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非语言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2020-04-10侯毓琦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熊小班情绪

侯毓琦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情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它们是相互渗透的领域。我们知道良好的情绪是个体适应现代复杂人际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沟通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的。由此可见,非语言方式的交流在沟通过程中是多么重要。

那么,什么是非语言交流呢?儿童心理学家表示,非语言交流是指运用恰当的目光、声调、动作等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在教学中发现小班个别幼儿在初期进入幼儿园时与周围的人特别是和同龄伙伴的交往中面临困难,这些幼儿不会与他人主动交往,甚至当同伴接受他主动与他交流时,也不能以相应或恰当的方式作出反应。这类型幼儿很难建立并发展稳固的关系,不会协调自己与同伴交往的行为或者向他们表达自己的友好之情,所以会经常和同伴发生冲突。而善于交往,能和同伴建立良好联系是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功赢得同伴、成人好感和喜爱所必须的技能。这种技能的形成是幼儿心理能够正常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交流不仅有语言的交流,也是非语言交流的过程

非语言交流是身体的外部动作系统,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姿态、声调、动作,可以了解、读懂他的情绪、感觉、需要和期待及他和周围人的相处状况。也就是说无声语言作为情感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有时比有声语言更能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潜在心理特征和情绪状态。但由于在使用它时是不自主的、无意识的,因此教师往往不能认识它的重要性,不能正确使用非语言的方式和幼儿交流。小班幼儿的行为容易受到情绪支配,情绪波动大,反复不稳定,对成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尤其需要得到亲近成人的微笑、拍拍、摸摸、拥抱等肌肤相亲的爱抚动作。幼儿在幼儿园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会说:“x老师喜欢我。”更愿意同喜爱的教师亲近接触。在喜爱的教师身边的幼儿,往往情绪愉快,行动也更加积极。

二、如何利用非语言的方式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和有效沟通

(一)游戏

其中的角色游戏对幼儿一日生活和今后社会生活中,各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情绪饱满、感情真切,还可以运用拥抱、微笑、眼神、手势等非语言交流方式与同伴进行游戏中的互动。从角色游戏中幼儿能够获得交往的技能的方法。

幼儿年龄偏小时触觉较为敏感。教师在此期间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摸摸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小手、抱抱他们、和他们说几句悄悄话等等,都可以帮助幼儿和教师产生依赖和亲密情感。

(二)亲切的行为举动

幼儿的理解能力虽然不足,但是他们在情感方面是敏感的,托、小班幼儿新入园时,对人和物都是陌生的,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会产生莫大的恐惧感,而教师的身体语言——及时送上一个灿烂笑容,亲切的目光,再加上一个关怀、鼓励的拥抱,幼儿得到教师热情的接待,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欢迎、关爱和鼓励,情绪会渐渐缓和并开始接纳这个新环境。家长看到教师这样喜欢自己的孩子,也会很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对于托、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的拥抱有比来自父母的拥抱更丰富的含义和更有力的热度。例如:每年新生入园,总能看到入园不久哭泣的孩子,他(她)总是认准拥抱次数最多的老师安慰,并且表现出最深的依恋和亲切感。“亲亲他,抱抱她”这是幼儿园小班老师惯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小班的小朋友刚入园时,或假期时间稍长,或家长带出去旅游再返校后,有些会表现出早上入园有情绪。晨间接待,教师和颜悦色的,蹲下来主动拥抱,这种爱的传递,会吸引着他向你靠过来。

(三)鼓励的表情

他们喜欢成人对其身体的抚触,有的时候一个拥抱、一次抚摸,一个表扬的眼神会比一句“你真聪明”更有效。

(四)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眼神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在孩子天真无邪的眼中看到他们简单纯净的心灵里各种多姿多彩的想法。 同样的,孩子其实也可以在教师的眼中看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切与爱护,更能看到老师对他们的肯定与鼓励。

(五)在幼儿园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动作语言可以起到代替某些语言的作用,与教师的有声语言互补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幼儿园老师表扬小朋友用得最多的“奖励你一个大拇指”“小豆豆,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同时出示大拇指)”是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表扬方法。孩子踊跃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后教师都竖起大拇指,表示你说的真好……对孩子竖起大拇指说句“真棒”所起到的作用是无穷的,让我们把身体语言演变为他们的精神力量。

拥抱告别这个身体语言是幼儿教师每天必须使用的,刚入园的孩子一天里最渴望看到老师做的动作就莫过于此,它让幼儿在愉快的心情中离开,鼓励着他明天也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园。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研究运用手势语言,及至体态语言,使我们的教学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在游戏中学习非语言交流

幼儿是游戏化的一日生活,在游戏中感知、学习。2—3岁的幼儿掌握的肢体语言很有限通过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及对教师行为作出回应的能力。

一是幼儿与教师围成圆圈坐好,教师准备手偶小熊,幼儿闭眼当小熊触摸到谁,谁就睁眼,做拥抱小熊的动作,摸小熊的头,亲亲小熊,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小熊的喜爱。

二是情景游戏:小狗田田不小心受伤了,我们都是它的好朋友,去看看它吧,指导幼儿轻声问候、轻轻地抚摸,用同情的眼神看它。幼儿用非语言交流的方法表达关爱和同情。

三是做蚂蚁搬豆的游戏,小蚂蚁找到一粒豆,可力气不够,怎么也搬不动,教师扮小蚂蚁轻柔的对小朋友说请帮我把豆豆搬回来好吗?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手心向上,用请求的眼神看着幼儿,幼儿很高兴的幫忙搬豆。游戏熟悉后,幼儿扮小蚂蚁,用非语言交流的方法表达请求之意。

在游戏中幼儿了解掌握并初步运用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交流方式,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逐渐熟练地使用语言与非语言更好的表达情绪,达到与他人交流的目的。作为幼儿教师懂得如何巧妙运用表情、手势、拥抱等非语言方式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就更加重要。

猜你喜欢

小熊小班情绪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熊
可爱的小熊
情绪认同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