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蓝莓栽培的气象条件探究

2020-04-07单振宇戴钰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长特性气象条件蓝莓

单振宇 戴钰

摘 要 在蓝莓栽培的气象条件研究中,要重视结合具体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提高蓝莓生产效益。基于此,以蓝莓生长的最佳气象条件为研究内容,通过对蓝莓的生长特性以及优质高产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宽甸县种植蓝莓的气候优势,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蓝莓;气象条件;生长特性

中图分类号:S66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1.079

为了促进蓝莓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提高对蓝莓生长的最佳气象条件的分析能力,这样不仅利于提高蓝莓产量,也利于全面保证蓝莓产业的经济效益。

1 蓝莓的生长特性分析

蓝莓在生长过程中倾向于较大的光照强度和湿度条件,且对低温的承受能力较强,因此可为其选择相对凉爽的种植环境。冬季萌芽阶段,需对蓝莓嫩芽做好保温工作,从而确保其顺利生长。蓝莓与其他木本植物不同,根系较浅,因此对洪涝等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弱。一旦遭受灾害的侵袭,便会大幅降低产量,甚至绝产。适宜蓝莓生长的土壤环境应为弱酸性,土质相对疏松,种植人员需对光照时间、强度及降雨量、温湿度等多项指标进行科学控制,从而为蓝莓生长创造理想的环境[1]。

2 蓝莓优质高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2.1 降雨量

蓝莓的根部特征决定其无法承受过量的雨水,否则会导致其根部缺氧,遇到洪涝灾害时更会引发根部腐烂,导致植物全部死亡。反之,如果雨量不足,也会使其无法吸收到足够的水分而发生果树干枯的现象,影响果实的成熟度。蓝莓在萌芽期和膨大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最高,春季萌芽阶段的降水量满足4 mm以上,夏季果实膨大期的降水量应高于40 mm,由此可见,蓝莓的种植时段应倾向于选择总降水天数在150~180 d且年均降水量高于1 500 mm的区域,主要在春夏两季进行种植。

2.2 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

蓝莓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充足的日照能够促进蓝莓完成光合作用,对形成花芽、提升果实的成熟度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最大限度提高产量。充分的日照还能促进蓝莓呼吸,提升植物本身的含糖量。蓝莓获得年均日照在1 700 h时,可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如果在3—5月能够保证月日照时间在240 h以上,则能够保证蓝莓获得理想的开花率及着果率,从而保证其产量达到理想水平;而6—7月的日超强度达标,则可最大限度保证果实质量达到标准要求[2]。

2.3 温度

蓝莓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强,因此其适合生长在温度偏低的地区。此外,蓝莓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需求也不同。通常每年的5月是蓝莓的萌芽期,此时植物更容易遭受冻害,最适宜蓝莓生长的温度为5 ℃左右。萌芽后15 d左右,蓝莓会进入现蕾期,该阶段应将温度控制在8~10 ℃。此后再经过15 d,蓝莓进入开花期,对温度的需求为11~13 ℃。蓝莓进入结果阶段60 d后,便可进入成熟期,此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最高,种植人员应将生长环境的温度控制在30 ℃左右,同时活动积温应在1 400~1 500 ℃。

2.4 降水pH

种植蓝莓的土壤酸碱度为4.0~5.5较为适宜,种植人员在确定蓝莓的种植区域时,应充分考虑地区土壤的酸碱度,同时控制污染量,避免酸雨等灾害对土壤质量造成影响,从而降低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2.5 霜冻与风力

初春,蓝莓处于萌芽阶段,最容易发生霜冻。如果蓝莓遭受冻害,则会严重影响其萌芽率,降低产量。对此,种植人员应采取恰当的措施降低冻害发生的可能性。在确定种植区域方面,应倾向于选择初霜期较晚或者无霜期的地区进行种植,通常保证280 d左右不受到霜冻便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种植效果。蓝莓植株高度通常为1 m左右,因此风力对蓝莓生长的影响较小,风力在6级以下均不会对蓝莓生长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3]。

3 宽甸县种植蓝莓的气候优势与生产建议

3.1 气候优势

宽甸县位于辽宁省东部,鸭绿江中下游右岸,属南温带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侯,年平均降水量1 077.8 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约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3以上,是东北地区的暴雨中心,宽甸历年平均气温7.5 ℃,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1.3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8.5 ℃(出现在1959年1月4日)。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2.6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5 ℃(出现在2000年7月5日)。年平均日照时数2 380.5 h,平均无霜期142 d。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冬有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地理坐标是40°43′N,124°47′E,平均海拔高度400 m。

