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认知任务介入时踝关节稳定程度对纵跳落地模式影响的研究

2020-04-10蒋琴华王竹影吴志建宋彦李青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踝关节髋关节落地

张 帆 ,蒋琴华,林 榕,王竹影,吴志建,宋彦李青

踝关节作为落地支撑的主要关节,具有缓冲、维持身体重心与姿势稳定的功能[1],但当执行连续性或周期性运动任务时易出现外侧踝关节扭伤(lateral ankle sprain,LAS),进而带来长期不稳定且伴随疼痛症状[2]。LAS 从一般人至专业运动员均可能出现,患侧容易出现肿胀、僵直甚至踝关节无力感[3],其中多数LAS 复发率达70%,并最终演变成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症状(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4]。踝关节扭伤后的运动员,由于踝关节结构与组织受损,常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协调下诱发膝、髋关节代偿性动作,以维持原有的高水平运动模式。不过有研究指出[5],CAI 运动员即便恢复原有竞技水平却仍有反复扭伤风险,而且代偿性动作未必完全有助于持续运动表现,因为增加关节间动作控制策略可能导致本体感觉系统过度负荷,尤其是面对运动任务改变时将降低控制关节运动的反应能力,长此以往可能诱发变相运动伤害。相关研究归纳出落地阶段的踝关节扭伤机制,包括踝关节过度内翻、跟骨内旋与跖屈动作[6],并整合出3 大致因,分别为关节结构问题、韧带组织影响、落地动作模式等[7]。但即便清楚扭伤因素为何,仍有许多运动员深陷反复扭伤的情形,这除了受到扭伤机制与3 大因素的影响外,落地阶段的注意力分散是关键因素。以往相关研究在动作设计上较少结合诱发注意力分散的运动情境,导致踝关节不稳定特征受到代偿作用[8],进而隐藏健康者与不稳定者间真实差异。因此,本研究针对不同踝关节型态受试者设计视觉认知任务介入的高台落地后纵跳动作,探讨不同踝关节稳定程度对落地缓冲时姿势稳定策略与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以期为相关专家学者提供训练模式与康复策略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6 名男性高水平运动员,年龄(20.23±2.05)岁,身高(179.28±4.61)cm,体重(72.62±4.59)kg。按踝关节不稳定程度分为健康组(CON)、隐患组(LAT)和不稳定组(CAI),每组12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设备

VICON MX13(Oxford Metrics Ltd.,UK)三维动作捕捉系统(250 Hz);KISTLER 9260AA6(Kistler Instrument Ltd.,CH)三维测力台(1 000 Hz)1 块;DELSYS 无线表面肌电(1 000 Hz)测试系统(Delsys Inc.,USA);LED 反应灯3 组;红外传感器1 个。

1.2.2 实验控制

(1)受试者以CAI 踝关节不稳定评价问卷作为分组依据[9],为验证踝关节类型是否符合CAI 标准,额外接受前拉测试与距骨倾斜测试[2];(2)分组后比较显示CAI 组CAIT 分数(18.6±1.8)显著低于LAT 组(27.3±1.1)与CON 组(29.4±0.8),而CON 组(0.0±0.0)与LAT 组(1.0±0.0)的扭伤次数则显著低于CAI 组(3.7±1.0),证实分组具区分度;(3)受试者半年内无下肢肌肉或骨骼疾病与损伤,且实验前24 h 内不得参加任何激烈运动或饮用含有咖啡因、肌酸、支链氨基酸与酒精的饮品;(4)受试者动作熟悉与正式测试次序随机安排。

1.2.3 实验动作

(1)高台落地纵跳+视觉认知干预(drop-vertical jump+visual task,DVJ+VT)。受试者双手叉腰以患侧单足悬空于高台外为预备动作。开始口令后,受试者以垂直方式落下,要求在第1 次落地后尽可能以最快速进行纵跳,并以惯用手触及头部上方的反应灯,其高度设定=(受试者站立双手伸展高度+50%最大纵跳高度)[10],同时要求第2 次落地需以患侧单足落地平衡5 s。反应灯为头部上方放置的3 片LED(面积10 cm×10 cm,间距25 cm),灯亮顺序为事先随机编排,灯亮时机为受试者由高台垂直落地瞬间,当反应灯亮时则必需立刻触及。

