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在《终极高手》第二季收官之后

2020-04-14石翔

电子竞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艺能终极高手

石翔

瑞杰差不多在第七瓶啤酒下肚之后,开始抹眼泪,过去那些关于年轻时候参加魔兽争霸比赛的记忆可能正在冲刷着他已经为数不多的理智。

这是在北京的一次撸串活动,对于企鹅影视综艺相关的大部分团队来说,过完年就快要九月了。《创造营》和《明日之子》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要参与的项目,而在这些项目之外,大家才有经历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东西。

《终极高手》就是他们自己想要做好的东西,不是任务,也为之付出很多本职工作之外的努力。往大了说,过去两年,他们一直在探索电竞赛事之外的可能性。

推敲电竞综艺的逻辑

如今坐在撸串饭桌上的几位,除了实习生“大白”都参加过第一季的《终极高手》录制,相比于一般的操作流程,第一季的终极高手算是比较独特的案例。去年12月开始录制,而进入11月之后,导演团队才开始测基础的赛制。第一次的录制就像在一个灰暗的山洞里,灯光整理不足,现场赛事执行的部分也是问题不断。

节目就这么磕磕绊绊地录了下来。

磕磕绊绊不仅代表了过程里的问题,也代表了不停地妥协,很多想要实现的东西并没有最终实现。

所以在酒足够多的时候,瑞杰开始讲他对电竞节目的理解。本质上更像是被充分设计赛制,并且得以有逻辑剪辑的比赛。所以呈现的内容核心是比赛,比赛就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

所以要在比赛的基础之上,提取素材,设计多条可能的剪辑逻辑应对变化。

另一方面,所有的可视化尝试都是不断摸索的结果,比如怎样清楚的捕捉手部动作,同时保持手部动作和游戏画面的关联。比如在收集到的大量音轨,通过选手语音、解说语音、嘉宾语音和艺人语音的协同,来呈现比赛的结果。

这些技术层面的讨论和尝试在这一年里,一直未围绕着终极高手团队。这些问题可能永远都没有最优解,但每一次技术层面上的细小提升,对于通过镜头语言表达电子竞技的内容是经验积累。

而一档综艺节目,在技术层面的实现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套完整的逻辑,从选手选拔,到设计规则,再到现场舞美,这些前序的工作要和录制时候比赛的呈现,对选手预期和前后的真人秀部分达成一致。

秉持着把一切结果都交给比赛的基础,后续围绕比赛去建立一套整体上实现的逻辑。其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不太像一个选秀节目,而是更像一个成长记录的过程。因为选手其实标准是非常重要,所有的选秀综艺在一整套规则的设计会着重考虑到底要选出什么样的人,以保证节目的效果。

实际上电竞比赛现场有太多临场的变化,而以弱胜强反而成了节目的底色。那么成长的记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经历了两年的《终极高手》录制之后,站在外部的观察者角度,记录本身也是一个逐渐收束的过程。最开始,每个选手可能都需要完成类似的工作,记录,然后再以结果向前筛选素材,做最终的呈现。

比赛实际上成了自然的选拔模式,设计好基础的规则,然后去调动一切可以记录的素材,让这些年轻人表达。在比赛,也就是竞争的过程里,这些表达是可以相互印证串联起来的。

这样的真人秀相比于艺能类选秀节目来说,艺能类的节目投票是自然的选拔模式,竞争性在结果而非过程。所以需要镜头和表现力之间达成共识,但电竞节目的记录可以通过训练赛和日常的表现,迅速地量化这个提升。这可能是未来值得探讨的方向。

长内容的困局

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所有的长内容都意味着巨大的抵触心理,这是我们在短视频时代面临必然冲击,电竞当然也不能幸免。除了重要场次的比赛,很多人更愿意看点播的比赛,因为可以快进。而综艺更是如此,如果很长时间里都没有自己喜欢的选手出现,直接弃坑也并非不可能。

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在有限的时间容量里,永远不可能给到足够完整的信息,而没有完整的信息也不会留给观众思考的时间。所有的内容都在一个维度上竞争,那更深入的讨论就失效了。

