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拉丁字母演变看中外文字的共生关系

2020-04-16金帅华

设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字体

金帅华

摘要:对中外印刷字体同时使用时的规范要求进行分析。以拉丁文字母演变的历史角度,探索拉丁文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规范要求,并从几种典型的拉丁文字体形成的年代纪元和用途对比中文字体形成的时间节点,发现两种文字恰当的搭配方式和排版中相互影响的因素。文字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反映和信息交流的载体,在当下的国际交流中越发突显其地位和价值。文化的混合导致了语言的混合,全球化视角下的文明正在相互影响,正确地使用文字是文明相互尊重的基础,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拉丁字母;字体;视觉关系;字体的匹配

中图分类号:TB4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3-0150-02

引言

文字作为信息记录的载体从图形到符号,在人类知识文明传播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时代让不同文化的多元信息交织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快速便捷,不同的文字信息相互影响。我们可以在贝克汉姆身上看到汉字的文身,也可以在中文中发现VS、PK这样的英文单词。与早期将英文直译成汉字或通过新造汉字翻译不同,今天的我们似乎更加喜欢用英文直接表达。我们不再喜欢有配音的进口电影,热衷于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的直接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文和拉丁文同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两种不同文字受其历史变化的影响,在使用上迥然不同。只有恰当地掌握其各自的属性才能更好地获得阅读体验和视觉审美。同时,拉丁文字丰富的字体造型也为当下中文字体的创意设计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

一、从拉丁字母的基本分类分析其年代差异

从古代埃及发明的象形文字,再到古希腊字母,后至罗马时期和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拉丁字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也是今天我们无法回避的一种现实存在。拉丁字母是由罗马大写字母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卡洛琳小写字母结合而成。罗马体则是拉丁字母的一种类型。拉丁字母的分类还包括我们熟悉的意大利体(电脑软件中的斜体),歌德体等。意大利体在摹仿人的手写形态,歌德体更多的是笔画加粗,今天从更大范围讲还包括阿拉伯数字和罗马大写数字(X、C、L等)。拉丁字母是由罗马大写字母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卡洛琳小写字母结合而成,主要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的字母形象有很多不同,其是一个演进的过程。从造型形式上看,拉丁字母可以划分成衬线体和非衬线体两大类。

衬线体由于不同时期又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我们大致可分为旧体字型、过渡体字型、现代体字型三类。旧体字型是源于人文主义的古典字体,字体的衬线有一种明显的内凹处理。整体上衬线都进行了圆化处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锐角。整个字体具有圆润的且较粗的衬线。字母有明显的粗细变化,例如venetian字体,字母e是向右上角倾斜的,如联想的logo中的e,字母O则是向左倾斜。视觉表现上比较复杂,字母的升部(小写字母出头的部分)高于大写字母。过渡体字型是拉丁字母第一次使用的印刷字体。它在最大限度的可能上保留了旧体字型的大部分特点,比如衬线,向左倾斜的字母O,和旧体字型不同的是衬线相对平直,导角弧度并没有旧体字型那么大,字母升部高度与大写字母高度相同,代表字体Caslon。现代衬线体则是按照比例构型设计出来的,笔画对比更为强烈,衬线极细甚至变成直线,字母O变成垂直型。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字体源于现代体,字母衬线没有弧度的导角和内凹,大写字母高于小写字母的升部。字母形状整体上偏窄,衬线的粗细变化随着时间越靠近现代越粗壮有力,例如字体courier。

无衬线体和衬线体相比来说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去掉了衬线。还有和衬线体相比是字母横竖弧线笔画粗细接近,没有衬线体那么粗细变化明显。无衬线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常接近今天扁平化的概念。无衬线体分为两大类,一类代表是Helvetica这类字体。字母主要由几何图形构建而成,标准的圆形和圆形弧度,横平竖直呈平直形状。第二类代表是字体Gill,这类字母受过渡衬线体字型影响,在收笔的地方有粗细的变化,不像纯几何非衬线体那样平直。字母O略扁,不是纯几何的圆形。

另外,还有一些字体既不是衬线体也不是非衬线体。比如,纯装饰性的字体display,过于装饰性的洛可可式纹理不能用于印刷正文排版。还有一类模仿手写的字体如script,模仿花体连笔字,倾斜角度很大,应用范围较窄。哥特体这样个性鲜明的字体在现代媒介中由于可读性差多用于印刷标题。所以,我们大致可以从衬线的变化来判定这类字体所处的年代,观察字母的变化来确定字体的时期,字母升部和大写字母的高度确定古典和现代。

