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病到底从哪儿来

2020-04-09李珍玉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遗传因素

李珍玉

疾病到底从哪儿来?遗传(内因)和环境(外因)哪个才是主因?《自然遗传学》杂志最新刊登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首次分析了560种疾病的致病主因。

环境比过去认为的更致病

研究人员从4500万美国人的保险数据中,选取了5.6万对双胞胎和72.5万对兄弟姐妹进行追踪研究,从遗传和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空气污染水平、温度变化等)两大方面分析它们对疾病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60种疾病中,58%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其中40%受影响较为显著,涉及225种疾病。尤其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等认知相关疾病与遗传最密切,此外还有生殖、代谢等方面的疾病。32%的疾病受环境因素影响,其中25%受影响显著,涉及138种疾病。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疾病,48种呼吸系统疾病里有34种与此高度相关,此外还有结缔组织病(如关节炎)、感染等方面的疾病。环境因素中,社会经济地位与145种疾病有关,对肥胖症的影响最大;温度变化影响117种疾病;空气质量与36种疾病相关。

北京大學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系副主任黄昱博士表示,此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遗传的影响力比过去研究的结果低,环境的则更高了。

遗传病要从小发现苗头

临床上,与遗传因素相关度高的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寻找“病源”。然而,即便知道是哪个基因出了问题,目前治疗手段也很有限,只能解决5%~10%。因此,早诊早治显得尤为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遗传病的认识不足,尤其是生命早期的一些异常表现。比如,很多儿童发育早期出现的智力落后会被误诊为脑瘫,实际上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儿童认知障碍发现及干预得越早,效果越好,特别是在一两岁前儿童发育的早期,四五岁后干预难度变大,效果也会受影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康复科主任、研究员刘松怀指出,家长要特别重视婴幼儿的早期筛查。

多在外因上下功夫

相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更易控制,只要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疾病。针对两类环境因素较突出的疾病,专家给出了具体防治建议。

呼吸系统疾病。我们能做的改变里,环境治理是第一位。建议空气污染严重时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户外运动,外出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等裸露在外的皮肤,使用空气净化器等。生物燃料烟雾是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致病因素,特别是烹饪油烟、烧柴煤火的烟尘。建议改变使用煤火的传统习惯,低温烹饪减少油烟,做饭时注意加强通风。此外,吸烟也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一大环境因素。

肥胖症。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做出改变:① 管理饮食。可以使用小餐盘,控制食物总量。其中一半是各种蔬菜水果,尽量多吃新鲜的;1/4是优质蛋白质,但要少吃红肉;剩下1/4则是谷物等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同时,还要注意少油少糖,控制脂肪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② 坚持锻炼。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有氧运动要达到中等强度,持续20分钟,以身体发汗、心率达到100次/分钟为宜。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遗传因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为什么他们这么会唱?别闹!音乐细胞需要遗传的!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环境因素影响评估
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浅谈会计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