更直白的说法是用更高的投入,来换取的价值不再被观众认可了。

即便是创造营这样投入级别的综艺,其实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观众的需求不断地向话题去倾斜,节目本身的呈现和艺能的水平越来越薄弱。制片和导演想给观众讲一个青春励志的故事,而一部分观众却只想看撕逼、黑幕和车祸。

以至于发展到后面,更多的观众根本分不清,哪怕是撕逼、车祸或者黑幕可能都是节目组本身的设计。节目变成了一场不断循环的社会实验,试探大家对于内容期待的底线。

在这样的时代大潮里,你要搞一档真打的比赛,只会被无情的嘲讽,可能这次你们设计的套路超出了“我”的计划,但这一切一定都是设计好的。

每一个人都反感剧本,又要用剧本的逻辑来思考主创人员花时间设计的规则,质疑这些长内容的初衷。这样的恶性循环一直在持续,大家对于长内容的动力也一直在降低,即便是在B站這样的环境下,如果横向对比这些短内容和长内容,其实并不乐观。

而在腾讯视频、爱奇艺这样的平台上,投入产出比更是惨淡。节目向着每天二十分钟,日更调整,去撕扯观众的碎片化的时间。找更擅长给观众刺激的艺人。很多人也会把这种技能称为综艺感,而实际上就是把没有意义的流程,变得产生冲突。杨超越当然是首当其冲的高能综艺感。

反观电竞,Doinb在整个电竞社区里也是类似的角色。他的所有表现,可以把原本需要更长时间去感受的比赛,切分成一些更细碎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很容易造成更强烈的情感,哪怕是反感。

拥有这些艺能的人是当下流量的宠儿,找到他们,然后去寻找一个更合适的长内容环境是摆在每一个还想要去制作长内容的团队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短视频时代对于人的筛选,可能已经无力反抗,但如何通过长内容的形式去寻找一种平衡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综艺之后的想象力

这是《终极高手》第一季最初策划的时候,我就和制片们在讨论的问题。相比长内容在制作端的高投入,长内容更大的优势是在留下一些痕迹,而这些痕迹是不是可以再去创造价值。是缩短,提高艺能之外,其实更有意义的尝试。

人们喜欢把这个向外延伸的过程称为IP化,而我更喜欢把这样的称谓定义成提供更多的使用价值,而非通过培养IP而在新的领域溢价。《终极高手》每年只能有几个选手出道,而剩下的选手大多会回到直播平台,而如何继续自己的商业价值开发,保持竞技水平,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就需要有一个节目之外的平台去实现这件事情。

相比于做出一个爆款的节目,对于所有的综艺来说,在垂直的领域通过综艺拍摄过程中的一切去服务更多的人,提升更多参与者的价值才是更有效的办法。

即便《终极高手》永远都无法成为一个像《创造营》一样大的IP,不具备足够的影响力,但是在垂直领域的延伸并不应该停止。这是思维模式上的转变,而非实际操作流程上的问题。

电竞本身的实验性质,庞大垂直社区和可提升空间,都是在《终极高手》之后可以拿来讨论的部分。一个选拔类的综艺节目,围绕其展开的可能是一个试训营,一个前后打通的培养机制和直播平台最后的通道。拿到更好的直播资本,对于主播而言,本身就意味着出道。

当然思路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垂直领域所有在艺能相关的需求,实际上都是可以和电竞综艺贯通的。这样也才能找到综艺咖、主播和选手不同身份侧重,共同发展的可能性。

《终极高手》已经完成了两季,当初第一季结束的时候,没有人敢说第二季可以实现,最终还是在所有的努力之下完成了。付出最多的导演组们同样辛苦,围绕着电竞赛事和选秀综艺之间的磨合也不会停止。

所有的播出数据公布之后,瑞杰发了朋友圈,“梦不会结束。”

猜你喜欢

艺能终极高手
化解尴尬,你是高手吗?
张艺能用脸谱续写京剧情缘
庄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对当代科技教育的启示
高手的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