(2)落地过程分期。划分为5 个阶段:落地前期(PLP),指落地前100 ms;落地瞬间(ILP),指落地后地面反作用力参数出现力量曲线高于10 N 的瞬间;下蹲期(DP),指落地后的膝关节屈曲下蹲角度最大时视为下蹲期结束;推蹬期(PP),指膝关节屈曲角度最大时至准备向上推蹬过程,直到膝关节伸展角速度为0 deg/s 视为结束;稳定期(SP),指推蹬期结束后保持单足平衡站立3 s 的期间。

1.2.4 实验步骤

(1)测试准备。首先进行仪器架设与系统校正、人体肢段与基本参数测量;随后依据Plugin gait Full body Model 粘贴60 个反光球,建构15 个人体肢段;最后在受试者臀中肌(gluteus medius,GM)、股直肌(rectus femoris,RF)、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VM)、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BF)、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TA)、腓骨长肌(peroneus longus,PL)、内侧腓肠肌(medial gastrocnemius,MG)与比目鱼肌(soleus,S)的肌腹粘贴肌电极。

(2)DVJ+VT 测试。测试前,受试者进行5 min自主静力拉伸与任务动作熟悉[11]。测试时,受试者以患侧单足姿势平衡,并以健侧足维持膝关节屈曲约45°,双手需置于髋部且眼睛直视前方保持动作平衡5 s;若落地时失去平衡、健侧足落地、额外小跳步、上半身或健侧足摆荡过大等情形出现皆视为失败动作;落地后快速且顺利维持平衡视为成功动作,收集5 次即算完成。

(3)数据处理。使用VISUAL 3D 计算下肢各关节角度、速度与力矩等参数,三维空间反光球坐标以4 阶Butterworth 低通滤波进行信号平滑处理,截止频率为8 Hz;测力台原始资料经过40 Hz 低通滤波后计算力量、力矩等参数,随后进行体重(BW)倍率标准化处理以获得垂直分力峰值,平均负荷率(△F/△t)为垂直分力峰谷至峰值时间内的力量变化率;肌电信号以VISUAL 3D 处理,原始肌电资料以带宽滤波(20~500 Hz)处理后,将所得振幅以每30 ms 为时间窗格,计算均方根肌电振幅(RMS),取3 次结果计算平均肌电振幅并进行标准化处理(%max EMG),其中肌肉共同收缩率=(RMS EMGantagonist/RMS EMGagonist)×100;动态姿势稳定参数依据Fx、Fy、Fz 方向的地面反作用力(GRF)来量化[12],包括内外稳定指数(MLSI)、前后稳定指数(APSI)、垂直稳定指数(VSI)、整体稳定指数(DPSI);以测力台X 与Y 轴的压力中心(COP)以及X、Y 与Z 轴的质量中心(COM),分别计算移动范围、晃动距离、晃动速度、晃动面积等参数[13-14]。

1.2.5 统计分析

SPSS 19.0 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达显著差异,则以Scheffe 法进行事后比较。统计学显著性水平为P<0.05,非常显著为P<0.01。

2 结果

2.1 动态姿势稳定参数

2.1.1 COP 与COM

落地瞬间至平衡稳定3 s 的移动范围、晃动距离、晃动速度、晃动面积结果显示,COM 参数的前后移动范围(F=3.644,P=0.040;CAI>CON &LAT)达统计显著,而COP 参数均未达显著。

2.1.2 动态姿势稳定指数

落地瞬间至平衡稳定3 s 的前后、左右、垂直与整体指数结果显示,VSI(F=3.905,P=0.035;CON>CAI)、DPSI(F=4.981,P=0.017;CON>CAI)达显著差异,而MLSI、APSI 皆未达显著差异(图1)。

图1 动态姿势稳定指数比较Figure 1 Comparison of dynamic postural stability indexes

2.2 关节运动学参数

2.2.1 关节角度

落地瞬间与下蹲最低点的关节角度结果显示,落地瞬间的踝外翻(F=4.034,P=0.032;CAI>CON)、膝内翻(F=5.069,P=0.015;CON>LAT&CAI)、髋屈曲(F=4.751,P=0.019;CON&LAT>CAI)、髋外展(F=4.646,P=0.019;CAI>CON)角度达显著差异,而下蹲最低点则是踝跖屈(F=4.148,P=0.032;CON&LAT>CAI)角度有显著差异(图2)。

