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多维塑造

2020-04-08孙晓玲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扁担表演者人物形象

孙晓玲

(休宁县图书馆,安徽 黄山245400)

在舞蹈表演中,表演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严格的要求。一个优秀的表演者,既要掌握专业的舞台表演技巧,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人物形象塑造能力。表演者要有对角色的充分认识和把握,用心用情去感受人物及生活中一些强烈的刺激,并把这种刺激转化成强烈的、典型的肢体动作。

这样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训练,能更好地增强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能力,从而保障舞蹈作品的塑造和情感表达直击观众心灵。

一、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与创作的意义

作为舞台表演者和呈现者,通过人物形象塑造,展现整个故事情节发展。在此过程中,表演者需要精准地掌握时间发展及人物心理活动状态,充分展现人物精神面貌,让舞蹈表演准确地服务于舞蹈作品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人物作为舞蹈表演中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合理塑造出人物形象,才能更好地展现出舞蹈表演的精髓。在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往往和表演者的综合素养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必须做好每一个细节的把控,表演者需要对舞蹈题材及人物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每一个眼神与情绪的传达都要准确无误,从而确保作品精准表达和完美呈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少数民族舞蹈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笔者认为一位优秀的舞蹈表演者需要了解和掌握不同数民族舞蹈, 熟知每一个民族舞蹈的特征特点, 夯实自身的专业素养;可通过观摩学习舞蹈名家表演视频,借鉴并吸收舞蹈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结合对舞蹈、音乐及文化背景的理解、认识,从而提升自身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使之在舞蹈表演时能更加投入和准确;开展多元化舞蹈学习,不仅能提升表演者舞台表现能力,进而从动作、面部表情、节奏把控上对人物多方位塑造,对进一步提升表演者综合舞蹈表现能力助力。

二、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多维呈现

(一)情感的蕴育与梳理

情感是一切艺术的源泉,人如果没有“情”,在舞台上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对于每一个作品中的人物我们需要认识、体验、蕴育情感并理性地梳理情感变化,将自我认知情感和角色情感互相转化、相互融合。通过每一次的情感练习、碰撞,力争达到从“自我”走向“他我”,把我与扮演角色的情感合二为一,让情感表演走向最高境界。

笔者以所跳得双人舞《挑山》为例,编导通过实地采风并与作品女主角原型——齐云山唯一挑山女人汪美红近距离接触,真实地了解其生活情况及面对挫折、困难时心里所思所想。所以,编导为双人舞设计的每一个动作、技巧及表达都是有支撑和依据的。当我穿上小碎花衣衫、拿起扁担时,这些具有人物特征的服装、道具都能更好地有助于我准确找到人物。在舞蹈开始的时候,舞台中心只有一束定点光,女主人公把右腿跨在男舞伴的左肩,双脚勾脚紧扣,双手从左侧抱住舞伴的腰,没有重心的支撑,自己好似一个包袱紧紧地扣在男舞的胸前,当第一声音乐——咚!咚!咚!女主人公松开抱住男舞腰间的双手,向着舞台的右前方伸展并无声呐喊,丈夫离开的消息无疑像晴天霹雳一样刺痛她的心……编导巧妙地利用开场第一个造型动作和一束光把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及情绪都交待清楚。第一个造型动作不仅具有独特性,它更是充满了情感特征及人物特质,让充满悲情色彩的人物立刻鲜活、明亮起来

对于舞蹈而言, 舞蹈动作主要分为两类, 一种是情绪性动作,另一种叙述性动作,这两类舞蹈动作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舞蹈作品中,合理的运用舞蹈动作,可以让人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而且舞蹈动作还可以展现出主人翁的生死、爱恨以及苦乐等生活经历以及情感经历,这样就使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饱满。表演者无需将全部关注点只放在如何取悦观众身上, 如果表演者完全投入到角色情感和舞蹈表达之中,真实准确的情感表达自然会与观众产生共鸣,观赏者也会被真挚情感所吸引和打动。

(二)挖掘舞蹈表演的艺术价值

舞蹈表演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 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当下很多舞蹈创作者为了迎合市场、追求利益,以吸引眼球、博取关注为目的,借助一些娱乐化或追逐潮流的形式进行舞蹈表演,甚至涉及一些媚俗的内容,这些舞蹈作品缺乏文化性与艺术性,在编排设计上千篇一律、缺乏内涵,导致舞蹈表演失去了本真和灵魂。

在这种情况下, 舞蹈的创作者与表演者应当始终秉持着不忘初心、返璞归真的态度,本着尊重艺术、尊重作品之心,把持舞蹈创作和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坚持文化内涵与情感内涵,坚守对舞蹈表演的敬畏之心,以专业态度和工匠精神,始终保持对舞蹈表演的高要求, 从而充分挖掘舞蹈表演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内涵,为观赏者带来更多富有内容与情感的优秀舞蹈作品[2]。

