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影片《岁月神偷》中看后殖民主义下的中西方文化交流

2020-04-09赵梓彤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赵梓彤

摘  要: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理论,主要针对殖民地在殖民期过后与宗主国间的各类关系进行探究的理论。本文研究对象为罗启锐导演的《岁月神偷》这部电影,深入研究了蕴含在电影中处在“九七年代”的香港人对英国殖民者与大陆的不同态度,批判这种盲目崇尚西方文化,贬低本国文化的错误思想,旨在帮助中国更好的处理在全球化时代中遇到的文化冗杂现象。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岁月神偷》;中西方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2

一、引言

《岁月神偷》以一个年仅8岁的小孩子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家住香港永利街一家四口的家庭遭遇与奋斗历程[1]。影片中透漏出一股浓浓的后殖民主义思想与高人一等的精英意识。鲁迅先生曾说过,近代的中国社會主要可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以及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香港正处在“九七时代”浪潮中,英国殖民者的撤离与回归中国怀抱这两个重要抉择让接受英式教育的当代人民措手不及[2]。因为英国殖民的存在导致整个香港跃居国际都市行列,糜烂而又自认为高雅的物质生活让他们忘记了当年受尽压迫奋起反抗的祖辈,逐渐萌生出西方思想高于东方思想这种错误的后资本主义理念。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歌颂草根社会为生活可歌可泣的篇章,但也掩盖不了当时香港中一帮“坐稳了被殖民者”的人在即将失去利益与权力时,痛斥“想要被殖民而不得”时代来临的丑恶嘴脸。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多元化文化理论,主要针对殖民地在殖民期过后与宗主国间的各类关系进行探究的理论,这些关系不仅包括文化话语权关系,还包括种族主义、国家民族文化以及文化权利身份等关系[3]。国内外学者对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后”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时间角度,指二战结束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全球兴起了国家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导致了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至此新兴而独立民族国家与西方国家进入后殖民时期;另一种是理论角度,是批判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这些批判理论一直伴随着殖民时代的兴起与落幕[4]。本次研究主要是从时间角度解读后殖民主义思想,与殖民主义不同,它主要从文化、意识、精神与知识层面对落后国家和民族进行侵略[5]。丛郁学者在研究两种殖民主义后指出,如果将早期的殖民主义比作武力征服的话,那么后殖民主义则可看成一股温文尔雅的“绅士风范”,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结束后通过文化侵略的方式入侵落后的国家与民族。在后殖民主义领域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名为“东方主义”的思想,这里的“东方”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方社会,而是由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学者对东方社会的臆想与推测,这就使得“东方”充满了异国情调与神秘色彩,更重要的是在西方社会眼中,整个东方都充斥着贫穷、混乱,其社会地位也远不如西方诸国[6]。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华·赛义德在研究东方主义思想时认为,整个东方主义都是以西方文化与背景为标准,以西方思维方式为蓝图,刻意捏造和臆想出的一套理论,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向全世界推广自己的经济、文化与政治思维,最终形成西方社会凌驾于东方社会的扭曲局面。这种以西方思维研究东方文化的方式实质上具有种族歧视、精神垄断以及文化霸权的意味在内[7]。

三、《岁月神偷》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

(一)历史背景

影片意在还原真实的60年代香港生活,从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被当时的满清政府割让给西方列强,到1941年日本逼迫港英政府投降,再到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洗礼与1967年的“五月风暴”,香港在这期间经受了一次次的屈辱与反抗,成为了香港近代历史上永远的痛。朱立元学者曾说过,一个民族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的“根”被称为“历史记忆”,它是时代变迁后所保留的“前理解”,也是社会发展的反思起点[8]。

(二)故事情节

陈志华学者在评价《岁月神偷》时,将大哥罗进一与小弟罗进二分别比作“前九七”时代与“后九七”时代。前者是为了摆脱草根命运,不断努力学习与拼搏,通过学习殖民地教育,赢得上层社会注意,完成阶级转变。但是上层资产阶级与低层草根阶级的鸿沟过大,导致大哥与富家女之间的爱情有始无终,大哥郁郁寡欢的同时患上了绝症。此时即使家庭崇尚西方社会贬低东方社会,但最后还是选择进京就医;而后者罗进二之所以被称为“后九七”时代,主要是因为他被逼着丢掉迎国国旗等象征前宗主国物品 [9]。