二、中文与拉丁文的正确搭配

(一)正确认识拉丁文字体背后的历史文化含义

文字不仅仅是记录的符号,还是文化、历史、社会的综合反映。正如同小篆代表秦朝、隶书代表汉朝一样。每一种字体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涵义,不同年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会通过字体表现出来。如果要正确使用拉丁文,就应该研究拉丁文字体的历史,分类、特点、现状才能更好地采用合适的中文字体与之匹配。上文我们在进行拉丁文衬线字体分化时描述过,旧体字体和过渡体字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之间的差异并非中文字体間差异的巨大,而且和西方通常使用习惯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我们会习惯性地喜欢使用不出头的a和g,这和我们手写英文有很大的关系,而国外更喜欢使用带有头部的a和g。我们对一些装饰性的英文字体如script、哥特体、洛可可很感兴趣,但是在欧洲似乎使用率却很低。比如,哥特体形成于欧洲的中世纪,有着强烈的宗教色彩。而手写的花体字和欧洲封建贵族追求的繁琐奢华相关,这些字体的都有些强烈的特定历史感。搭配这类字体应该采用中文的书法体才是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楷书,行书,这与目前很多年轻人热衷于潮流、炫酷的使用大相径庭。因此,从年代时期分析文化特点和历史因素,再匹配两种东西方字体的外形轮廓才是更好更合理的方式。

(二)通过字体的使用方式进行合理搭配

任何一种字体都是具有情感性的,这种情感是通过字体外轮廓的曲直角度表达出来的。以宋体字为例,在正文排版中一般使用博雅宋、华文宋、汉仪宋等字体。这类宋体横竖差别比老宋、标题宋小,适合正文阅读使用。传统宋体大规模使用在中國明代,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接近,那么衬线体的过渡体字型比较适合搭配宋体。两者都有类似的结构,过渡体字型包含衬线而且相对圆润,宋体也有转折,撇和点的圆弧变化,宋体的大多数种类也进行了圆角处理,两者相似度很高,都属于早期的印刷类字体,搭配在一起没有太多的不恰当性。当然,宋体的应用种类很多,笔画粗细变化也不完全一致,设计师要具体挑选合适的拉丁过渡字体。另一类中文经常使用的字体是黑体,如微软雅黑等。这类字体诞生的起源都来自于拉丁文的无衬线体,自然而然搭配拉丁字体时选择非衬线体。这里要注意的是,设计师经常会选择搭配Helvetica字体,但是Helvetica这类非衬线体采用了太多平直几何形处理字母,字母横竖变化不大较突出直线。而中文使用的大多数黑体并不是平直的黑体,如前面提到的黑体,“横”在起笔和收笔处时有放大处理。“撇”也是有由细变粗的变化的,笔画相交的地方有内凹,避免视觉上过粗的感觉。这类黑体在非衬线体的搭配选择上应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类似Gill这类有些字母笔画变化的非衬线体才更加适合。

(三)个性化字体的搭配方法

第三类是中文书法印刷体或名人书法体。这类印刷字体如方正隶书、汉仪楷书、方正行体、方正黄草等字体,它们在设计之初就参考了大量书法文献。这类字体在印刷体成型之前是手写的表现形式,和旧体拉丁字体的设计形成的原因相同。二者之间搭配起来视觉效果较好。如楷体来自于书法小楷,笔画带有手写的倾斜角度,模拟的也是小楷的笔画形状,视觉典雅清秀可以用于正文排版。拉丁字体加拉蒙多体古典而优雅号称印刷时代的衬线体之王,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作印刷内文排版易读性很高,因此二者匹配比较恰当。隶书适用于标题,个性鲜明,字体略扁,可以采用装饰性字体搭配。如哥特体,非常有特点,古典气息浓厚。另外,现代体中的衬线体也可以用来搭配黑体一类的字体。现代衬线体衬线平直,没有转角和圆化,有些字体的衬线比较粗,具有凝重的视觉感受,也被经常用来作为标题字使用。如芝加哥公牛队的字体Rockwell,也可以和黑体字进行很好的配合。因此,设计师应按不同时期的字体形态,选择正确的拉丁字体和中文字体搭配,才能起到良好的设计应用。特别是logo设计中,如中国银行的标准字体中的中英文组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英文字体设计都是优秀的字体组合典范。

