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源山水画的诗情美

2020-04-16李娇娇

艺海 2020年3期
关键词:董源笔墨

李娇娇

〔摘 要〕董源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山水画技法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且能以自我为品格,自成画局。他的山水画作集南方山水之大成,对后世影响深远,所具有的诗情美和他的笔墨韵律使得他的作品备受推崇,了解他山水画中的诗意之境和笔墨的统筹技艺是掌握他的绘画语言的必要因素,这也将对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董源;诗情美;笔墨

董源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位以自我为品,自成画局且不拘一格的画家。他是五代时期南唐巨匠,也是南派山水画的旗帜。他的水墨山水有着不拘于时局和世态的静谧之美,同时有着传古递今的艺术造诣。董源的艺术成就之大,无论从他的画史地位还是艺术风格以及历史贡献来说,影响都是极为深遠的。他的山水画以情为景,以自然为载体,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是众多人望尘莫及的高峰。他的画作多写南方山水,静默含情的诗意美成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气质。这也就是为什么董源的山水画可以引领南派山水之风向,成为众多大家所推崇的佳作,直至当代的山水画发展也离不开董源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贡献。

一、董源山水画中的诗意趣味

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是北宋的绘画史著作,在图画见闻志中说道:董源,字书达,钟陵人。事南唐为后苑副使。善画山水,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兼工画牛、虎,肉肌丰混,毳毛轻浮,具足精神,脱略凡格。这里说董源善画山水且水墨类王维,那么董源的山水画在一定程度上是采王维之所长而扬之。《图绘宝鉴》中又记载:(董源)善画山水,树石幽润,峰峦清深,得山之神气,天真烂漫,意趣高古。论者谓其画水墨类王维,著色如李思训。兼工龙水,无不臻妙。①这里也表明董源山水类王维的可考性。王维是唐朝的著名诗人、画家。苏轼评价其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参禅悟道,亦有诗佛之美称,他的山水画妙绝诗情更是能诗画相融,呈现禅宗之境。中国绘画史上,一般认为王维是南宗之祖。“中国绘画,唐以前以线条为主。至唐吴道玄始以凹凸法渗入人物画中,山水树石亦别开生面。逮王维创水墨山水注重晕染,遂后来南宗风气。”②这里肯定了王维山水画对于南宗绘画的贡献,那么董源山水画类王维也就不足为奇,更重要的是董源山水画中诗意趣味体现就找到了源头。

王维的诗具有灵韵,他能够把真景山水用短诗凝以表现,通过想象展开山水的意境美,这就决定他的画与诗互为映衬,且层次递进。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并无留存于世的画作,但通过他的诗可以感受到其山水画的幽韵绵长。诗可作画,画亦是诗。王维山水画的诗意美对董源的影响在董源的山水画中的体现也颇为明显。吴镇说董源:“南唐画院称圣工,如事珍藏衷数重。崇山突兀常疑雨,碧树萧林迥御风。”在这里吴镇对董源的评述表达吴镇对董源山水画诗情的赞美。董其昌也描述董源的《秋江行旅图》说:“树林作风雨状,枝叶离披,一人骑马反顾家园,有家老者屐出视,行者不堪潇飒。下有蒙冲,稳泊崖脚,一人手把书册,似无风波之虑。”③从董其昌的评述中可以体会董源在描绘《秋江行旅图》时饱含对景色的诗意之感,树林萧瑟,雨意欲袭,飘零的树叶增添了秋日萧瑟的意境,一个骑着马的还家之人满是倦意,不堪秋风萧瑟。家中老者出门迎视……由此可看出董源山水画如诗,诗入景,悠然简淡,意味深长,颇具王维诗画交融的意境。

董源山水画中的诗情美在类王维之外乎,又直抒胸臆、自成格局,不仅将诗入画,更能以情动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④董源笔下的山水多为江南秀丽景色,北方奇峭的山川描绘则较为少见。因此他的诗情以江南迤逦景色为载体,将胸中意气通过画作表达,颇具诗情画意、平淡天真之感。《宣和画谱》中说:“至其(董源)出自胸意,写山水江湖,风雨溪谷,峰峦晦明,林霏烟云,与具千岩万壑,重汀绝岸,使其览者得之,真若寓目于其处也。而足以助骚客词人之吟思,则有不可形容者。”⑤董源对于江南山水的情有独钟以致他笔下所描绘的江南山水独具平淡天真之意境, 隐逸空灵之悠远的格调,这是董源以诗入画、诗画一体的独特趣味。董源山水画格调之高,多得益于董源画作的诗情意味。