影片中主角所在家庭乃至整个社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大哥罗进一身上,因为大哥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运动和为人处世都远远高于罗进二,这暗示了香港人民对英国这一宗主国的盲目崇拜。而大哥因病去世也像是在怀念英国对港统治时期,整个葬礼中西式的风格,出席葬礼的人群也分为了两个派别,一个是象征草根社会的夫妻俩与街坊邻居,另一个是象征着上流社会受过传统英式教育的同学们,两者共同为罗进一道别,正如对一个殖民时代的怀念与哭诉。而反观小儿子罗进二,天性顽劣,街区出了名的顽皮捣蛋,这和大哥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表达了一部分香港人民对大陆的不满与鄙夷,罗氏夫妇不得已将希望寄托在小儿子身上,他们的担忧与大部分香港人一样,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而害怕大陆对香港造成二次伤害,而最后葬礼结束后,罗父紧紧握住小弟的手表达了普通家庭对社会和时代变迁深深的无奈感,也预示着新时代的开始[10]。

四、后殖民主义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随着信息化时代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东西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愈来愈频繁[11]。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联系并建交,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发展方法,但是这种肆意传播也成为了一部分“右派”鼓吹西方优于东方的错误言论,他们完全照搬后殖民主义思想,认为西方的科技、管理方法、政治、军事、教育、医疗等一切方面都是世界顶级水平,认为东方就是落后而又不思进取的流浪汉形象。为了防止我国人民受到蛊惑,应当采取正确的态度看待后殖民主义下的中西方文化交流。

(1)取其精华,结合实际。不管是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亦或是西方的理论文化中都有很多理论和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譬如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对浑然天成自然美的崇尚,和对矫揉造作物质美的摒弃,这种自然而又舒适的追求与思想正是当下忙碌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所缺失的。现如今工作压力大,人们应当将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作为减轻精神压力,追求优质生活的新方式。再有就是中国古代所提的阴阳互化思想,强调事物之间应为同一与差异的协调,这种协调并不是静止的,而是遵从有无相生的思想在运动,这在马克思主义中被称之为同化与异化的辩证过程。在审视西方文化时,因为其文化开放程度较深,多种理论杂糅且复杂,在研究和学习时应当把握其整体,从多个角度探究西方文化中的思想与论述方法。对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理解时更应该坚持反对“西方中心主义”思想,防止出现盲目跟随西方发展节奏,一味鼓吹西方文化的情况,应当以中国本身实际情况出发,明确自身需求,有目的有思想的学习和吸纳西方优秀文化,推动国家发展与进步。

(2)平等对话,互通有无。在部分地域、文化、民族的条件下,以平等为基础的对话方式,互相沟通与了解,是推动我国全面进步与稳定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应当平等接受双方在文化上的差异,从现实出发,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平等交流。具体可以表现在双方国家的学者互相交流,开设座谈会或者学术研讨会。这种跨越国家、民族乃至文化的交流,更好的拉近了国與国之前的距离,有利于文化的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学者们思想的碰撞与理论的结合,快速找出自身理论或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学习他国文化来弥补不足,提升理论或技术的完整性与水平,最终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五、结语

《岁月神偷》这部影片所体现的是后殖民主义思想以及西方中心论会严重影响国家发展与进步,对于中国而言,西方在近百年发展中的强大与其优秀文化息息相关,中国应当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发展与社会管理模式,要做到将西方文化中国化,合理地将西方文化运用在中国文化框架中,使其迸发出更能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能力。在研究后殖民主义思想时,不能只考虑宗主国给殖民地带来的发展与进步,还应当结合历史强调殖民统治下的压迫与不平等,以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发展历程为基础,打破西方国家所认定的“西方中心论”以及西方国家眼中错误的东方形象,从而丰富后殖民主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晓宇. 电影《岁月神偷》:集体怀旧背后的老香港精神诉求[J]. 电影评介, 2015(5):26-28.

[2]齐虎. 电影《岁月神偷》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 电影评介, 2013(16):42-44.

[3]万雪飞. 后殖民主义:历史与理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43(1):69-76.

[4]Woon C Y. Postcolonialism[M]. The Wiley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Geography. 2015.

[5]Goh D P S. Between History and Heritage: Post-Colonialism, Globalis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Malacca, Penang, and Singapore[J]. TRaNS: Trans -Regional and -National Studies of Southeast Asia, 2014, 2(1):79-101.

[6]丛郁. 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文学批评——关于若干后殖民批评语汇的思考[J]. 当代外国文学, 1995(1):147-151.

[7]刘维. 爱德华·赛义德后殖民主义哲学核心术语研究[D].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7.

[8]沈庆利. 香港历史变迁与身份认同建构[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4):28-35.

[9]陈志华. 《岁月神偷》到底偷走了什么?[J]. 电影世界, 2010(5):144-144.

[10]周禄涛, 吴萍. 基于文化认同的两岸青年交流路径研究[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9(2).

[11]张伟. 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考验与理路[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8(5).

猜你喜欢

后殖民主义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寻根与扎根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智取威虎山》: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融合中的隐忧
心是从来不会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