其中住在北海道阿寒湖的泷口政满就常接到蔡澜的电话预订。

2008年冬天,蔡澜又开启了他的手杖之旅。第一站就是去拜访泷口政满,提取春天预订的手杖。接过一看,蔡澜有点失望。这不是他想要的:“怎么不是长发少女的造型呢?”有语言障碍的泷口在纸上写道:没木头呀。通过书写沟通后,蔡澜得知,泷口雕作品从来不肯伐木,用的都是湖上漂来的朽木,恰好今年没有木头漂来,于是他用了自家后院因大雪被压折的樱花树给蔡澜做手杖。

“樱花木手杖?这倒有点新鲜。”对木料深有研究的蔡澜来了兴致。仔细一看,柄身光滑,外表像长着一层油,深棕中发出亮光,上面还有一点一点横斑。最叫绝的是,在弯折处,蔡澜发现了一个少女微笑的面容,愈看愈欢喜。他连忙为自己刚才的鲁莽鞠躬道歉,随即将这根手杖用将起来,还指点旁人看手杖上的头像,然后好不得意地静等别人看后发出惊叹。这根手杖从此一直陪在蔡澜身边,变成他最爱用的手杖之一。

2012年7月,蔡澜飞到东京后,马不停蹄地去Takagen寻宝。有一根造型并不突出,可是看着颇古朴,蔡澜正迟疑是否买下,旁边有个收藏手杖的同好给他介绍这是“赤藜木”,轻巧但极为坚硬。并说几千年前的商朝有文字记载说用此木做杖,是为上品,比花椒木更早。

蔡澜想起自己给倪匡买过的一根花椒木手杖,形状虽美却脆弱,当即将这根买下送他。以后,蔡澜一次次造访这家店,还买了一根黑漆漆不起眼的,但卖得很贵的金丝楠木手杖,店里说用的是上百年的木头。

对于手杖的历史典故、各种材料及工艺,蔡澜渐渐了如指掌,越买越上道,不知不觉,收藏的手杖已超过200根。原本准备让手杖摆满倪匡家客厅的,如今自己家客厅倒先摆满了。从此,蔡澜和倪匡一起公开露面时,就都以手杖为标配,从年少轻狂时候的美酒雪茄,到年事渐长后的手杖,道具变了,而交情如初。

役物而不役于物

“手杖藏家”的蔡澜可不是浪得虚名,他考虑周全着呢!他有贵重的音乐盒手杖,每一根状态都很好,一打开就能奏出各种名曲。还有小提琴手杖、吉他手杖、笛子和箫手杖。其中有一根最精美,朋友一抽,从棍筒中抽出了整套的水彩画具。烛光手杖更好玩,里面有火柴、蜡烛、反光器、手电筒。还有多米诺手杖、骰子手杖、飞镖手杖、吹镖手杖、桌球棍手杖等等,不胜枚举。等到众人兴高采烈地各自玩耍去了,蔡澜打开为作家量身打造的手杖,棍子里藏了稿纸、钢笔和墨水,开始即兴记录……

大家玩累了也没关系,有种手杖一打开,就是一张三角形的椅子,也有圆形的,还有左右打开成一张长方形的椅子,更有一种打开后是中空的,可以让屁股有毛病的人坐上后,心里只想喊声“美”。哈哈,真是手杖在手,万事不愁,天下任我游!

几十万的手杖和几百块的手杖只要入了蔡澜的法眼,那么在蔡澜那里就会得到一视同仁的礼遇。

2017年11月,在中国嘉德秋拍“雅玩清赏——文房工艺品”专场上,一根民国时期金西崖刻“秋菌图”竹拐杖以57.5万元成交。2018年12月,北京古天一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清玩聚珍”专场上,一根清代黄杨木诗文竹节拐杖以约30万元成交。蔡澜收藏的手杖中不乏珍品,数次有拍卖行联系过蔡澜,都被他一一回绝。有人不解,蔡澜笑得云淡风轻:“役物而不役于物,钱,不过是我的奴隶,千金难买我高兴。”看到对方一脸懵,他继续解释道:“收藏应该与生活息息相关,收藏某一件东西,并不是为了挣大钱或秘不示人,而是用于生活,实实在在地让自己得到享受。”

2019年5月,许知远去拜访蔡澜。

七十多岁的蔡澜,穿着一袭料子很好看的黑衣,拄着一根精美的手杖,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见到许知远,微笑、寒暄、握手,蔡澜处处都体现出过去中国人待人接物的礼数,有分寸感,有克制的热情,周身散发出一股从心所欲不逾矩,自在通达寓谦和的魅力。

那天,许知远是蔡澜接待的第三波记者了,但他依然保持体面人该有的友好,一双眼睛即使没在笑,也是弯着的,让人觉得非常友善。茶几上,他的茶缸子只有半满,架在烟缸上的细雪茄,也烧掉了小半。时不时,他会划上一根火柴,在那根雪茄下面烧一会,把它重新点燃。

和蔡澜接触后,许知远大发感慨:我们习惯了急功近利,习惯了肆无忌惮地张扬自己的欲望,过去人身上的那种典雅的东西,有分寸的东西,已经被我们破坏得一干二净。

提及蔡澜,金庸曾数次著文写道:“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人生中各种玩意儿都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收藏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倪匡则调侃道:“这样一个人,来自哪一个星球?在地球上多久了?看来,是从魏晋开始的吧?”

如今,黄霑、金庸已逝,倪匡也退隐了。唯独蔡澜,还在吃,还在喝,还在玩,还在写,还在抽烟,还在喝酒,还在旅行,还在刷微博,还在做生意,还在谈人生……

每年春节前,蔡澜仍在微博上与年轻人互动,各种回答妙语连珠,很多回答都得到了网友高票点赞。耄耋之年的蔡澜活成了大多数人梦想中的“潇洒”模样,或许他那通达的人生境界才是最令人羡慕又最无法复制的吧!

2019年10月,有年轻粉丝在邮轮上与蔡澜偶遇后,拍下視频。只见镜头中的蔡澜身着一件粉红色中式衬衫,挎着一个金黄色佛袋,拄着一根配有玫瑰花雕刻握把的手杖,走起路来步履颇大,飘逸洒脱状让人感觉:若有大袖,一定能走出飘飘欲仙的味道来。

涛声四起时,蔡澜远眺江面,低吟了一句苏轼的词:“倚杖听江声。”继而久久无言,似乎他最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启……       编辑/杨晓琴

猜你喜欢

倪匡手杖蔡澜
言论
蔡澜杀价
倪匡的见怪不怪
什么叫金茂府?蔡澜、杨澜做客广州告诉你!
倪匡与爱情
老人该如何选择手杖
朋友间的分寸
蔡澜的“即刻做”
手杖3
手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