总之,董源的画作旷达悠远,不拘时事的诗境意味是众多画家所推崇的至高之境。南北宗论虽提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尊其“南宗之祖”,但董源在王维之后又别开生面,将诗情与真景互为辉映,备受推崇,尊其为南派山水之鼻祖也是有源可寻。元代黄公望也说:“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所以董源的山水画中诗情的意味是其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三、笔墨元素对诗情与景的统筹

《画鉴》记载:“宋画山水,超绝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宽三人而已。尝评之:董源,得山之神奇,李成得山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古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⑥这里评述董源说得山之神奇,那么他的画作就要求在有了对景色的独到理解后就要求笔墨元素来统筹情与景的呈现形式。董源的山水画之所以能够饱含诗意且自成格局也是因为他精湛的笔法技巧和赋色润墨的功力。

董源笔下的山水大都润色细腻、笔意连绵,平远之势使画面具有静谧减淡的诗意美。董源能够将笔墨和意境巧妙地统一在一起,既能表现出江南山水的清秀之美,又能呈现出高于现实的诗意之美。董源山水画对平远的描绘较为突出,再加以对山、石、水、树等的独特刻画技法,使画面灵动悠远。董源对于笔墨技法的运用多变,既有杳然深远,平淡天真之意,又有气势峥嵘之壮丽。

董源所作《夏景山口待渡图》颇具平远之势,悠远、静谧,洲渚掩映,对于云的表现采用洲渚间的留白呈现旷达悠远的诗境。董源的笔墨趣味很浓,全景重墨较少,淡墨偏多,洲渚由近及远层层递进,由左右两侧向中间延伸,呈现宽阔、悠远的诗境。水的描绘并没有用波纹的形式过多勾勒,只是洲渚掩映间用一艘孤船来呈现江波浩渺,似沉静潺缓之意。董源描绘南方山采用披麻皴,但皴笔不多,山的整体效果简淡、清秀,树木集中或分散均不破旷达杳远之势。

《寒林重汀图》的尺幅较大,这是董源描绘隆冬时节的一幅山水画作。这幅画作内容相对较多,但笔简意赅、诗意绵绵,对于洲渚的描绘用披麻皴,笔法下密上稀,毫无冗杂沉闷之感。近景中对树的描绘较为细腻,此也为画作点睛之笔,凋零的树叶尽显冬景萧飒之意,但笔挺的树干灵动不乏生意。远处的洲渚密而不乱,水流蜿蜒,被沙汀隔阻,一片冬日诗意之美。

董源的山水画运笔润色都有一种超凡脱俗,远高于形式而追求意境的诗情美,包括他的《潇湘图》《龙宿郊民图》等,都用简淡的笔法和脱俗的润墨着色技巧,将诗情和真景巧妙结合,使作品景中有情、情在景上,诗意连绵。了解董源山水画的诗情美,和他对情景相容的笔墨技巧的表现元素是掌握董源山水画精髓的必要。董源是南派山水的奠基人,更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巨匠,对董源山水的了解将会对学习南宗体系有必然帮助,更是对山水画在当代的发展有直接助益。

(责任编辑:牧鑫)

注 释:

①陈高华.编《宋辽金画家史料》[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②向达.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③见上海博物馆藏董源《夏山图》上董其昌的跋语

④《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见《梦溪笔谈校正》[M] ,上海古籍出版社

⑤岳仁.译注《宣和画谱》[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⑥汤垕.著《画鉴》,见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二册[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猜你喜欢

董源笔墨
被历史建构的南宗画祖
——董源山水画研究
董源研究综述
笔墨童年
董源山水画“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形成之原因研究
否定了笔墨中国画等于零
商途异梦(四幕话剧)
论董源水墨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董北苑”溯源
笔墨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