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宅”出来的成长

2020-04-07苏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初高中自我管理疫情

苏林

〔关键词〕疫情;自我管理;心理活动课;初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9-0026-04

【设计思路】

2020年初,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延长的假期、封闭的生活,所有人的生活秩序都受到了影响。防疫宅在家的日子里,学生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而部分初中学生往往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网络及各种杂事的影响,即使有好的想法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坚持,导致生活混乱、无秩序,学习效率低下。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防疫宅在家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从这段经历中总结反思,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找到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发展自我的方向,让宅家经历成为推动学生成长的重要契机。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疫情期间宅在家的感受与表现,体验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心理过程。

2.使学生了解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掌握主动调动内在动力、利用外在支持来更好地管理自我的方法。

3.在分享中感受实现自我管理的欣喜,认识到坚持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树叶形便利贴,彩色笔,座位按六人一个小组排列,小组表格。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风雨变奏曲

教师导入: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请大家一起用双手来演奏一曲《风雨变奏曲》。

教师示范:

起风——双手交叉在胸前,用双掌轻轻摩擦自己的上臂;

小雨——双手交叉在胸前,用一根指头敲击自己的上臂;

中雨——双手交叉在胸前,各用四根指头拍击自己的肩膀;

大雨——双手交叉在胸前,用手掌轻拍自己的肩膀;

暴风雨——双手交叉拍肩加跺脚。

引导语:今天早上,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了大自然神奇的变化。刚出家门天还很好,不一会起风了,开始下小雨,小雨淅淅沥沥。但就在一转眼间,小雨变成大雨,大雨很快变成了暴风雨。正当我受困于雨中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雨渐渐小了,暴风雨变成大雨,又逐渐变成小雨……最后雨过天晴。大自然只是跟我开了一个玩笑。

随着不断变化的手势,让学生发出的声音不断变化,营造热烈的气氛。

设计意图:将蝴蝶拍与“风雨变奏曲”活动相整合,营造温暖、放松、和谐的团体互动氛围,引出活动主题。

二、团体转换阶段:校园AB剧

教师:自然界中常有不测风雨,而生活中的我们很多时候也要面临风雨。今年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場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受到影响。疫情对你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这史上最长的寒假,你们被迫“宅”在家里。而这一“宅”,可能就“宅”出了新的问题。让我们一起通过一段校园AB剧,来回顾一下这段时光。

小明的宅家生活

第一幕

因为期末考试没考好,小明在刚放假时就暗暗告诉自己,寒假里要努力。老师在放假的那天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寒假。”寒假是每一个想要提升自己的学生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小明很同意这个观点,一放假就制定了寒假学习计划,如大年三十、年初一休息两天,其他日子按时上网课,每天完成相应的复习、预习作业。寒假开始了,小明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学习。谁料到,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席卷全国,因为疫情的影响,本来热热闹闹的春节一下子变得冷清了,小明宅在家的日子更长了。(播放录音)

教师:小明想要提高成绩,还制定了学习计划。也曾做过类似事情的同学请举手示意。(学生举手)剧情发展下去,小明将面临两个选择,请大家来分析一下,小明会选择哪一个?

PPT提示两个选项:

A.有想法,计划应该能够很好地执行。

B.变化很多,坚持不了,不能很好地执行原来的计划。

学生小组内自由交流,然后全班分享。教师要求学生说明理由,然后分别统计两个选项的人数,记录在黑板上,引发学生“能坚持”和“不能坚持”的思考。

第二幕

因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小明不得不宅在家里。小明以为病毒离自己很远,应该没什么影响,反倒多出来很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准备按照计划继续学习。刚开始确实如此,小明看着自己的计划一点点地完成,心情十分愉快。疫情越来越严重,小明所在的城市也开始全面动员进行防疫了,家门口的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防疫要求,爸爸妈妈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虽然爸爸妈妈都跟小明说,这些不用你管,你读自己的书就好。但当小明坐到书桌旁却感觉怎么也静不下来,心里老在惦记着疫情的发展,想着手机里、新闻里又有什么新的消息:今天又确诊了几个?火神山医院造得怎样了?钟南山院士又说了什么?……接下来,小明该怎么做?(播放录音)

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小明该如何选择?说出理由。

A.放下手机整理心情,继续完成自己的计划。

B.反正没心情,好好玩一会儿放松一下。

教师分别统计两个选项的人数,在黑板上记录。

学生做出选择后,教师要适时追问。例如,对于选择A的学生,提问: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整理心情?对于选择B的学生,提问:选择好好玩内心纠结吗?纠结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内心冲突。

第三幕

妈妈发现了小明的情况,和小明聊了一次,小明也觉得自己对疫情的关注有点过度了,而且再关注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于是决定每天只在上午花10分钟了解一下相关新闻,然后就静下心来学习。明确了时间安排之后,小明终于又静下心来,开始认真学习。而事情总有变化,这一天,好朋友小华发来微信,说:“小明,在家实在太闷了,要不我们一起上会儿网,一起‘吃鸡?”看到留言,小明犹豫了。(播放录音)

接下来,小明该怎么做?

