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动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0-04-08赵旭婷李艳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动画应用型课程体系

赵旭婷 李艳霞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 济南250200)

新媒体时代下,大量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相关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在传统媒体备受限制的动画行业也依托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走向了蓬勃发展的道路,给动画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动画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节、日常教学各环节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有必要加快动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目标定位不当

对我国大多数院校动画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不难发现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便是使学生掌握动画制作的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综合审美能力。由此可见,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是以系统化的知识学习、理论性教学作为重点,虽然一直也在强调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目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动画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高学历的动画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且多是直接从学生到讲台,并未参与到完整的商业动画制作流程中去,缺乏实践经验,只是重复上一代教师的理论体系教学,使实践教育变成了“纸上谈兵”。这样的情况下,动画专业毕业生的动画制作技能无法符合市场实际需求,人才培养效果不佳。

(二)课程设置不当

动画专业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动画专业还处于摸索前行的阶段。大多数院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借鉴国外高等院校或北京电影学院等院校,未根据自身实际、学生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缺乏针对性、缺乏特色。资深动画导演、教授冯毓嵩先生提出,动漫专业课程应包括影视理论、动画技巧、美术基础、相关软件操作四个方面。但对我国诸多院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的院校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仅开设了理论基础课;有的院校将动画专业定位为是否开设二维软件、三维软件,将概念广泛的动画专业简单地等同于二维、三维画,只能培养技术工人,无法培养应用型动画专业人才。

(三)教学方法不当

实用性较强是动画专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关键在于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一些院校出于管理、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很少为教师、学生提供实践考察、外出交流的机会,这就使得教学局限在课堂上,无法实现与行业、与市场的接轨,影响着动画专业的教育水平、人才培养质量。

二、动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新媒体时代下,国家越来越注重“软实力”的提升与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动画产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动画行业的发展,其对优秀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提升。相关调查统计指出,2012 年动画行业人才缺口为15 万人,至2017 年行业人才缺口上升至25 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诸多高校前后开设了动画专业,并针对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主要教育目标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方面是加大了实践课程的课时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将教学重点转移到了三维方向。但是,这种小范围的改革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见效缓慢,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学生的能力提升,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动画行业不断提升的用人需求。面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准确定位市场需求,对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综合系统、全方位的改革,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体系、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改革有效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善的、健康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只有这样深度彻底的改革,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实现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动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思路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新媒体时代下,动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应充分考虑本校情况、学生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动画行业的发展情况、市场用人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强调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使专业建设对接市场需求,缓解毕业生就业、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设置教学方案的时候,适当增加实践课的课时量,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实际课题,实现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培养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

此外,也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个人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研修课程。

(二)课程体系改革

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理论课、实践课。通过合理设计理论课、实践课,使两者一脉相承,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作理论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将培养实践能力当作实践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开展二维、三维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设计,加强课程间的关联,使学生在一个具有加强逻辑性、延续性的课程体系中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在教学中有机融入企业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使学生在参与企业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形成创新思维。

(三)教师体系改革

教师体系改革中,可以对8 位专任教师进行科学分组,使每一位教师均能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研究专长,促进动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将教师分为二维方向教师、三维方向教师,深入分析、明确教师研究专长,并以此为主要根据,指派课程负责人,在负责教学统一管理的同时,负责开展课程改革研究。

(四)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中,应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当作主要方向,对课堂调配方式、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改变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动脑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建立灌输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改革中,应根据课程属性,开展考核方式分类改革,将考试、展览、答辩等考核方式结合起来,更加全面、系统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增加平时作业成绩。只交一份期末作业便完成评价的课程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测,存在诸多弊端。考核方式改革中,可以在保留这一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平时作业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进行考核,不仅使考核更加全面,也能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复习,提高知识掌握效果。

二是增加期末考试成绩。一些软件课程,应将期末考试环节增加到课程考核中去,准确考查学生的操作速度、软件掌握能力,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与动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

三是增加答辩环节。对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结果进行多元化、综合的考核,采取多名教师打分的模式,使考核更加公正、公平。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对作品设计制作的调研能力、过程中的思考能力与应变表达能力,使得考核更加综合、全面。

四是增加企业导师打分环节。主要是将企业导师打分环节增加到一些校企合作课程的考核中去,有利于增强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建立学生、企业行业专家与专业技术人才、本校与外校同行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机制。使企业行业专家与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到考核中来,有利于掌握人才培养规格是否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动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

为保障动画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有效开展、落到实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实现师资队伍力量的增强。“走出去”指的是鼓励教师走进行业一线、走进实践项目,通过访问学者、项目实操、培训等,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引进来”指的是院校应积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走进课堂,将前沿理念、技术与行业现状带到学生面前,开拓学生的眼界。通过将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动画专业师资结构的完善、师资队伍综合实力的提升,从而可以为推动改革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

其次,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共赢。与大型动画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将学生培训、实习逐步转移到企业中,不仅可以为学校节约培训基地建设的资金、弥补学校的设备短板,也为企业提供了新鲜血液,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

五、结语

综上,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目标定位不当、课程设置不当、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其人才培养的效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新媒体时代下,加快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可以将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体系、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动画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动画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我的动画梦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