在北方种植的半高丛蓝莓品种主要分布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的区域,本地区气候恰好符合种植条件。藍莓品种一旦种植,便可长期受益。但蓝莓植物的生长时间较长,1~3年都不会收获果实,第4年后才能获得更多的果量,8~9年达到鼎盛。蓝莓树种的寿命较长,在正常养护下可维持50年的生命力。蓝莓对土壤湿度的要求较高,pH值最好在4.2~5.6,土质应尽量松软肥沃,有机物含量应高于2.5%,活土层大于60 cm。在植株定植时,可将土穴规格设置为60 cm×60 cm×40 cm,40 cm为深度指标。在取出的泥土中添加腐烂的锯木屑或厩肥等,搅拌均匀后填回穴内。在北方地区种植的植物种类对无霜期和温度指标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在冬季无法满足冷温需求,则植物便无法开花,从而导致植株长势不佳,甚至会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如果超过15 d温度在35 ℃以上,则会直接阻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植物呼吸加快而耗氧严重,导致植物过早落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4]。

气候是决定蓝莓生长情况的重要因素,最为明显的影响指标为温度、日照和降水。宽甸县的年均气温在10.5 ℃左右,极少出现极端的恶劣天气。历史上出现的最高温天气为38.1 ℃,最低温为-19.6 ℃,温差较适合蓝莓生长。此外,日照年均量为2 455.3 h,无霜期高于200 d,年均降水量在578.6 mm,全年雨量充足,且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充足的日照、降水和适宜的温度为蓝莓生长提供了自然的气候条件。

3.2 生产建议

3.2.1 选择合适的蓝莓基地

蓝莓种植区域应满足土壤松软、透气性好、有机物含量高、pH值小等条件。如果种植区域选择在山地,则需倾向于选择向阳的中下位置种植,坡度应在15°以内。如果坡度过高,则需建宽度在2~3 m的梯状田。如果种植区域较为平坦,则需将地块形成畦,规则设置排水渠道,在畦上设置定植穴。如果种植区域地势较低,则受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不适宜种植蓝莓植物。蓝莓种植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且收益较晚,为了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资金浪费,需严格筛选种植区域的环境条件,保证植物的成活率。

3.2.2 定植时间要适宜

蓝莓的定植期可选在10月到次年的3月进行,通常在10—11月开展定植效果较好,其次为2—3月。10—11月气候条件更有助于蓝莓幼苗的根系生长,到次年春季营养吸收较快,在3月后可以开展幼苗的种植。种植时需经过一定的缓苗期,由于春季的气温不够稳定,因此对幼苗的生长效果会产生负面影响。

3.2.3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蓝莓生长对日照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种植时应严格控制密度,行距保持在(1.0~1.5)m×(2.0~3.0)m较为适宜。定期修剪可为蓝莓提供良好的日照条件,提高果实的生长质量。在幼树期阶段,蓝莓以营养生长为主,定植后的第一年需去除花芽,第2~3年春季剪除長势不佳的枝条。3~4年尽量扩大树冠,适当保留果实,将单株的产量控制在1 kg以内为宜。对于成龄树,则需严格控制植物的高度,最大限度改善光照条件,清除密度过大且长势不佳的枝条。对根部的处理方面,应保留长势较好的部分,其余去除。直立品种保留中等枝干,对花量较大的成年树,则需去除多余的花芽,使每个枝干保留2~3个花芽即可。

3.2.4 遮荫

蓝莓在生长阶段可耐受35~45 ℃的高温天气,但高温环境下蓝莓根系的吸水能力降低,会导致植物生长效果不佳。如果日照时间过长,枝叶也会遭到一定的热量伤害,造成干枯现象。此时植物进入果实的成熟阶段,持续高温会对果实形成一定的破坏力,如出现干焰斑及开裂等现象,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因此需科学采取必要的遮阴措施,尽量降低光照对植物各方面的不利影响,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4 结语

蓝莓种植与生态气候条件紧密相关,温度、降水、光照等对蓝莓的生长、开花和结果均有显著影响。应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探索蓝莓生长过程中最适宜的气候条件,进一步提高蓝莓生长的气象条件研究水平,从而为蓝莓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纯华.大兴安岭地区蓝莓种植品系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0(11):97,102.

[2] 史德胜.合理规划促进辽宁丹东地区蓝莓产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8):10.

[3] 侯忠新,陈清峰.青岛蓝莓生态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品质论证[J].山西农业科学,2019,47(8):1450-1455.

[4] 闫东玲,张明军,王贺新,等.USDA-ARS 2016年公布的蓝莓新品种及其育种趋势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17(10):3424-343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生长特性气象条件蓝莓
青海省G06高速公路气象条件危险区划研究
安岳柠檬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蓝莓
甜甜的蓝莓果
蓝莓的光泽
土壤盐碱性对3个树莓品种生长特征的影响
宁夏高产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及生长特性探索分析
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