三、拉丁文字体对汉字字体设计的影响

(一)拉丁字体对现代中文字体的创意影响

由于拉丁文本身造词的因素,完成一套拉丁文字库需要三百个左右的字母及符号设计工作。相较于中文字库动辄上万字的设计工作量,拉丁文字库的数量和造型的丰富性要远大于中文字库。从造型的因素来看,拉丁文与中文都存在字体书写骨架和笔画形状变化。在利用现代造字软件和设计字体时,同样都采用了双勾线填色的方法,这是汉字在制作80X80公分字模时受到拉丁文的影响。西文字模制作方法传入中国年代久远,特别是对中国印刷字体的设计和近代中国的字体造型产生过影响,即使是今天我们也依然从拉丁文的设计中汲取设计灵感。以我们最熟悉的综艺体为例,设计师郭炳权受到著名的Helvetica字体中字母t的造型启发,将转折的内外不同切角的圆角过渡转换成汉字中的笔画形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偏旁部首设计并最终形成了我们众所周知的方正综艺体。Helvetica字体从字母造型上讲并没有过多追求个性,但是在其基础上诞生的综艺体形成了现代感十足的个性化中文字体。方正粗活意字体则是郭炳权老师在西文Script字体上开发的另一款中文创意字体。西文Script字体在设计造型上有个性鲜明的圆弧形造型且笔笔相连,将西文手写字母的痕迹用曲线美清晰地表达出来。方正粗活意字体借鉴了其造型,在字体的转折处呈圆弧形,勾笔画由粗渐细,通过连笔体现笔画在书写时前进的轨迹,赋予了汉字活力。方正奇妙体也是借鉴了某一店招的西文字体(图1)获得的创意灵感,字体的重心下移,笔画中的竖笔并非以往的相等而是有了明显的粗细不同,这种变化使得字体本身的视觉语言更加诙谐有趣充满了卡通的意味。以上这些当代中文字体在创意造型上大胆借鉴西文字体的图形语言,合理地利用西文字体的创意理念,丰富了中文字体创意的来源。

(二)中文字体引入了字体族化的概念

西文字体除造型上影响中文字体外,还将字体族群化的概念渗透到了当下的中文字体造型设计中。通常一套完整的西文字体包括Regular,Bold,Light,Italic等不同字重的字体家族。在一种字体造型基础上通过改变字重形成近似的字体体系,使字体能够更好地应用于阅读排版的需要,便于视觉层级的划分和表现。今天无论是方正字库还是汉仪字库在开发正文使用的字体时,或者显屏字体的设计时,必然要开发出不同字重的字体族群,才能符合当下字体应用的要求,今天任何一款中文字体的开发都不可能仅仅使用一种字重。典型的字体代表微软雅黑和思源字体采用了家族化的概念,设计了不同字重等级的字体系,丰富了汉字表达的情绪和层级应用。腾讯公司在去年推出了企业专属字体,首次打造了类似西文意大利体的中文企业字库作为腾讯专属识别的视觉符号。许翰文完成了视觉倾斜8°的中文字体设计,并辅以视觉修正。这套字体也打破了汉字方形的视觉传统,增加了汉字的动感和速度感,体现了汉字造型的发展和潜力。中文字体的设计造型应采用包容的态度充分吸收字体的发展趋势,使中文字库能够追随世界前进的脚步。

结语

日本TDC在深圳华美术馆持续多年举办字体展览,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字体设计师不仅在不断地进行汉字字体的探索研究,同时还在进行大量的拉丁文字体设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设计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今天有许多外国的设计师来到中国学习传统文化和研究汉字,这是一个全球化融合的时代,也是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是文明进步的体现,当日本的设计师还在坚持不断地推出新的汉字字体时,我们中国的设计师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别人的先进之处。对文字语言的尊重,也是彼此接纳的基础和条件,文化的融合正是从想法、习惯和传统开始的,中国设计走向世界恰恰应该从文字系统开始。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改革:2016005ZYZH

参考文献

[1]顾欣,拉丁字母与罗马文字[J].装饰,2013(8):23-25.

[2]小林章、刘庆,解析西文经典款字体[J].设计,2015(16):102-110.

[3]李云,王小茉,周志,基于书写,融通中西-余秉楠先生访谈[J].装饰,2013(5):19-22.

[4]戴光华,浅析中西印刷字体的美学特征[J].美术观察,2008(6):108.

[5]克里斯朵夫-施塔勒,西汉字东字母[D],中央美术学院,2010:158-202.

[6]刘兴华,英文字母衬线与汉字字角的比较分析[J].装饰,2007(12):82-83.

[7]刘洋西,中英文字体的比较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0):74-76.

猜你喜欢

字体
玩好Windows 10自带的特殊字体
版面防闪失用好文档内嵌字体
全面字体管理绕过版权字体的“坑”
为Windows字体找个“妙管家”
杜绝意外 让字体永不丢失
云字体排版 强大且轻松
枯燥的Times New Roman字体有了新花样
组合字体
下载字体,只需2步
按图索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