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卢氏:搬进兴贤里

2020-04-07王蕴聪曹梦玥

人民画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卢氏易地贫困户

王蕴聪 曹梦玥

4000多个山头,2400多条河流涧溪,在卢氏县这个河南省深度贫困的山区县,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一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则三五户,少则一两家。”2016年初,卢氏县有贫困人口19645户6313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8.9%。吃水难、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成了很多贫困户致贫的根源。要想彻底拔穷根,搬出深山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如今在距离县城4公里的兴贤里社区,可以看到一幢幢依山而建的六层小楼,近3000个贫困家庭告别了世代居住的大山,在这里安下新家。

兴贤里社区是卢氏县55个搬迁安置点中的一个,2018年9月,兴贤里建成且达到入住标准,全县安置总量近三分之一的贫困群众搬迁入住。“全河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这里搬迁来的贫困户生活如何?社区配套设施是否齐全?就业问题怎么解决?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这个被称为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卢氏传奇”的社区。

“做梦都不敢想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这是搬到兴贤里社区很多人的感受。因疾病导致行动不便的何彩方分到了一套一层的房子,“房子都是装修好的,添置些家具就能住,比在老家好太多了。”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就能住进新房子,这对于贫困户来说解决了易地搬迁的一个大问题。

背依岗台山面向洛河的兴贤里社区占地468亩,是卢氏县从寸土寸金的山缝里挤出的一片地方。易地搬迁后就业跟不上是搬迁社区很容易存在的问题,没有产业,贫困群众很难留下来。通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的工作对于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贫困群众来说是最容易上手的。从毛绒玩具厂到超市、银行再到餐厅、商铺,仅仅在社区内便有300余个就业岗位,再加上2公里内的食用菌产业基地、不到10公里的服装加工厂……围绕兴贤里社区而增设的就业岗位,可以为很多因需要照看老人、孩子无法外出务工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了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让搬迁户在这里住的更稳了。

家就住在社区便民超市后面的刘娟入住第二天便在超市开始上班。2016年,刘娟一家被认定为贫困户,因为家人身体状况不好,长期需要有人照顾,无法外出务工。通过社区技能培训班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现在她可以在超市做收银的工作。因为工作地点离家距离近,现在她既可以照顾家里人,也可以有一份自己的工作。

通过抓产业发展,抓就业创业,让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能住上好房子,还能过上好日子,逐步从根本上解决了搬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后续发展问题。

在兴贤里社区的搬迁贫困户中,有很多人是因病丧失劳动力致贫,而这些人即使搬到社区里面,生活依然有很多不便和困难,一些家庭的留守老人、病人、小孩儿的生活迫切需要有人帮着料理和关照。为此,2019年初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应运而生,陈淑霞便是其中一位志愿者。

因为丈夫在外打工,娘家就是卢氏的陈淑霞结婚后留在了本地。两个孩子在社区配套的学校上学,她也在社区找了份保洁的工作。而陈淑霞也切实感受到易地搬迁政策带来的好处,从衣食住行到家庭经济条件比之前有很大的提高。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之初,陈淑霞便加入其中,“我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她说。

猜你喜欢

卢氏易地贫困户
铜鼓县:以“四真”提“四感” 高质量推动易地搬迁后扶工作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卢氏连翘生产现状与产业转型升级
纳兰性德为卢氏与沈宛作词比较辨析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卢氏生态县建设的探索及对策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