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传源:他点亮了无人机之路

2020-04-13温才妃

科学导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等奖

温才妃

文传源 资料图

文传源(1918年6月22日~2019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新桥乡贯底,毕业于西北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中国航空航天领域著名教育家和科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家和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第一台飞行模拟机总体设计负责人。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9年春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不少学生目睹了这样一幕:

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人,到图书馆借书,一借就是13本,涉及黑洞、引力波、宇宙大爆炸等领域,很多都是刚到馆的新书。

这位老人已经101岁了,借书的场景恰好被正在自习的学生看到,并被他们激动地发到了朋友圈里,附言“真的特别感动”。

这位老人很多学生都认识。

他就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著名教育家、科学家、北航教授文传源。2018年,他在“北京五号”试飞成功60周年纪念大会上声如洪钟地告诉在场者:“我不服气,我也不服老!”“今天,我们也应该在宇宙探索中取得更大成就!”

他曾为我国创下两个“第一”。

作为总设计师,他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作为总体设计负责人,他开创完成中国第一台歼击机飞行模拟机研制。

2019年10月1日,这位不服老的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101岁……由他点亮的无人机之路、教育之路,永远闪烁光芒。

1  无人机的零突破

好奇心是少年人初窥科研世界的敲门砖。彼时,还在北洋工学院航空组攻读的文传源,一边听着课,一边留意着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声。他努力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出力。

1957年,受勇攀科学高峰思潮的影响,年轻人都很振奋。已在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任教的文传源,大胆地提出研制无人机的设想。这个想法在當时很前卫。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太难了”,当时有关无人机的一切为零——“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三无设备”。就连苏联专家也认为,无法为课题提供任何帮助。

抱着“科研课题的提出允许怀疑,在质疑中才会一直前进”的信念,文传源挺过了那段争议期,在1957年底迎来了周恩来总理同意项目开展的好消息,全校师生倍感振奋。但同时,他们也收到了一项上级要求——无人机必须在1958年“十一”之前上天,这给项目组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文传源制订了倒排计划、顺排措施,“什么时候开始干、干到何种程度就叫倒排计划,但必须有顺排措施,措施不到位,计划就可能落空。外国人想也想不到,按照我们的倒排计划竟然真的成功了”。

1958年9月中旬前,所有十二个大系统全部研制完成并装机调试。

10月1日当天,我国第一架无人机“北京五号”无线电引导着陆正式试飞成功,之后又顺利完成其他阶段的试飞任务,文传源及同事们在用研究成果为国庆献礼的同时,实现了中国无人机历史上“零的突破”。

回忆起北航集中师生近300人,大干300天研制无人机的日子,文传源自言:“经常开夜车,有时连着三天不睡觉,一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又赶快接着干。”他的体重从53公斤迅速下降到44公斤。

无人机研制难在起飞和着陆,这也是危险系数最高的两个环节。

试验期间,机上不但有飞行员,还有主要设计人员,用以应对突发情况,稍不留神,直线滑行升起的飞机就会像螃蟹横行一样横着飞出去。

为此,他们日以继夜,进行了大量空中调试试飞以及地面无线电遥控着陆试飞工作。然而,一切都是值得的。

从“北京五号”继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成为了北航师生传承了三代人的“长鹰志”。

20世纪70年代,北航研制成功高空无人驾驶照相侦察机“无侦—五”,这是我国最早装备部队、迄今为止唯一出境参战的无人机。进入21世纪,接力棒交到了北航无人机团队手中,他们研制了目前我军航时最长、航程最远、战术技术综合指标最优的无人机。该系列无人机先后获得2009年度、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科研征程孜孜不倦

结束了“北京五号”的研究工作后,文传源还进行了八号近程导弹、九号卫星和远程导弹等“两弹一星”工程研究。

早在研制无人驾驶飞机时,他就采用林克机进行无线电遥控系统的发射、接收和控制地面飞行仿真试验,此举对无人驾驶飞机空中试飞起到了安全保障作用。

之后,他组织研制三自由度飞行动态转台,但由于经费等其他客观原因进展缓慢。

1962年,文传源任新成立的导弹自动控制系系主任兼第八研究室(控制研究室)主任,其间除完成所承担的科研任务外,他建成的由一自由度转台、红外目标仿真器与模拟计算机组成的红外导引空空导弹平面攻击仿真系统,属当时国内首创。

1975年,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我国决定研制歼六飞行模拟机,并成立了歼六飞行模拟机总体设计组,文传源任总体设计组组长。

他亲自协调全国40余个协作单位,经过8年攻坚克难,开创完成我国第一台歼击机飞行模拟机研制,并顺利交付空军使用。该项目填补了我国飞行模拟机的空白,为我国飞行模拟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5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计算机应用一等奖。

在改革开放年代,文传源不断开创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在综合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仿真,智能化控制,系统仿真、相似理论系统仿真组合理论,综合系统论,人体科学和人机系统等領域积极开展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并著书立说。

文传源退休之后,选择了继续全身心投入理论研究与科研育人的工作。

1988年,文传源建立了一个关于仿真学科的“相似理论”。

从1989年开始到2009年,他陆续发表多篇文章,基本建成“相似理论”体系。

关于综合系统论,文传源从1992年开始写第一篇文章,连续发表10多篇相关文章,基本建立了“综合系统论”理论体系。

3  谁的意见正确就要尊重谁

开会无论谁迟到都要作检讨,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不搞特殊化;博士生每周都要进行讨论,如果有争论,谁的意见正确就要尊重谁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文传源始终坚持,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他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在1992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他所在的学科点在本学科中综合指标名列全国第一。90岁高龄才停止带研究生的文传源,却从未停止思考育人的问题。

在他的团队中,一些学生不愿意发表意见,文传源鼓励他们,“学生讨论或者争辩问题时可以面红耳赤,也可以拍桌子打板凳,但是打架就不行了”。听到导师如此鼓励,学生们都笑了。在这之后,讨论的气氛得到一定改善。

“我主张师生关系就是这样,不要太拘泥,要自然一点。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文传源解释,此举的目的不是鼓励拍桌子、掀凳子,而是改变学生不愿发言,更不愿争辩的冷漠态度,在冲破这种状态后,教师就应该加强文明讨论,提倡生动活泼、和谐的争鸣气氛。

学生要有主动性,不是为了教师、父母的要求才学,而且一定要知难而进,不然就不会创造辉煌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必须实事求是,谁的观点正确,就要遵循谁的意见,一时间弄不清楚的可以从长计议展开讨论。”文传源说。

文传源把握了师生相处的真谛,并将育人的洞见融入实际教学中。1997年,他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启发式教学以及理论结合实际,在学术思想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等,至今仍对研究生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次年,文传源捐出全部5万元奖金,设立“驭远奖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此后,在2014年北航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再次捐赠10万元,用作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的奖助学金。

2018年9月7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第二届“立德树人成就奖”颁给了这位百岁老人。手捧“立德树人成就奖”,文传源这样说:“一个人一生都要正,做什么事都要正,有原则。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地干、彻底地干,还要对人诚恳。”

猜你喜欢

文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等奖
2020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首都高校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模式研究
百岁文传源:中国第一架无人机总设计师
A corpus—based study of function words suoyi and keyi in Zuo Zhuan
赤子心相报滴水恩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一个父亲的生死抉择
《傅雷传》(修订本)
莫逆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