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融合的有效把握

2020-04-10刘艳芬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案小学生信息技术

刘艳芬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需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工具,并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既往研究证明,信息技术本身有着强大的信息承载能力,能够让抽象化的知识内容直观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并实现自主学习。但仍旧有相当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仅简单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替代传统的黑板、粉笔,以致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无法起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效果。因此,当下亟需对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机融合进行系统梳理。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即“理”“练”“评”“测”。其中,“理”主要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初步理解以及系统梳理,学生在该阶段需形成清晰的认知,“练”是指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实现对原有认知的概括提升,促使知识内容内化在脑海中,“评”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成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达到以评促学的效果,“测”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测验的方式了解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准,以充分暴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理”“练”“评”“测”四个阶段均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理”不充分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忽略了知识之间的练习,没有对分散的知识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学生在学习后难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练”不到位

“练”是指学生对数学习题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实现对此前理解的巩固以及深入理解。尽管近几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题海战术”已经被许多教师摒弃,但“重复练习”仍旧是教师在“练”阶段采取的主要方式,习题练习模式单一,学生难免感觉数学知识的学习枯燥乏味。

(三)“评”无引导

多数小学数学教学的“评”都是建立在“练”基础上的,教师直接对学生练习成果进行打分、评价,学生再在教师标错的位置进行更改。现如今,新课改中明确要求要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合理评价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局限于“对错”的评价方式,无法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无法发挥“评”的引导作用。

(四)“测”无反馈

“测”是为了更全面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根据“测”的结果,教师可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学生也可有针对性的复习知识内容。但多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没有针对测验结果教学汇总,学生、教师对“测”的认识停留在分数层面上。

二、信息技术利用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策

(一)强化理解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各个单元的知识总是依照先后顺序论述,由浅至深,逐步发展,最终促使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编撰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就开始初步学习知识内容,让数学教学的广度得以拓展,导学案中还可以增加直观、易懂的图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可得到强化。

(二)综合练习

依托于信息技术,教师可构筑出具有趣味化元素,同时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习题模式。如,情景练习、谜题练习等,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符合学生生活的案例,促使学生自主去探寻习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让练习效果得以提升。

(三)多元评价

教师的评语对于小学生的引导极其重要。小学生本身自学能力差,学习方法有诸多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从多方面给予学生评价,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长效评测

“测”应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来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如,学生利用导学案学习、学生课堂讨论等等环节均需要测验,测验可适当下调难度,从而让教师能够全方位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三、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融合实例

这里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的内容为例,教学过程为:教师制作自主学习课件以及导学案→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于课前对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完成基本理念相关测验→教师设置谜题帮助学生理清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小组合作讨论深化理解→教师评价总结反馈问题→教师总结回顾同步梳理知识内容。

(一)教师制作自主学习课件以及导学案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教师仍旧需要在导学案中明确指出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标注学习重点、难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长是什么、宽是什么、正方形是否四边相等、长方形是否四边相等。课件中要有和学生生活中所见物品相对应的图片,并起到诠释长方形、正方形的作用。

(二)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课前根据导学案中的引導内容以及要求可自主完成学习,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的概念有基本了解后,完成相应的测验题,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课堂谜题教学

课堂谜题的设置要充分参考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应综合利用动画等等趣味化的形式来展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异同,然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总结。

(四)巩固回顾

教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中的主要知识内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上台讲解或者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基于“理”“练”“评”“测”教学过程的小学数学课堂翻转融合模式,能够拓展小学数学教学的广度,并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引擎,教学过程具备更强的趣味性,且教师也有了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空间。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工具,上述翻转课堂只是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有机结合的形式之一,我们教师应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实用性、适用性更高的教学方法,以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学案小学生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比例尺(一)”导学案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