图2 落地瞬间与下蹲最低点关节角度Figure 2 Joint angles at ILP and the lowest point of squatting

2.2.2 关节活动范围

下蹲期的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显示,踝屈伸活动范围(F=4.208,P=0.028;CON&LAT>CAI)、踝内外翻活动范围(F=4.286,P=0.027;CAI>CON&LAT)达显著差异(图3)。

图3 下蹲期的关节活动范围Figure 3 ROM of joints at DP

2.2.3 关节角速度

落地瞬间至下蹲最低点的关节角速度显示,踝内翻角速度峰值(F=3.598,P=0.034;CAI>CON)达统计显著,而髋、膝关节皆未达显著(图4)。

图4 落地瞬间至下蹲最低点关节角速度Figure 4 Angular velocity of joint from the ILP to the lowest point of squatting

2.3 关节动力学参数

落地阶段垂直GRF 峰值与50 ms 负荷率显示,50 ms 落地负荷率(F=4.883,P=0.020;CON>CAI)达显著,而垂直GRF 峰值则未达显著(图5)。

图5 落地阶段垂直GRF 峰值与50 ms 负荷率Figure 5 Vertical Peak GRF and 50 ms load rate

2.4 神经肌肉控制参数

2.4.1 肌肉激活

落地前期TA(F=4.610,P=0.022;CAI>LAT&CON)、PL(F=6.941,P=0.005;CON>CAI)、MG(F=4.098,P=0.034;CAI>CON)差异显著;落地瞬 间 RF(F=9.535,P=0.001;LAT>CON&CAI)、PL(F=12.855,P<0.001;CON>LAT&CAI)、MG(F=3.682,P=0.045;CAI>CON)差异显著(图6)。

图6 落地前期与落地瞬间的肌肉激活特征Figure 6 Muscle activation at PLP and ILP

下蹲期的GM(F=5.441,P=0.014;CON>CAI)、PL(F=15.810,p<0.001;CON>LAT&CAI)、MG(F=3.821,P=0.041;CAI>CON)达显著差异;推蹬期的GM(F=6.639,P=0.007;CON>CAI)、VM(F=5.276,P=0.016;CON>CAI)、BF(F=7.137,P=0.005;CON>LAT&CAI)、S(F=4.144,P=0.033;CON>CAI)达显著差异;稳定期的VM(F=7.750,P=0.003;CON>LAT&CAI)与S(F=3.772,P=0.041;CON>CAI)达显著差异(图7)。

图7 下蹲期、推蹬期与稳定期的肌肉激活特征Figure 7 Muscle activation at DP,PP and SP

2.4.2 肌肉共同收缩率

下蹲期膝关节BF/RF(F=7.699,P=0.004;CON>LAT&CAI)、踝关节S/TA(F=9.112,P=0.001;CAI>LAT&CON)与MG/TA(F=9.040,P=0.002;CAI&LAT>CON)的共同收缩率达显著差异;推蹬期踝关节TA/S 则是CON 组显著高于CAI 组。

2.5 视觉认知任务介入后的差异

比较DVJ 与DVJ+VT 在垂直GRF 峰值、50 ms垂直GRF、落地负荷率、DPSI 指数的差异,结果显示,DVJ+VT 的垂直GRF 峰值(T(36)=-3.61,P=0.001,r=0.79,95%CI[-0.317,-0.086])、DPSI(T(36)=-2.69,P=0.013,r=0.86,95%CI[-0.018,-0.002])与VSI(T(36)=-2.71,P=0.012,r=0.87,95%CI[-0.018,-0.002])显著高于DVJ。

