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2020-04-12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急诊科病症病情

王 琴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中医医院急诊科,湖北十堰 442500

急诊科属于医院重要科室,其科室内重症患者数量较多,患者集中,抢救和管理难度均比较大,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分诊、抢救和急诊[1],但是由于急诊病症复杂程度较高,加之急诊部门缺少完善的管理模式,导致急诊各个流程运作分散,影响抢救效率,极易导致患者死亡[2],所以这就需要加强急诊科护理干预,以此改变传统急诊模式,优化急诊管理方式,以此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就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郧阳区中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急诊科危重病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实验组的46例患者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8~81岁,平均(42.6±7.0)岁,其中包含心脑血管疾病病症患者8例,车祸致伤患者15例,呼吸系统病症患者12例,急腹症患者8例,其他病症患者3例;对照组的46例患者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9~79岁,平均(42.2±7.2)岁,其中包含心脑血管疾病病症患者7例,车祸致伤患者14例,呼吸系统病症患者13例,急腹症患者7例,其他病症患者5例。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为急诊科接受诊疗的患者,患者均为急危重症病症患者,患者年龄18~85岁。排除标准:严重肝脏功能衰竭、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3],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患者,思维模糊、意识障碍的患者,调查研究过程中失访或者死亡的患者[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及时安排患者进行分诊,对不同护理人员的岗位和职责进行明确,并及时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5],由专业护士负责对患者的床位进行安排,并及时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在急诊工作完成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以此保证患者能够尽快接受治疗。实验组主要应用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整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小组的成立 急诊科室需要根据急诊科室工作情况,由专业的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共同成立整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小组,为保证小组成员能够掌握对应的护理方式,必须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培训,使小组成员能够对急诊科室存在的多种风险病症、常见疾病的患病因素、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项进行分析[6],有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学习相关急救措施和技能,以此不断提高小组成员的护理能力,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在培训完成后,需要设立考试,对组内成员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和实际护理能力的高低进行测试,待护理人员成绩合格后,即可进入急诊科室参与急诊护理工作[7]。

1.2.2 分级护理制度的建立 为保证能够及时拯救急危病症患者生命,必须合理对病房管理软件内容进行优化,根据患者病症情况,及时对患者病症进行分级干预,以此达到分级管理的有效目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患者建立绿色通道[8],以此保证能够尽快对病情危急的患者病症进行干预,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病症的严重程度进行筛查,把握救治患者的最佳时间,并缩短抢救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能够快速对入院患者进行分诊,尽可能的缩减检查时长,若是患者病情较为稳定,可以将患者信息录入管理系统之中[9],并依据收治时间以此给予患者干预。在抢救过程中,必须优化各个急诊流程,在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相关信息及病症情况进行把握之后,护理人员需要依照工作内容,合理准备急救物品和对应的药物[10],开放急诊绿色通道,分诊、登记同时进行,以此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救治患者。

1.2.3 抢救队伍的安排 为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救治服务,必须由整体护理小组成员24h待命,可以采用轮班制度进行,每8小时换一次班,科学的安排抢救服务工作,并保持排班弹性,保证不同班次的护理人员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能够随时开展抢救服务,并制定详细具体化的抢救方案,建立健全抢救监督制度,保证组内成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抢救素养,提升抢救效率。

1.2.4 床位管理人员的安排 为保证提供患者舒适安全的服务,必须由小组内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活进行干预,通过语言及肢体鼓励等方式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对患者进行病症知识的介绍,并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及时记录患者的体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饮食种类,且护理人员必须24h持续在岗,合理安排排班时间,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抢救环境,以此不断优化护理质量[11]。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患者数量进行观察记录。

根据科室护理情况,制定护理质量评价问卷,对护理人员急诊管理能力、基础护理水平、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和药物使用情况的质量进行评估,对护理质量的高低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正面护理质量越好[12]。

医院需要根据实际护理情况,制定对应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抢救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

2.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s,分)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s,分)

?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急诊科室接收的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大都处于危重状态,患者的危重病情将直接影响抢救工作的效果,这就对护理质量的高低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急促,病情严重危急,只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抢救,才能够确保治疗的最佳时机,当前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进步,护理模式不断改革,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该模式改变了传统护理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为急诊科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救治保障,采用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病症进行干预,能够最大程度解决急诊科由于病症复杂多变,患者预见性不足,临床治疗难度大和病症类型多样等多种问题,能够通过成立整体性护理管理小组,提升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通过强化护理人员对急诊科可能出现的多种病症知识的掌握,提升其专业素养,使其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病情介绍,通过考核,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进行确定,待其考核合格后,参与临床护理工作,以此不断优化临床护理质量[13],通过分级护理方式的应用,能够根据患者病症严重程度的不同,合理安排分诊,保证患者在入院后能够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节约诊治时间,把握抢救效率,尽可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能够通过病床管理系统,及时对患者进行病房的安排,节约各个环节的抢救时间,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患者的病症情况进行诊治,根据患者病情,通过准备必要的抢救器械和药物,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予患者病症的干预治疗[14],通过绿色急诊通道的设立,有利于尽快为患者提供诊治,保证抢救效率,通过抢救队伍的建立,能够建立全程化、细节化的抢救团队,保证抢救小组成员精神状态处于较好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对应的抢救方案,有利于规范抢救流程和抢救方式,以便于为急诊科危重病人提供更加方便和周到的抢救服务。通过合理安排床位管理人员,有利于对患者及家属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对患者病症知识进行介绍,对抢救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有利于加强其对自身病症知识的掌握,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配合程度,以此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通过语言和肢体干预,为患者树立治疗自身病症的信心,并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合理膳食营养,不断优化患者的救治环境,使患者感受到温馨和舒适,提升护理管理的质量[15]。

本研究实验组抢救的成功率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84.78%,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的满意程度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应用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危重症患者病症进行干预,能够保证抢救效率,提升抢救效果,提升护理质量,以此降低护患纠纷,优化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急诊科病症病情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