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边处处有诗意

2020-04-10戴守正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交融灯火诗文

戴守正

曾几何时,登楼远眺那烟波浩渺的江面,顿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感;站在山巅,观赏脚下风景,便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万丈豪情;“人生在世不称意”,人们在感慨世间“行路难”之际,诗会鼓励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而激励人们前行。这些根植于中华文化的诗意传承,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并且依然还在开出明艳瑰丽的花朵。

诗,是诗人阐述自己生活与心灵感悟的结晶,是他们在生活中一点点积累于心中的诗意,当他们被外物所触,内心有所感时,他们心中那些情感和诗意便相互交融。清代诗评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意喻为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可见“意”乃诗文之基,无诗意之基,累难成诗。那么何处才可寻得诗意?

诗因景而生,而诗意常常伴随着风景而存在。虽说“世之奇伟瑰怪,在于险远”,但诗意也并不一定要去看远方的风景,更多时候,诗意就存在于身边的风景。身边的风景,时间长了“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们已习以为常,反而不去在意,可诗意却随处可拾。譬如望向窗外的世界,我便能寻找些许诗意之美。当我忙里偷闲之际,看看窗外那夜间城市的一隅,华灯初上,远方的高楼已融入夜的黑暗之中,而人们总不愿被黑暗所籠罩的,于是点亮了灯火,拥抱着光和热与黑暗做斗争,等待着东方的天空出现火焰般炽热的光芒。因为是远眺,人们点亮的灯火与天边那闪烁的星光难以区分,只有灯光若隐若现的明暗交替,会提醒你在那远处的灯下正发生着故事。而“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也”,故不论清晨、正午或者是黄昏、黑夜,窗外极其平凡的景物,都能在其中找到诗一般的美好意境。

诗因情而传,喜怒哀乐,人之常情,触景而发即可为诗,诗之魂不在于所述之景,而在于景中之情。诗意蛰伏于个人的喜怒哀乐,抑或是与他人情感的共鸣之中。正所谓“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可能打动人心”,诗因情而动人,人们或许并不因对旧时的繁华而吟唱,却会因“城春草木深”而记住《春望》,只因真正使人为之触动的,是《春望》的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家国情怀;同样人们不会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而去记《天净沙·秋思》,唯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才能激起羁旅之人的浓浓乡愁。或许在结束一天的劳作,安静下来以后,人们的脑海里才开始回顾一日里的各种情感吧,而那些情感与回忆,或许是与自己期冀中的情景相互交融,心中诗意便由此而生。

我们身边处处存在诗意,打开诗词的大门,往往就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一个人宁静下来,以诗文自乐,久而久之,便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到诗意的影子,便能与历史长河中另一个角落里的人产生共鸣。也因此,我们与古代诗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现实与历史在人们心中也开始相融。

猜你喜欢

交融灯火诗文
站在窗前
灯火有刺
真美
与光
走遍万水千山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千金碎琴
交融的独特优雅
王秋杨:自然庭院和现代家居构建交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