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论语》看孔子的人际传播思想

2020-04-07康金标孙瑞瑞

传媒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康金标 孙瑞瑞

摘 要:《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同时又是我国第一部蕴含着人际传播思想的著作,蕴含着古代人际传播方面的很多内容。本文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为主要研究范本,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技巧等方面对《论语》进行分析,探析孔子的人际传播思想。

关键词:《论语》;孔子;人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3-0-02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各种思想相互交错,出现了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等诸家。各家纷纷推行自己的学说主张,法家主张依法治国,法不阿贵,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孔子通过游说诸侯、办私塾讲学、著书立说传播自己的思想,孔子的传播活动被记录在《论语》中,属于人际传播范畴。

一、《论语》中主要的传播内容

《论语》中主要的传播内容有仁、学、孝、礼、德,政、信等,但是阐述最多的则是“信” “仁” “礼” “孝”。《论语》中关于“信”的记录就有38次之多,儒家把“信”看作是做人立身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具体表现在政治和个人两个层面。儒家提倡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论语》中出现“仁”的次数达109次,从“仁”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仁”的重视。后来的孟子也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是对孔子“仁政”理念的进一步阐释。在人际交往方面,孔子说:“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待他人,要以仁待人。

礼是社会安定的准则。《论语》中有七十六次提到“礼”,对于“礼”的阐释可以分为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的礼。社会层面的礼:孔子一直致力于通过礼乐制度规范社会个体的行为,讲究“克己复礼”。这种社会层面的礼更是等级秩序的体现。在《论语·颜渊》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个人层面的礼:个人层面的礼涉及到修身养性。“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认为,君子不仅要广泛地学习文献,还要用礼约束自己,这样才不至于离经叛道。在孔子与儿子伯鱼对话中,更是发出“不学礼,无以立”的论述。更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论述。由此可见,孔子意识到礼是个人在修身养性过程中必备的一种素质。

不孝亦不仁。《学而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认为,父母养育孩子不容易,在父母过世后,子女理应为父母守孝三年。在守孝期间,君子不能行礼,不奏乐,不能吃美好的食物、穿华丽的服裳。《阳货篇》中,宰我认为三年的守孝期太长了,在这期间不能奏乐,不能吃稻米饭,也不能穿缎子做的衣服,一切都崩坏了。孔子批评宰我不仁。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孝”和“仁”是互为表里的。

二、《论语》中的人际传播方式

(一)问答式交流

《论语》并不是由孔子本人编撰而成,事实上,“论语的编写在孔子离世后的二百几十年中依然在持续中,其中包含着那些批判者的资料”。对于孔子思想的阐述大多是通过一问一答来进行的。孔子自己也说“有教无类”。传说孔子门下弟子有三千人,有名的贤者就有七十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受业者众”。

《论语》中有很多类似的对话,比如颜渊问仁,子张问明,子贡问政,司马牛问君子等等。在一问一答中,弟子接受知识,在与孔子的对话、思辨中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

(二)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見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对于穿丧服以及瞎了眼的人,孔子见到他们一定会站起来,走过时也会快走几步。孔子的这些非语言动作是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尊敬。在《论语·乡党》篇中,孔子“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孔子到别国出使,拿着圭,表现出的神态是恭敬而谨慎,面色也矜持,脚步紧凑,进献礼物时脸上一团和气。从这些行为活动中可以看出孔子不仅注重直接的面对面交流,而且侧重对身体、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三、《论语》中的人际传播技巧

(一)语言简短易懂,善用修辞

《论语》中对于语言的使用简洁凝练,风格活泼,易于理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时的孔子已是垂暮之年,看到眼前的流水,对人生发出如此慨叹。《论语》中有些话语也演变为脍炙人口的俗语或者成语。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人行,必有我师”。成语如“后生可畏” “过犹不及” “任重道远”等,这些经典名句及成语不仅简短易懂,而且发人深思。

《论语》中还存在着对比喻、对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无疑会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增强传播效果。

1.比喻。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2.对比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3.对偶

“质胜文野,文胜质则史”——《雍也》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子罕》

(二)“受众中心观”思想

受众是西方传播学的一个概念,是伴随(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着大众社会产生的概念。《论语》作为我国古代人际传播的源头,也包含着早期的受众中心观思想。

《论语·先进》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对于两个学生问的同一个问题,孔子给了不同的回答。这是由子路和冉有两个人的性格决定的。子路这个人好勇武,易冲动,做事情不考虑后果,所以孔子说让他考虑下自己的父兄,是希望子路做事情时要三思而后行。

对于冉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冉求平日做事比较退缩,所以孔子回答他说:听到就要干起来,这是在激励冉求做事要当机立断,不要畏畏缩缩。对于两个弟子的同一个问题,孔子给以不同的答案,是具有早期的受众思想。

(三)注重人际传播的时机和场合

“不悱不启,不悱不发。”常被学者拿来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解读,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启发式教学原则。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孔子善于把握人际传播的时机。孔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把内容传递给弟子,而是在弟子想明白而得不到的时候才去开导他,在他想出来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去启发他。这时,受众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的思考,对一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再把内容传递给受众,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及传播效果。

四、结语

总之,从《论语》中可以发掘我国古代的人际传播思想、人际传播技巧以及古人在交流方面的智慧等。今天,虽然我们已经进入电子时代,网络、微信等通信技术、通信工具极大地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延伸了人的听觉和视觉,但是人际传播方式依旧是最为基本的传播方式。人际传播方式不仅能够通过语言传播,还能通过非语言符号--身体、动作以及表情进行信息传递。

参考文献:

[1]王利器.史记注译(二)[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1407-1428.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日】白川静,吴守钢译.孔子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

其他作者简介:

孙瑞瑞,男,汉族,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在哪儿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