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思考

2020-04-07杨艳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4期

杨艳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团体或个人所重视的表演形式及技术技巧,其本身没有物质内容,但却是文化内容的一种表现,且由于保护困难等原因,受到我国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民俗体育属于特殊部分,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具有民俗性,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中仍时有出现,部分的内容传承较好,是每一个地区的文化代表,则民俗体育保护困难程度不高。在陕南民俗体育传承过程中,其主要存在问题在于民户之间和小众倾向。则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存在的问题入手,全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  陕南民俗体育传承  陕南民俗体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2(a)-0203-02

民俗体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内容,其本身内容具有一定特殊性。民俗体育的绝大部分内容主要可以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民族竞技体育内容。如蒙古族的摔跤等,都是民族特色的体育内容。第二部分是民族祭祀体育内容。不少的民族都会采用舞龙等特殊的手段进行祭祀,这些内容需要体育锻炼,也是民俗体育内容之一。第三部分就是舞蹈类型内容。民俗舞蹈由于部分内容区别于传统舞蹈范畴,也被列入民俗体育内容之一,如“跳大神”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体育的一部分。本文针对陕南民俗体育传承,而展开如下内容探究。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存在的问题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中仍存在门户之见

目前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门户之见。在传统的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中,主要的内容传承都是师门传承,即一个老师教导自己的学生,依赖传统的门规进行人员的约束,从而保障陕南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也让相应的传承人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但目前陕南民俗体育传承已经发展举步维艰,陕南民俗体育的价值也开始大打折扣,很少有人愿意进行陕南民俗体育内容的学习,所以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仍旧坚持门户之见的情况下,就很难做到陕南民俗体育传承,最终只能导致陕南民俗体育逐渐走向没落。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中仍存在小众倾向

陕南民俗体育其本身也具有小众性,即大众并不会陕南民俗体育相关内容,导致在陕南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能够参与其中,除了专业的表演人员,一般人并不了解陕南民俗体育的内容。所以导致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不被人们所认可,并且对陕南民俗体育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偏见。而且,由于陕南民俗体育内容的小众性,也让陕南民俗体育并不具备良好的商业价值,在当前这个以商业价值为核心的时代,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按照商业价值来衡量陕南民俗体育,并不会用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衡量陕南民俗体育,也就导致了陕南民俗体育传承非常困难。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中缺乏专业化教师

陕南民俗体育是专业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却并没有专业化的教师。其主要的问题原因有2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陕南民俗体育的专业人员太少。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一直都是师门传承,所以陕南民俗体育想要发展,也缺少专业的教师,普遍是陕南民俗体育一项内容只有少数几个传承人,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传承人都愿意成为专业教师,所以使得现在的陕南民俗体育专业教师越来越少。第二个方面是陕南民俗体育的市场太小。陕南民俗体育属于民俗文化内容,其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其他地区的人员很少能够学习到陕南民俗体育内容,则自然不可能成为陕南民俗体育专业教师,也就导致了市场上的陕南民俗体育专业教师非常少。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中没有科学化体系

目前我国的陕南民俗体育教育教学中,虽然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建设,在一些学校中,也传承了相应的内容,但是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科学化的体系。我国当前大部分的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仍旧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其本身并不注重科学的思考和合理的教育教学,只是单纯强调一个动作的机械化记忆,从而让学员将陕南民俗体育内容彻底铭记,甚至形成肌肉记忆,可以在音乐响起的时候,直接完成相应的动作。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路径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应注重产业化建设

陕南民俗体育传承当前最重要的内容是要进行产业化的建设,当前社会更加看重商业价值,而不是单纯的文化价值,所以陕南民俗体育想要发展,那么商业化建设成为必然之路,其主要的内容有2个方面:第一方面,陜南民俗体育需要将自身的和地方文化产业全面融合。地方文化产业主要是地方旅游业等,这些旅游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地方旅游行业,那么,地方文化内容是其关注的重点。陕南民俗体育本身的文化价值极高,对于地方文化产业有着非常大的商业价值,所以陕南民俗体育可以很好地和地方的旅游行业相互融合,促进地方旅游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陕南民俗体育本身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地方旅游行业也乐于和陕南民俗体育有效的融合,从而形成陕南民俗体育特色旅游项目,既实现了商业化的建设也完成了陕南民俗体育法扎。第二方面,陕南民俗体育需要充分做出调整,将其文化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单纯的文化价值并不能保证陕南民俗体育的发展,则需要从陕南民俗体育中总结出精髓的内容。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应注重全面化宣传

