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叉型任务驱动课提升数学学困生课堂有效性初探

2020-04-07单超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有效性数学

单超群

摘要: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的数学课堂任务单采用5+3模式,即5道预习题加上新授课的3个任务,这3个任务驱动就是教师把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模块,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和学校教学条件,设计出一个个“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那么,学生就会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驱动下,自发地学习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任务驱动课;数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060

我校小班化教学模式一个班分为6人小组,每组按马蹄型就坐。每一组有1~2个成绩属于后20%学生,一般是按A(优秀)2人、B(良好)2人、C(数学成绩后20%学生即数学学困生以下都以C学生表示)2人,或A 2人、B 3人、C 1人所组成,设想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课堂中真正开动脑筋,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来提升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

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跟踪,一是小组合作中C学生的参与度,二是C学生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的状况。通过跟踪,说明C学生在数学课堂懈怠现象严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升数学学困生课堂有效性,是目前我校数学学习必须破解的瓶颈问题

一、交叉型任务驱动课的模式初探

“交叉型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在根据在现今的任务驱动单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一个个符合C类学生实际的“任务”,让C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最基础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所以,我们遵循的交叉型任务驱动有三原则。

1.“任务”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将教学总目标分成更细化的多个小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模块再细化成若干个C学生容易掌握的具体任务,通过完成这些小任务来最终完成总体学习目标。

2.“任务”要符合C学生的特点,“任务”的大小要适当。设计“任务”要从C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C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

3.坚持让C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完成过程中可以与A、B学生合作、协作,通过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和素质。

二、交叉型任务驱动课的空间布置

所谓的交叉型任务驱动主要是针对班级数学学困生也就是C类学生在一节课中有不同时间段的多次任务驱动,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在一节课的最前面有C学生得以解决的问题,随着课堂内容的逐渐深入,C组学生基本没有任务可驱动。交叉型任务驱动可以提高数学学困生的课堂有效性。而C类学生在小组中要完成任务还是要得到A、B学生的帮助,真正体现小组合作,任务明确。所以我们重新进行小组合作的座位调整。

因为交叉型任务驱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给C学生的任务驱动,而C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确实相对弱一点,所以必须在A和B学生的协助下进行一次次的任务驱动,所以在C学生的两旁都安排了一个A学生和B学生,这样既保证了A、B学生自己的任务驱动行为,也交叉隔一段时间辅助C学生进行任务驱动,真正做到了小组间既有合作又有明确的各自的任务驱动。

三、交叉型任务驱动课的任务单模式

在现今的任务单模式上,改成了交叉型的任务驱动单,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备课,我们基本达成了初步的交叉型任务驱动单的初步模式。现举例说明如下。

从改变后的任务驱动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颗星都是可以适合C学生的小题,在每一个时间段都会有一颗星的小题出现。当A、B学生完成两颗星或三颗星时刚好会有一段时间来辅助C学生来完成一颗星小题的题目,这样在交叉間隔中时时有符合C学生的任务驱动可做,从而让C学生一直在课堂中比较消极懈怠的负面情绪有所改观。

纵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会制约我们前行的步伐,但我们要静下心来反思我们所有的课堂行为,去做各种各样的调查和问卷,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在所有问题的解决中要深入学生的内心想法,以学生为本。终究我们会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初级中学202450)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们爱数学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