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养的证据

2020-04-10毕淑敏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豺狼教养敬畏

毕淑敏

什么是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一个人可以是受过教育,但依然没有教养的。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也注定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是因为这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和谐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护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种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和人的交流的掌握,特别是陌生人的沟通,通常不是自发产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来获得的。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词汇是有限的,除了描绘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饿了、渴了、睡觉以及生殖的欲望之外,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感知甚为模糊,因为那些描述内心感受的词汇,通常是抽象和长于比兴的。不通过学习,难以明确恰当地将它表达出来。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技术是用来谋生的,而仅仅具有谋生的本领是不够的。就像豺狼也会自发地猎取食物一样,那是近乎无需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无疑问地应该比豺狼更高一筹。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性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选自《美丽是心底的明媚》)

【赏析】

作者先界定“教养”的内涵,再分条阐述有教养的人的“证据”,在罗列这些特征时,又分析了理由。人作为自然的一员,应敬畏自然,爱护同类;作为社会的人,要与人沟通,学习公共语言;生而为人,就应了解历史,开阔心胸。文章层次井然,议论与抒情相结合,有很强的思辨性。成为有教养的人,就要养心、养德,让敬畏自然的圣洁之心、优雅的语言表达、绅士的礼仪、宠辱不惊的坦荡与智慧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猜你喜欢

豺狼教养敬畏
一些敬畏
贺国中:誓灭豺狼,血沃潇湘
教养方程式
敬畏先烈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羊质虎皮
敬畏 果决 笃信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青年革命诗抄/扬眉剑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