陕南民俗体育发展的困境就是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小众性,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陕南民俗体育的内容,则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注重全面化的宣传。目前全面化宣传的内容有2个方面:第一是地方性的政府宣传。陕南民俗体育是陕南地区的重要文化内容之一,对陕南民俗体育的保护是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则在陕南民俗体育发展中,就需要地方政府能够大力的发展相应的内容。最好的办法是将陕南民俗体育作为地区的标志,在地方的大型演出和地方的代表特色中,都使用陕南民俗体育内容,让陕南民俗体育的曝光率大大的增加。而且随着陕南民俗体育走上地区的政治舞台,则也让陕南民俗体育的分量大大的增加,人们会更加重视陕南民俗体育的内容,作为地区的骄傲。第二是新型渠道的宣传。全新渠道的宣传主要还是以网络作为主要的宣传平台。陕南民俗体育可以在网络中不断的发送相应的节目小视频,这些小视频的内容因为陕南民俗体育本身的小众性质,很容易成为新奇内容,被人们所关注。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应注重校园化传承

陕南民俗体育想要更好的发展,必然要拓展出更多的学习者,其主要的办法就是校园化的内容传承。其主要的做法分为如下2个步骤:第一步主要是对于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人的开导。部分的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人仍旧认为陕南民俗体育内容是一脉相承的,要有师门传承的意识,则很多的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文虎内容传承出去。所以民间之中真正流传出来的陕南民俗体育内容并不多,要想实现校园化的陕南民俗体育传承,则必须要全面地获得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人的认可,将陕南民俗体育的文化内容传播出来,而且能够亲自或者由其传承弟子进入校园之中进行内容的教育教学,才能让学校的学生,学习到地地道道的陕南民俗体育内容。第二步就是要在校园中开设陕南民俗体育学习课程。陕南民俗体育是一个地区的基础内容之一,地区的发展是依靠经济的,但是地区的精神却是以来地区的民俗文化维系的,所以陕南民俗体育在陕南地区的学校之中开办课程,是最正确的行为。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南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应注重科学化研究

一直以來,陕南民俗体育的教育教学都不够科学,主要是采用传统的言传身教的办法,没有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让绝大部分的传承弟子,都只能按部就班地学习。而在校园学校中,则需要进行2类内容的调整。第一类是要充分强化陕南民俗体育的科学性。在陕南民俗体育的传承教学中,每一个传承人都是继承了一个流派的内容,既然是继承,则无论正确的地方还是错误的地方都已经继承了,开创人的一些错误的行为和习惯也成为被模仿的内容之一,则造成这些传承人的练习内容虽然是正统的陕南民俗体育内容,但是其本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一些问题让陕南民俗体育的个人风格严重。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纠正,在校园学习中,不学习流派,只学习陕南民俗体育内容本身,摒弃了流派和门派的思想。第二类是要适当的简化陕南民俗体育内容。在传统的陕南民俗体育内容中,很多的内容都具有极大的难度,这些具有难度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博彩而用,所以消除这些内容,也并不影响陕南民俗体育的传播。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陕南民俗体育内容,则可以采用简化的办法,大大降低陕南民俗体育内容的学习难度,从而让陕南民俗体育内容变成适合大众学习的内容,促进陕南民俗体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其主要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非常好的留存我国的经典文化内容,确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得以传承。而对陕南地区的民俗体育内容保护,也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部分。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商业化的建设,并积极地宣传陕南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确保对陕南民俗体育文化内容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 张雯,岳明晓.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研究——以陕南地区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7):80-81.

[2] 王健.文化生态学视域下陕南地区民俗体育保护与传承路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93-96,100.

[3] 黄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江西省民俗体育的传承与保护[J].南方文物,2014(4):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