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探讨

2020-04-07赖颖舟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甘蔗管理措施

赖颖舟

摘 要 甘蔗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提升甘蔗种植产量,带动经济效益上涨,需积极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做好种植管理。基于当前甘蔗栽培现状,以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展开分析,提高甘蔗的生长效果,为后期甘蔗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 甘蔗;高产栽培;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1.016

甘蔗是制作蔗糖的主要原料,是重要经济作物,与农业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甘蔗高产栽培需要充分考虑种植区域的生产条件与气候条件,科学的种植栽培技术与全方位的病虫害防治能够有效提高甘蔗的总体产量和生产品质。

1 甘蔗栽培现状

甘蔗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社会经济效益发展方面有较好的效果。由于种植甘蔗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许多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此举虽然扩宽了农户的经济来源渠道,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甘蔗产量和品质[1]。

1)甘蔗的生长环境。甘蔗喜热带或温带地区的生长环境与气候条件,在水肥基础差、土壤肥力不足的情况下,很难高产。许多农户认为甘蔗适应性较强,在培育甘蔗时粗放管理,无法保障甘蔗的产量和品质。虽然甘蔗对栽培技术要求不高,但在机械化水平较低地区种植,人工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会导致甘蔗无法发挥自身经济效益。2)不当的甘蔗栽培技术和管理方式,导致甘蔗的数量与质量无法相匹配。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农户无法保证甘蔗的品质和产量。3)病虫害会直接影响甘蔗生长,情况严重时,病虫害会导致甘蔗死亡,使甘蔗的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2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择良种

种植前,需依据种植环境、品种的产量与适应性等选择萌芽率高、分蘖能力强、生长迅速的高产高糖品种。同一甘蔗品种在不同地域、不同地势和不同土壤条件下生长表现不同。因此,在选择时,需在种植地进行小面积试种,确保所选的高产高糖品种能适应当地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从而获得甘蔗高产量与高品质双保障。

2.2 甘蔗种苗处理

选择合适品种后,需集中处理种苗。在冬末春初种植甘蔗,需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梢头苗;若是在秋季种植则需选择全茎苗。选好种苗后,对其进行砍种处理,将种苗沿茎部横切条纹切成双芽段,尽量不要出现斜面[2]。发现种芽有病虫害及时集中销毁,避免后期种植出现大面积病虫害。在种苗处理时,对其浸种消毒,将双芽段蔗种置于2%石灰水中浸泡12 h,再使用0.1%多菌灵溶液浸泡10 min[3]。此外,清水浸种24 h能降低种苗含糖量,提高种苗含水量,增加种苗的萌芽率。

2.3 整地

在水田等区域种植时,选择地下水位较低且土层厚的区域,地下水位要控制在60~80 cm,这个水位是最适合甘蔗生长。深翻种植地,犁耙锄地深度控制在20~40 cm,保持土壤质地松软,为甘蔗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整地采用T型排灌沟,尺寸为40 cm×40 cm,这样既能确保甘蔗正常生长,又有较好的排水效果[4]。

2.4 甘蔗种植

甘蔗种植需注重前期施肥,基肥配比为1 000 kg·hm-2农家肥加上50 kg·hm-2磷肥,两者混合堆沤后腐熟,施用后会提高甘蔗生长速度。

春季种植的甘蔗称春植蔗,秋季种植的甘蔗称秋植蔗。春植蔗选用双芽段种苗在每年1—3月种植;每株行距120 cm,间距12 cm;种植前挖宽20 cm、深25 cm种植沟;施基肥后,将种苗摆成双行“品”字形,盖土深度3~5 cm,即“深沟浅种”。此方式每公顷可种植

80 000株。合理种植密度是提高甘蔗产量的关键性因素,方便田间管理[5]。秋植蔗在每年8—9月种植,这个时间段气温高,降雨量合适,适宜甘蔗种植。秋植蔗既可作春植蔗的蔗种自用或出售,也可作为第二年年底糖厂开榨的原料蔗。作为原料蔗的秋植蔗,种植周期和生长期长,会获得更高的产量,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秋植蔗行距、株距、种植沟规格和盖土深度与春植蔗相同。

2.5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甘蔗高产栽培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种植户依据甘蔗实际种植情况与外界因素综合处理,确保田间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不断优化完善田间管理制度,确保甘蔗高产栽培。高效的田间管理工作由以下2个方面构成。

1)定期除草。在甘蔗种苗处理时清除田间杂草,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0%以上,确保土壤种植环境符合要求。

2)水肥管理。根据种植区域的环境、气候特征与甘蔗实际种植情况,设置合理的水肥管理制度。5—6月甘蔗的拔节期开始时,甘蔗需要大量水肥,若此时天气干旱,要集中进行灌水,并添加适量配方肥。到7—8月拔节中期,再追一次肥能确保甘蔗高产。根据甘蔗的不同生长阶段,开展合适的水肥管理,既能为甘蔗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还能保证甘蔗高产。

3 甘蔗病虫害防治

3.1 凤梨病

凤梨病是甘蔗萌芽期常见病害,在多个甘蔗种植区域出现,染病初期甘蔗会出现凤梨的味道从而得名。南方地区种植冬季甘蔗时,甘蔗当年不出芽,在春季低温多雨时,甘蔗长期处于土壤温度较低、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易感染凤梨病。凤梨病会让甘蔗在萌芽之前便死亡。选种时,种苗在50%多菌灵和2%石灰水混合液中浸泡5 min左右可有效防治凤梨病。

3.2 甘蔗赤腐病

赤腐病主要发生在甘蔗生长后期,对甘蔗的茎部、叶片产生极大为害。赤腐病是氮肥与磷肥施用比例存在问题引发的。因此在甘蔗生长中后期补充适量钾肥,能有效减少赤腐病;亦可使用福美双、多菌灵等药物进行防治。

3.3 蚜虫

蚜虫以吸食甘蔗汁液为生,为害甘蔗叶片,严重情况下造成甘蔗叶片枯萎或植株死亡,直接影响甘蔗产量。每年6—7月是蚜虫高发时期,一旦发现蚜虫可施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喷洒适量的杀虫草原粉消灭蚜虫。喷洒时间尽量选择阴天或是清晨、傍晚,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药液渗透入植株枝叶中。

3.4 螟虫

甘蔗在生长过程还易受到螟虫的为害。需详细了解螟虫发生规律及其为害特征,并以此为根据展开有效防治。螟虫的种类分为白螟虫、大螟虫、条螟等,目前为害甘蔗的螟虫是二点螟。在选种阶段选择没有病虫害情况的种苗,再使用石灰水进行浸泡消毒防治螟虫。当螟虫大面积出现时,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控制或轮作种植,减少螟虫的数量,避免螟虫对甘蔗产生较大为害。

4 结语

综上所述,甘蔗高产应重点关注甘蔗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完善甘蔗种植机制,以种植地实际情况为切入点,不断完善种植技术与管理措施,全方位提高甘蔗产量,促进农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成美.关于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的探讨[J].农家参谋,2020(13):21.

[2] 吴晓明.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参谋,2018(24):64.

[3] 梁存潮.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19(10):47,84.

[4] 莫少勇.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業,2019(13):84.

[5] 梁星彦.试析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18(15):72.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甘蔗管理措施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黑熊吃甘蔗
逆境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