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域的影响

2020-04-07王鹤颖

名城绘 2020年3期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村土地

王鹤颖

摘要: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不仅会引起整理区域中的有效耕地利用面积、田块的规模与形状、土地利用类型、田块大小数目的变化,也能解决土地零散破碎化的问题。农村土地整理是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健全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需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综合引擎。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域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整理;整理区域

1、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性

1.1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

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土地整理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土地整理的投资规模和区域也在延伸。在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包含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这些都能看出农村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位置。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能够为农村生产、农民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农村土地整理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硬件因素之一,重视硬件建设才能不断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实现农村的集约化与现代化发展,进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就当前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契机,从政策方面为土地管理带来了新的活力。

1.2土地整理为农业发展打好根基

就当前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而言,重点放在了基本农田方面,要在现有土地整治的基础上继续挖掘现有耕地的潜力,持续发挥耕地效益。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保障在一段时期内全面整治基本农田,确保基础设施问题得以解决,消灭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农村土地整理工作中,通过逐步扩大项目投资范围与提升质量技术标准,找出影响土地整理工作的因素,把土地整理跟农业發展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解决好这项工程开展中的土地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2、农村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域的影响

2.1对整理区域内有效耕地利用面积的影响

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必然会引起田块规模的变化,包括田块形状的变化,实施土地平整,小田块变成大田块、农田权属调整以及田块规整等计划,能够让田坎的占地面积变小,尤其是那些可耕地中很难利用的边角地也能够通过土地整理得以利用;对农村中处在荒废状态的沟渠、道路以及损毁的防护林、坑塘等进行改造,变成农业生产用地,这些都会使整理区域内的耕地面积发生变化。

2.2对整理区域内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非建设用地的权属矛盾。农田土地整理以及村庄整理都能够明确具体的权属,进而减少土地纠纷。通过调整土地纠纷矛盾,明确具体土地的权属分界线,能够缓解因为土地利用问题引发的问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整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在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通过进一步调整农村布局、合理利用农村公共用地,能够完善本区域的公用设施,进而健全当地的农业服务体系。

2.3对整理区域内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影响

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加农村的可耕地面积,可耕地面积增加也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一个有利举措。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要通过小田整合为大田、土地权属平整、规整田块等措施的实施,相应缩减小田面积,让田地的权属得以调整。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灌排系统也要有效整合。通过田块整理,要实现现代化农田整理发展目标,包括“基要实、面要平、线要直、田无石”。农田设施得以完善以后权属明确,而且更加适合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农户也更加愿意采用新型技术,从而促进区域内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实现区域内农业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

2.4对社会效益产生的影响

在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能大量的安置项目区域内的闲散劳动力,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并为项目区域引进了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为项目其余以及周边村屯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项目具体落实以后,很好的保证里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农村土地整理的措施

3.1土地分类整理

通过将一些细碎化的土地整理为规模化的大面积地块,能够进一步转变当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使得农民获得经济效益。其次,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充分开发一些闲置的土地,加大对于土地的治理以及开发工作。最后,对于一些特殊地块,可以与当地的林业或是渔业相结合,最终实现生态的多样性发展。

3.2土地功能规划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挖掘土地具有的潜力,运用科学的规划使得土地资源逐渐转变为生产力。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通过将各种功能区相结合,推动当地产业的高效发展。其次,也应当根据土地的未来发展潜力进行明确规划,从宏观角度规划每一块土地的用途,使得每块土地获得最佳发展。

3.3土地产权改革

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各项产权确立工作,通过运用法律途径进一步维护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采用灵活的方式,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针对一些土地附属产权应当进一步确立责任人,按照相关的法律维护产权秩序,与此同时,也应当保护新兴产权。

3.4提高农民素质

在重视关注土地问题的基础上,想要实现农业增产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需要提高农民素质。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拆迁”“旧村改造”实现了一夜暴富,而一个个“拆二代”的神话同样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理念,“踏踏实实种地,一心搞生产”似乎成了一种“见不得光”的行为。

3.5科学处理“养”和“用”的关系

农民对土地有着较强的依存关系,只要通过劳动便可以从土地中获取财富,进而维持基本的生计。在此基础上,他们要需要对土地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偿还”,将技术、资金等要素投入到土地之中。眼下,大部分农户仍然只关注“获取”而不关注“偿还”,因此对农田养护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这便是农业增产目标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

总之,农业经济的发展让土地流转问题被提上日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农村改革计划中,要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模式,进而提升农村土地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苏莉.浅谈农村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域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0):19.

[2]刘新卫,赵崔莉.农村土地整治的工程化及其成因[J].中国农村经济,2017(07):15-28.

(作者单位:辽宁省北票市自然资源局)

猜你喜欢

土地整理农村土地
推动我国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法治化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确权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
土地整理中的农田水利设计
优化土地整理 改善生态环境
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办法出台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土地承包法修改的基本原则
土地承包经营又添新法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