图8 下蹲期与推蹬期的肌肉共同收缩率Figure 8 Muscle co-contraction rate at DP and PP

图9 DVJ 与DVJ+VT 的落地动作比较Figure 9 Comparison of landing mode between DVJ and DVJ+VT

3 分析与讨论

3.1 动态姿势稳定策略

CAI 运动员在踝关节扭伤急性期后,仍然能够顺利回到运动场上进行高强度竞赛,原因在于关节与肌肉间的代偿机制[15]。但该机制在疲劳或受限后(如注意力分散),则可能大幅增加伤害风险。既往研究的实验设计均偏向预期性落地动作,易使CAI 在落地前后产生前馈与反馈机制[16]。所谓的前反馈称为传入路径,指人体运动过程中所产生得不同程度感知,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接收肌肉、关节、体温、心肺系统与认知等信息,而该类信息传输至CNS 后进行整合,再刺激神经元激活作用肌的路径称为传出路径[17]。显然,运动策略的改变主要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反馈,以及因环境变化的反馈过程,换言之,控制不同生理系统接收的反馈机制,将影响骨骼肌招募程度以及最佳运动功能维持[18],如,视觉干扰能有效减少周边感觉的输入并影响动作策略改变(图9)。

姿势稳定策略,结果显示CAI 组的COM 移动范围显著高于LAT 与CON 组。结合落地瞬间的髋关节屈曲角度结果,CAI 组髋关节屈曲角度显著高于CON 组(图2),说明COM 变化因素来自髋关节动作改变。有研究[19]认为髋关节动作策略能有效降低GRF 影响并提供姿势稳定效果,本研究进一步观察DPSI 指数,发现CAI 组的VSI 与DPSI 显著小于CON 组(图1),支持Liu[20]的研究。不过,Wikstrom 等人[14]针对DPSI 指数的研究,则认为CAI 落地策略较差且有较大变异性。上述研究仅针对DPSI 指数进行分析,并未纳入运动学或动力学参数,无法完全解释实际情境下的动作影响。本研究进一步比较落地负荷率,则发现CAI 组显著小于CON组(图5),推测CAI 运动员的VSI 与DPSI 呈现较小变异性,其原因可能是较小的落地负荷率会降低DPSI 指数变异程度。由于落地阶段产生过大的落地力量是踝关节不稳定因素之一[21],因此,CAI 运动员在落地阶段以较为谨慎的动作模式来降低踝关节不稳定。至于CAI 能维持较佳的动态姿势稳定策略,其主要贡献可归功于髋关节屈曲动作,支持过去研究观点[22],即髋关节是落地阶段与姿势稳定重要关节,可在扭伤后产生不同关节协调策略。

3.2 关节运动模式

3.2.1 髋关节动作策略

本研究结果显示(图2),CAI 组在落地瞬间的髋关节屈曲动作显著高于CON 组,以及CON 组的落地瞬间膝关节外翻角度显著高于CAI 与LAT 组。学者Son[23]探讨前跳与闪切落地时的动作策略,该研究显示CAI 组在落地阶段髋关节屈曲角度高于CON 组约5.6°~6.3°,与本研究发现相似。推论落地过程使用较多髋或膝关节屈曲动作,可有效利用离心阶段较长的动作时间来控制髋与膝关节伸肌作用,以应对落地冲击的能量吸收或消散,因为近端关节的髋或膝相对于远端关节的踝具有较好解剖优势,传统认知上,膝关节外翻动作有助于减少踝关节内翻作用,但本研究CAI 组落地瞬间的膝外翻动作较少,而以膝关节较为中立的姿势进行落地缓冲,并不至于增加踝关节扭伤风险。DeVita&Skelly[6]指出落地动作模式主要以柔和落地与僵直落地等2 种形态呈现,其中柔和落地主要由膝与髋关节扮演关键角色,而踝与膝关节经常参与僵直落地。本研究结果显示,CAI 组使用较多的髋关节屈曲动作,说明能充分利用解剖优势执行较为柔和的缓冲模式,并以此降低落地冲击影响,同时,较小落地负荷率、VSI 与DPSI 等参数也支持此论点。因此,上述髋关节动作策略主要是为了代偿踝关节不足以支撑落地的负荷影响,进而使用较多髋关节动作以达到安全落地且稳定肢体平衡的效果。

