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及对策

2020-04-08董培林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4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建设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

董培林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优化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提高单位管理水平,避免财产损失。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特征,部分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不健全、预算管理不规范等,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影响了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文章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概述,之后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难点,最后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对策,以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财务会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4.003

[中图分类号]F8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4-000-02

0     引 言

根据相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明确措施实施程序,从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同时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并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控。同时,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與范围更广,财务体系更加复杂。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能够确保单位管理和服务活动更加规范,并保证单位资产以及经济活动更加安全,提高单位服务质量,确保单位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

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内部控制的完善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能。内部控制指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行为合法合规,提高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实现预期目标,对于可能出现的管理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并由单位全体职工共同参与,明确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监管力度不足,内部控制制度出现滞后的现象,其内部控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无法发挥其职能。

2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其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通过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严格的审批流程,行政事业单位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控,从而约束行政事业单位的权力,避免发生风险。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可以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可以有效节约管理成本,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并加大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从而实现单位控制目标。

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难点

3.1   内部控制不完善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采取监督措施,对在执行内控制度过程中存在的偏差积极进行改进。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目的之一便是控制风险,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意识较弱,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同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构建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以及预警体系,从而导致单位无法形成有效的风险事前和事中防控,容易发生经济损失。另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督评价机制,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无法发挥其评估监督作用。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部门主要负责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而不参与内控建设,从而导致单位资金管理效果不佳。

3.2   预算控制缺乏约束力

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业务之一便是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单位各项经济活动高效进行。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约束力较弱,预算编制未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单位之前的预算支出没有进行合理性分析,不但降低了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弱化了单位预算执行的约束力。此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调整预算时没有制定严格的审核流程,调整较为频繁,从而弱化了单位预算的约束力。

3.3   资产管理方面不够精细

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缺乏规范性,也不够完善,制定的内控制度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不强,即使制定了内控制度,执行力也较低。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职责不清。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对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对单位资产进行定期盘点,无法实现对单位资产进行动态化管理,甚至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从而造成单位资产管理存在风险。

3.4   内控制度缺乏系统性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控体系,但都是针对不同部门设置的,多数情况下都是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自我管理,没有形成完善的内控体系,也无法对单位进行统筹管理,这样也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无法形成有效沟通。例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制定年度预算后,单位管理部门虽然对预算管理提出了要求,但未对单位各基层业务部门提出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其他各职能部门在制定预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出现预算工作与实际不相符进而浪费单位资源。

3.5   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时人员各司其职,从而保证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很多方面。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各监督部门都有内部控制的义务和责任。但由于内控工作涉及范围较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其不愿承担内控工作责任,最终还由财务部门负责掌控。但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由于本职工作比较繁忙,没有多余的精力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无法真正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4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4.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单位经营管理中的价值,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单位执行内部控制的约束力。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制定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对单位不相容的岗位职务制定分离制度。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提升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制定风险问责机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合理使用资金,避免发生资金风险。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完善岗位责任制,管控单位的关键岗位权限。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构建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的归口管理,确保相关管理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单位资产可以得到妥善保管,账实相符。

4.2   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从而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预算约束。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对预算编制机制进行调整优化,结合单位资金实际需求,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单位资金支出进行科学测算。其次,对单位预算编制进行事前评审论证,对预算调整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出现随意调整预算的现象,从而提高单位预算执行约束力。再次,行政事业单位还应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过程,细化单位预算管理目标,明确单位各部门责任,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奖惩。

4.3   加强内控建设监督

监督机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内部监督还包括外部监督。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审计,确保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并对单位内部监督评价机制进行强化。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细化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体层级,并直接对单位管理者负责,充分发挥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机制作用。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加大监督力度,尤其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内控自我评价,及时改进单位内控管理的不足,并完善内控报告制度,定期对外公开内控信息,充分发挥内控监督作用。其中,单位财政部门还应与其他部门进行及时联系,确保单位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4.4   构建完善的风评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构建风控评价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单位可能出现的风险,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定期评估风险制度。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营情况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行政单位应及时评估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正单位相关制度。同时,行政单位在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改进制度与单位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内容,确保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长效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加强财务分析工作,及时解决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具有财产安全管理意识,定期清理单位财产,确保单位账实相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5    结 语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时还存在内部控制不完善、预算控制缺乏约束力、资产管理方面不够精细等难点。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针对目前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加強内控建设监督,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水平和效果,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晓婧.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以N单位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9.

[2]胡建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2020(1):236,238.

[3]齐观彬.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综述与展望[J].枣庄学院学报,2015(6):121-124.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建设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科技社团服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分析
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如何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实施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思考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