在双人舞《挑山》作品后半段,笔者与男舞伴两人各挑着扁担的一端,俩人在失重的情况下,依靠着彼此的支撑和力量艰难前行。此时舞蹈已经到情绪和动作的高潮,笔者会在那个体力不支的瞬间忽然有种神奇的力量,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仿佛看到大姐一次次挑山过程中的不易与艰辛,看到她瘦弱的肩膀与沉甸甸货物的对抗,看到她伟大母爱与世事难料苦难的较量,感受着大姐坚韧的母爱和无限地坚强,莫大的力量促使一种声音在耳边回响,“我可以”!“我能行”!“万千苦难都没啥”!那一刻,我是我,我更是汪美红,我看到了希望,更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这束灯光在舞台的上场门慢慢地亮起,点点光亮伴着最强烈炽热的情感,打出了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这条路虽不阔广,但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虽然每一步都万分艰辛,但两人却是脚步铿锵。编导把一根竹竿艺术化为挑山女工的扁担,这根扁担既挑起了全家希望,又是她与已故爱人的另一种对话,扁担压在肩上时,那是一个女人不能承受的重量和苦痛。放下扁担时,她用自己的汗水和坚强向爱人诉说着浓浓的情话。

(三)多维度展现人物形象

舞蹈作品所要展现的内容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组成的,而舞蹈作品本身没有有声语言,只能通过舞者的舞姿、表演及技术技巧和音乐来展现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完美刻画并塑造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其实可以说是舞蹈表演的最高境界,通过舞蹈表演者的表演,运用一定的技术技巧,展现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变化, 不仅要依靠形体上的每一个动作, 更多的是在表演过程中, 充分感悟作品所要展现的内容, 以此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有利于注入真情实感去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

“此时无声胜有声。”《挑山》这个舞蹈作品在无声言说的情感中流露真情,编导巧妙地运用了无形与有形的手法,当舞台面光暗去,背景的点点星光,把舞台瞬间变为浓浓的爱意空间和温馨画面。把安徽花鼓灯“小花场”的表演形式在此时呈现,运用二维空间手法把挑山女人与爱人浓情蜜意完整表达,让花鼓灯的舞蹈语汇和人物的情感交织碰撞,构成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脉络,同时也提升了作品意境的张力。舞蹈的最后,编导用了一个肩上侧面360 度旋转接胸前180 度转身后双脚站在男舞伴的腿上,两个技巧中那根挑起全家希望的扁担却一直紧紧握在手中,这两个技巧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演员高度集中精力,以最饱满的状态调动全身的力量全力配合。此刻,也会深深感受到编导的用心良苦,这两个动作既是技术技巧的展示,更是艺术及情感的升华,它是大姐多年来一个人面对所有困苦的缩影,过程虽然艰难曲折,但她还是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慢慢的、稳稳地站了起来,男舞大马步稳健有力,双手扶着她的腰间,俩人的重心一左一右,但却完美地平衡着这世间的艰难、困苦与磨难,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是在爱人身后默默的搀扶着、支撑着,此刻肩上的扁担她依然双手紧握,此时她的眼神坚定有力,回想过往,通往齐云山的九里盘山道近7 公里,有八成是陡坡,4000 多个台阶。第一担沙石挑了50 公斤,这个重量对于一个身单力薄的女人来说谈何容易,但不向命运低头的她花了整整七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有人说,她有力气,但更多的人说她是为母则刚的勇气,孩子的读书和家人的生活,都是靠她的双肩换来的。母亲的力气是微弱的,但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18 年来,汪美红爬了20 多万公里陡峭山路,用坏了十几根扁担,穿烂了120 双解放鞋,一串串不可思议的数字背后却是她生命谱写了一曲最温暖动人的滔滔母爱。

任何一个舞蹈作品在创编的过程中, 都会融入多种情感,无论是独舞、双人舞、群舞都需要由一个个鲜明的主题和人物之间的情感组合而成。那么, 表演者正是通过自身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所掌握的技术技巧来刻画、深化、展现。正是因为能够掌握这种情感, 舞蹈表演者才可以自如地运用肢体语言转化其技术技巧, 将舞蹈中的技术性动作转化为对人物性格及形象的塑造, 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精彩的舞蹈技术, 更是舞蹈中人物形象、精神、性格的完美刻画。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一切艺术的表达来源于生活体验后的高度凝练,艺术的表达如果缺少生活的真情实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在任何时代背景下,作品要通过多维场景的人物形象真实反映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还需要做到个人思想与故事情节的协调,以不断提高舞蹈人物塑造的能力。

猜你喜欢

扁担表演者人物形象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金扁担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熊爸爸的扁担
挑扁担
妙猜两数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