此前研究指出髋关节动作策略主要以矢状面为主,额状面髋关节策略则相对较少[24]。本研究结果显示(图2),CAI 组在落地瞬间的髋关节外展动作显著高于CON 组,推论CAI 组的髋关节额状面动作有助于使肢体垂直于股骨位置上方(使COM 更接近COP),此作用能有效减少踝关节内翻动作[25]。根据髋关节相对应踝关节的额状面活动范围而言,踝关节支撑底面积(BOS)较小而髋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形成躯干额状面移动范围较多;进一步以COM移动概念说明,在髋关节内收动作下使COM 移动至踝关节外侧位置(增加踝内翻动作),会造成较高踝关节扭伤风险[22]。证实CAI 组使用较多的髋关节外展动作,可有效将肢体位置垂直于股骨上方,除能稳定肢体晃动影响外,亦可降低踝关节内翻作用并减少踝关节扭伤的潜在风险。

3.2.2 踝关节动作策略

由于LAT 与CON 组在下蹲最低点的踝关节背屈角度显著高于CAI 组,本研究认为落地瞬间增加踝关节跖屈角度将提升踝扭伤风险,因为落地过程中足部需承受较大旋转力量,会导致踝关节呈现较多跖屈动作而使足部产生位置松弛与惯性力矩作用[3],进而造成踝关节扭伤概率增加。同时,本研究也发现LAT 与CON 组为减少不稳定影响,在下蹲最低点以较多踝关节背屈动作来因应落地,此现象之前便有学者提出佐证观点[26],认为较少踝关节跖屈动作可视为自我防卫机制,因为减少踝关节跖屈角度虽能降低足部结构所产生的不稳定影响,但相对会降低足部机械缓冲能力[27],如跖屈至背屈转换过程具有吸收落地冲击力量的作用。证实CAI组除了依靠肌肉支持外,更需骨骼、韧带与结缔组织来吸收落地冲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减少跖屈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增加胫骨关节表面应力。有研究指出[28],踝关节背屈活动受限已被确定为预测踝关节扭伤的有力因子,更有学者[29]认为踝关节背屈活动范围受限,其扭伤风险将大幅增加5 倍。由于踝关节扭伤主要来自距骨前移、内旋、上移的增加,此现象将导致胫骨关节执行背屈动作时受到限制。综合上述,本研究CAI 运动员在落地动作中,踝关节背屈活动受限可能会提升扭伤风险,就临床角度而言,建议着重于物理治疗手法来增加踝关节背屈活动范围。CAI 扭伤常归因于过大的落地力量[30],因为踝关节不仅是落地的第一关节部位,亦是落地能量吸收的主要关节,当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较小时可能会导致较大落地力量,并无形中提升踝关节扭伤风险,而CAI 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较小的原因恰恰来自于踝关节背屈动作受限。本研究结果也显示,CON 与LAT 组的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显著高于CAI 组,而踝关节内外翻活动范围则是CAI 组显著高于CON 与LAT 组,证实落地阶段出现较大的额状面运动,其扭伤风险大幅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CAI 组在落地瞬间的踝关节外翻角度显著高于CON 组,说明CAI 运动员在落地阶段使用较多踝关节外翻作为预防内翻扭伤的策略。在Son[23]研究中,CAI 组在落地瞬间至落地中期呈现较多踝关节外翻,且CAI 组的踝关节内翻角度比CON 组显著低2.8°。进一步比较Kipp[16]探讨的CAI 执行前跳切入动作的踝关节运动特征,该研究显示落地瞬间的CAI 组以接近外翻动作落地,其内翻角度峰值也低于CON 组,该动作模式与本研究类似。就本实验结果而言,落地阶段CAI 组的踝关节内翻角速度峰值显著高于CON 组,辅以肌肉激活观点进一步观察抑制踝关节内翻肌群,发现CAI组的PL 激活显著低于CON 组,推论落地阶段的PL激活不足可能造成抑制踝关节内翻的能力低落,导致较快内翻角速度的产生而增加踝关节扭伤概率,此特征可视为CAI 反复扭伤的关键因素之一。

3.3 神经肌肉激活特征

既有研究证实踝扭伤后,髋关节与踝关节的神经肌肉模式将同时受到改变。本研究结果显示,CON 组的PL 激活在落地前、落地瞬间与下蹲期均显著高于CAI 与LAT 组。由于落地过程的PL 具有抵抗足部或踝关节复合体的内翻力矩[7],属防卫踝关节扭伤的重要肌群,因此,在单足落地前期的PL高度激活有助于避免踝关节扭伤。而本研究CAI与LAT 组在落地过程均发现PL 激活低于CON 组,就动作控制而言,PL 激活不足主要影响踝关节内翻角速度的控制能力,本研究结果也显示CAI 组的踝关节内翻角速度显著高于CON 组,证实PL 的神经肌肉激活能力在扭伤后确实大幅干扰原有动作控制,且会导致二次伤害风险增加,而LAT 组在初次扭伤后的关节控制机制也受到类似影响。

