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察不明则过

2020-04-15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九鼎蜀国魏国

【原文】

听不顺,不审不聪,不审不聪则缪。视不察不明,不察不明则过。

【出处】

《管子·宙合》

【大意】

听得不精深,就谈不到聪慧,不精深、不聪慧则容易陷于荒谬。看得不准确就谈不到明,不准不明就容易陷于错误。

小故事一

鲁共公择言

魏惠王魏罃在范台宴请各国诸侯。酒兴正浓的时候,魏惠王向鲁共公敬酒。鲁共公站起身,正色道:“从前,舜的女儿仪狄擅长酿酒,酒味醇美。仪狄把酒献给了禹,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远了仪狄,戒了美酒,并且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美酒而使国家灭亡的。齐桓公有一天夜里觉得肚子饿,想吃东西。易牙就煎熬烧烤,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给他送上,齐桓公吃得很饱,一觉睡到天亮还不醒,醒了以后说:‘后代一定有因为贪吃而使国家灭亡的。晋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天没有上朝理政,于是就把南之威打发走了,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贪恋美色而使国家灭亡的。楚灵王登上强台,远望崩山,左边是长江,右边是大湖,登临徘徊,唯觉山水之乐而忘记人之将死,于是发誓不再游山玩水。后来他说:‘后代一定有因为修高台、山坡、美池而致使国家灭亡的。现在,您酒杯里盛的好似仪狄酿的美酒;桌上放的好比易牙烹调出来的美味佳肴;您左边的白台,右边的闾须,都是和南之威一样的美女;您前边有夹林,后边有兰台,都是强台一样的处所。这四者中占有一种,就足以使国家灭亡,可是现在您兼而有之,能不警戒吗?”魏惠王听后,连连称赞,采纳了鲁共公的意见。

小故事二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展开争论。司马错主张进攻蜀国,张仪主张进攻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们各自的理由吧。”

张仪说:“我们先和魏国、楚国亲近友好,结成同盟,然后出兵伊水、洛水、黄河三川之地,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重要隘口,挡住屯留险要的道路,魏国断绝南阳,楚国兵临南郑,秦国攻打新城、宜阳,直到兵临东西二周都城的近郊,声讨周国君主的罪行,侵削楚国、魏国的土地。这样的话,周国君主自知无法挽救,定会献出传国之宝九鼎。秦国凭借九鼎,依照地图户籍,挟持周天子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抗拒的,这才是帝王的大业啊!如今,蜀国只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进攻蜀国,既会使军队疲惫、百姓劳累,又得不到什么利益。我曾听说,威名要到朝廷上去争,利益要到市场上去争。现在,三川之地和周王室就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廷,而大王不在这里争夺,反而去争夺夷狄,这与帝王之业相差甚远啊!”

司马错说:“不对。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然而朝政却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國力攻打它,就像驱使豺狼追逐羊群一般。取得蜀国的地盘,足以使秦国的疆土扩大;得到蜀国的钱财,足以使秦国的百姓富足。只要休整军队,不伤及民众,蜀国就会降服。所以,攻取一国,而天下人不认为我们强暴,获得戎狄的全部资财,而各国诸侯不认为我们贪婪。这样,我们就可以名利双收,而且还会取得禁除暴虐、制止昏乱的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必然会招致坏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如果周朝知道自己会失去九鼎,韩国知道自己会丧失三川之地,那么他们一定会团结起来,对付秦国,而且还会向楚国、魏国求救。到时,周朝把九鼎给楚国,韩国把三川之地给魏国,这就是我所说的伐韩危险的缘故。相比之下,进攻蜀国才是万全之策啊!”

秦惠王说:“好!我听从你的意见。”秦国最终起兵伐蜀,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攻取蜀地,蜀国终被平定。

【拓展延伸】

一个人沉淀的多少和他走的路的长短息息相关。走的路越长,看的人越多,阅的事越多,那么沉淀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人生在世,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这个时候的我们不必慌张,更不必心急,我们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全方面去衡量事情的利与弊。多去观察,多去实践,才能做到考虑周全,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

猜你喜欢

九鼎蜀国魏国
乐不思蜀
贪小失大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补一补
一言九鼎的警察该不该当?
抱薪救火
中国古代“九鼎”消失之谜
围魏救赵
字是书的花
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