A.微信回复“没空”,然后继续学习。

B.微信回复“好啊”,开始联网玩游戏。

教师询问学生的选择,并要求说明理由,然后统计人数,在黑板上记录。在学生做出选择后,教师适时追问,对于选择A的学生,提问:你觉得是什么在支持小明继续学习?对于选择B的学生,提问:选择玩游戏内心会纠结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内心冲突。

第四幕

日子很快过去了,终于开学了,小明的学习成绩如何?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明长大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会怎么样?

教师请学生组内交流然后回答,并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各位同学对于事件的后续发展有各自的看法。习惯于选择A与习惯于选择B会对个体的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不仅对学习成绩有影响,而且对将来的事业发展也会有影响。大多数同学提到,选择B项时内心是纠结的,之所以纠结,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上进心,但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或自我情绪的影响。总之要记住一点: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校园AB剧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代入,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有所感悟。

三、团体工作阶段: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1.活动:亮亮你的成绩单

教师:回顾刚刚过去的那个漫长的寒假,你们可能也面临过A或B的选择。寒假结束了,你的选择带来了哪些影响?请亮亮你们的成绩单。

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课前下发的寒假完成任务清单(见表1)。

看来同学们在这个漫长的寒假中收获大有不同,原因是什么?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悟出点什么。

2.小组交流:从自我或他人的成功经验中学习自我管理的方法

用1代表自我管理能力很差,10表示自我管理能力极强,结合寒假中自己的表现,小组成员评估各自不同时间段的自我管理能力等级,同时说说具体的表现,共同完成表格2。

教师巡视,关注小组中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请其在全班分享自己的经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从同伴那里或从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寻找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和动力。

3.案例分享:升华情感体验,明确改变方向

教师:在刚刚的分享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都很好,大家也都学到了很多。在这里,老师也想结合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人和事,给大家提一点关于自我管理的建议。

(1)学会时间的管理和分配,能够让我们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

PPT呈现:钟南山的四日行程

2020年1月18日:从广州奔赴武汉

2020年1月18日下午,钟南山正在广东省卫健委开会,突然接到紧急通知,要他马上奔赴武汉。在开往武汉的高铁上,他坐在餐车的一角,拿出文件便开始研究。当天晚上11点,钟南山到达住处,刚下火车的他没来得及休息,又去听取了武汉方面关于疫情的介绍。至此,一天的高强度工作才算正式结束。

2020年1月19日:从武汉飞往北京

2020年1月19日上午,钟南山与武汉方面召开了会议,随后,他又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与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中午又参加了一个会议,下午五点钟登上了武汉飞往北京的航班。到达北京后,钟南山没有休息,直接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一直到凌晨两点多才睡下。

2020年1月20日: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

2020年1月20日早上6点,钟南山院士起床看文件,准备材料,84岁的他这一夜仅仅睡了四个小时。吃完早餐后,他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征程:参加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注定又要忙到深夜。

2020年1月21日:再次现身广州

2020年1月21日下午4点,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桌左手第二个位置,又出现了钟南山的身影。原来,他又从北京赶回了广州。

教师:钟南山院士作为一位84岁的老人,在四天里坐了一趟火车、两趟飞机,到了三座城市,行程数千公里,开了十多个会,见了数不清的人,研究了无数资料。这些时间让他得出和宣布了那个重要的结论,让疫情防控工作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从他这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时间的价值。我们也需要思考一下如何让时间变得更有价值,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面。

(2)充分认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增强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

PPT呈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时间节点

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确认并宣布病毒可以人传人。

2020年1月23日,在李兰娟院士等的建议下,武汉封城。

2020年2月2日,火神山医院在10天内建成,并开始收治病人。

2020年2月6日,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瑞德西韦的临床实验。

教师:这里呈现出来的让这次疫情没有变得更坏,一点点让我们看到希望的节点,其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支撑,那就是科学知识。是科学知识及科学家们让我们在面对疫情时不再是任其宰割的羔羊,而有了反抗甚至于战胜的可能,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努力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意图:呈现疫情期间的人和事,画龙点睛,调动学生已有的情绪感受,激发学生改变的决心,明确改变的方向。

四、团体结束阶段:分享总结

1.分享:绘制“成长树”

教师:经过今天的讨论分享,我们发现有许多因素和力量,可以让我们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在面临干扰时能够更好地坚持下去。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内容理一理,绘制成我们的“成长树”。

屏幕提示:把曾经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自我的方法、想法,以及能够让你更愿意坚持的力量、愿望、期待等,写在你们的树叶形便利贴上,完成后请上来贴到黑板上的树形图案上。(播放音乐)

教师选读树叶形便利贴上的部分文字,适当分类总结。例如,外在的鼓励——父母的期待、老师的表扬;内心的激励——明确的目标、过往的成功经验;有效的方法——把目标说出来,同伴相互监督,明确时间计划,等等。

2.教师总结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这棵“成长树”已经枝繁叶茂了,请大家把它牢牢地記在心里,让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扎根。

最后,请同学们站起来,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圈,伸出你们的右手,高高竖起你们的大拇指,给同伴也给你自己点赞。带着这些期待、愿望,不断努力实践,我们将更好地主宰自己的人生。

设计意图:用共同创造“成长树”的形式,带领学生总结课堂中的收获,既有趣又有很好的象征意义;同时,有助于在班级中营造相互支撑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中学,绍兴,312072)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

猜你喜欢

初高中自我管理疫情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