PL 激活不足似乎是CAI 在神经肌肉控制上的缺陷,不过,由于下肢肌肉骨骼系统存在着不同的协调与控制机制[16],尽管反复扭伤是CAI 共性问题,但肌肉间协调机制依旧存在。本研究结果显示,CAI 组在落地前的TA 与MG 激活显著高于CON 与LAT 组,以及落地瞬间与下蹲期的MG 激活显著高于CON 组。由于TA 是踝关节执行背屈的主要肌群,有助于增加背屈角度,因此,CAI 组在落地前期以TA 高度激活来因应落地瞬间的影响。不过,CAI 组落地后的TA 并没有持续高度激活,导致下蹲期无法执行较多踝关节背屈动作。Rosen[18]探讨CAI 高台落地稳定性的研究发现PL 与TA 激活显著低于健康人,认为PL 与TA 扮演着踝关节因应突如其来外部负荷的防卫角色。也有研究进一步指出,TA 的肌力下降会造成距舟关节不稳定,促使踝关节出现足部旋前动作,而足部内旋动作将增加踝外侧关节表面的压迫,此状况是CAI 踝关节外侧疼痛原因。证实,CAI 运动员在落地前期的TA 高度激活,若无法充分发挥至落地后,踝关节则无法获得更佳稳定性。

MG 作为下肢落地阶段的重要肌群主要负责踝关节跖屈动作,同时MG 属于双关节作用肌,通过肌肉动力链可具有由远端关节至近端关节的作用效果,所以,当MG 高度激活以提供踝关节稳定作用时能将此效益延伸至膝关节。本研究结果亦显示CAI组在落地前、落地瞬间至下蹲期的MG 激活高于CON 组,因为MG 激活有助于提供踝关节进行跖屈动作。就踝扭伤机制而言,落地阶段过度的跖屈、内翻合并内旋动作可能会导致扭伤,显然,当MG 活动较多时可能诱发较多的踝关节跖屈动作,并呈现扭伤概率增加的特征。但换角度来看,MG 在落地时高度激活可以协助踝关节矢状面抵抗GRF 的影响,并将肌肉激活效果传递至膝关节以提供其获得一个稳定推蹬向上的工作效益,最终达至减少膝关节前十字韧带伤害风险的目的。此前研究观点认为[6],落地过程的踝关节负责吸收37%~50%落地力量,若踝关节背屈角度受限,则吸收GRF 的能力就会降低,并造成膝关节被动吸收更多冲击力量。而本研究也发现,CAI 组因踝关节背屈活动受限而无法有效吸收落地瞬间的外力冲击,促使矢状面的MG 高度激活作为代偿策略,除能有效因应落地冲击影响,更可将肌肉激活效果传递至膝关节以提供其更有效的缓冲能力。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踝关节肌肉共同收缩,结果显示CAI 与LAT 组在下蹲期的踝关节肌肉共同收缩率显著高于CON 组,从肌肉功能特性可知,TA 与MG 互为踝关节部位的拮抗肌,当落地阶段MG 产生较多激活,其肌肉的拮抗特性将形成共同收缩作用,以提供踝关节较佳的稳定机制。

4 结论

踝关节背屈动作受限、较早且快速的内翻角速度、内外翻活动范围过大,是CAI 运动员反复扭伤的关键致因。为降低踝关节扭伤风险,CAI 与LAT者应以踝关节外翻作为主要落地策略,并以髋关节屈曲与外展动作提供姿势稳定支持。此外,因腓骨长肌激活能力受限,CAI 者应以比目鱼肌/胫骨前肌、内侧腓肠肌/胫骨前肌的共同收缩来提升关节动态稳定控制。

猜你喜欢

踝关节髋关节落地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崴脚可不是小事
房地产税:靴子何时落地?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