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平等对话、让步说理”中体现理性

2020-04-10严涛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意气书生理智

严涛

如今,不少人经常会在网络上发表看法,表达诉求,交流论战。但网络舆论表达中也充斥着跟风、起哄、宣泄、谩骂等不理性的网络戾气。高中生身处其中,难免不受影响。从高中生的论述文写作看,也存在着狭隘偏激的说理绝对化、片面化和非黑即白的简单思维层次等问题。2017 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思辨性表达提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的要求。“理性表达”要求我们在说理时尊重他人表达的权利,学会温和而坚定地说理,“既要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自由表达的写作权利与尊严,也要尊重他人的写作权利,特别要尊重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尊重社会的各种文化”。

平等对话、让步说理是理性表达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们在高中论述文写作训练中要学会这种说理的方式。“平等对话”要求尊重对方持不同观点的权利,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展开对话,捍卫自己的立场,阐述自己的观点;“让步说理”要求在承认自己观点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足或对方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与优点的基础上,分析自己观点的优点或指出对方观点的不足,对对方观点进行批判,进而捍卫自己的观点。“让步说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退为进的过程。“让步说理”的意义在于体现思维的缜密性,表明自己考虑到了对方的想法,这既是对对方的尊重,又有利于增强自己观点的可接受性和说服力。让步不是目的,肯定对方观点的部分合理性是为了引出己方观点,让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说理更有力度,所以让步思维和转折思维往往配套使用。

让步说理有两种。一种是从对方角度让步,先肯定对方观点的优点或合理之处,接着指出对方观点的问题所在,重点从对方错误认识的原因、本质与危害等方面入手进行批驳,进而以退为进,自然引出自己的观点,强调己方观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从自己的角度让步,先承认自己观点在别人看来的不足之处或者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自己观点成立的前提、条件或意义价值等方面,分析自己观点的合理之处,放大自己观点的优势之处,凸显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与重要性。从自己的角度让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在全面论证己方观点之后,进一步思辨分析,让自己的观点更全面。

下面我们看三个具体的例子。

示例一

没有人比我更钦佩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但是,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因此,尽管我的观点与他们截然不同,我还是要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并希望不要因此而被认为是对先生们的不敬。此时不是讲客气话的时候,摆在各位代表面前的是国家存亡的大问题,我认为,这是关系到享受自由还是蒙受奴役的大问题。鉴于它事关重大,我们的辩论应该允许各抒己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搞清事实的真相,才有可能不辱于上帝和祖国所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在这种时刻,如果怕冒犯各位的尊严而缄口不语,我将认为自己是对祖国的背叛和对比世界上任何国君都更为神圣的上帝的不忠。

(选自《不自由,毋宁死》,作者帕特里克·亨利)

【分析】

这是帕特里克·亨利最著名的演讲《不自由,毋宁死》的开头部分。帕特里克·亨利从对方角度进行了让步说理。他没有一上来就批判其他发言人的观点,而是先退一步,对其他人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表示了钦敬,充分表达了尊重之意。接着指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是人们常用的方法,为接下来提出自己的观点作铺垫。然后,话锋一转,说明自己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讲出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原因,并非不敬和冒犯,而是在论及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时,不能缄口沉默。至此,将自己接下来所说和其他人所言都放在爱国这一出发点上,表达了作者对其他发言人的尊重,为寻求各方的支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了这些让步说理的过程,接下来发表坚持斗争、反对妥协的观点就变得自然且理据充分了。

示例二

常有人说,书生气太重、太过理想化是做不成事的。诚然,成熟稳重对于立足社会来说必不可少,但书生意气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偏执冲动、不切实际或是迂腐酸涩、墨守成规。并且,于当下而言,我们缺少的不是圆滑老到、曲意逢迎,反倒是那颗坚守理想、满腔热血的心。当挣钱买房、养家糊口的琐碎之事占据了生活的大头,当坚持原则、据理力争的工作态度遭遇他人的冷眼,当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演化为种种潜规则……沧海横流方显书生本色。

葆有一份书生本色,做人便能多些“纯真”,便会守底线、讲原则,知道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无论如何也不能碰。养成一种书生气质,做事便会多些“较真”,在浮躁的环境中,仍然坚定理想、心无旁骛、踏实肯干。其实,如果我们分析一下现实生活中种种违法违纪、蝇营狗苟、同流合污的现象,往往就是因为忘了本心、忘了操守、忘了曾经的书生意气。

(选自《书生意气又何妨》,作者丁雅诵)

【分析】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为了证明人要有点书生意气的观点,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让步说理。首先借用别人的话指出书生气重的缺点“书生气太重、太过理想化是做不成事的”。接着分析了书生气的本质是“坚守理想、满腔热血”,罗列了缺少书生气带来的社会现实问题,凸显书生气的重要性。接着,指出葆有书生气的好处能让人“纯真”“守底线、讲原则”,而种种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恰恰就是缺失了书生气。这样一来,作者在正反对照中,进一步放大了自己观点的优势之处,凸显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与重要性。

示例三

从个体角度说,“理智”和“不理智”都是为了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诚然,“理智”者的做法无可非议。相对环境,人显得弱小而无力,他们选择反躬自省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安稳自处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能更好地发展。毕竟顺应环境安稳自处来得更容易。人都有求安稳的心理,在安稳中也能发展自我,何乐而不为呢?但是,“理智”者可能忽略了一点,适应在很多时候就是顺从,就是对现实的妥协,意味着你必须在它的框架下发展自我,这样的顺从妥协其实就是降低了对自我的要求,忽略了自我更大的创造能力。受限制的自我发展真是你需要的吗?人都渴望最大限度地发展自我,有所成就。那就做一个“不理智”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去改变周围的环境,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分析】

这个片段出自学生习作。作文材料为萧伯纳的一句话:“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这句话涉及“理智”和“不理智”这两个二元对立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理智”和“不理智”都是正确的。论证时,不能武断地说其中一个一定是错的,也不能以事例加结论来判断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是要在客观分析中证明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观点我更赞同。

该片段作者更赞同“不理智”的观点。论证时,没有绝对化地说“理智”是不好的,而是先说两种做法都是为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然后从适应环境和人的心理角度分析了選择“理智”的原因。接着分析了“理智”做法的危害,并用反问句加强了语气,自然得出要“不理智”的结论。这样,作者就在平等对话、让步说理的过程中证明了“不理智”的观点更好。

猜你喜欢

意气书生理智
雪夜读书
打即是不打
在同一语境下定义“二元对立概念”
理智与情感
不该丢失的意气
谈意气
至高无上的权利
人皮
人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