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儿女英雄传》中戏曲元素的作用

2020-04-07刘建建

艺术评鉴 2020年4期
关键词:戏曲作用

刘建建

摘要:《儿女英雄传》是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的代表作,书中多次涉及到有关戏曲的描写,作者借助这些戏曲元素来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并增添了语言的趣味性,同时,这些戏曲元素还起到了连接故事情节、暗示下文内容的作用,对书中戏曲元素的作用做出考察,不仅能够丰富有关此书的研究成果,同时对相关戏曲学的研究也有所助益。

关键词:《儿女英雄传》   戏曲   作用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148-02

《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是一部具有英雄传奇、才子佳人、武侠小说等多种因素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满族人文康。目前,有关此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者考证、民俗文化及语言学等方面,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此外,据笔者统计,书中共有15回涉及到戏曲,而这些戏曲元素却鲜少有人研究,因此笔者愿在前辈先贤的研究基础之上,就《儿女英雄传》中戏曲元素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希望为有关此书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一、戏曲元素与人物塑造

在《儿女英雄传》中,文康常常运用戏曲元素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在安学海及邓九公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安学海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文人,带有知识分子的威严气质,对于看戏这种市井活动并不感兴趣。书中邓九公就有这么两句话:“我平日见老弟你那不爱听戏,等闲连个戏馆子也不肯下”[1],“姑奶奶,你不用合他提那个听戏,这桩事警不动他”[1],听戏是当时人们常见的娱乐活动,而安学海平日里几乎从不听戏,这与他严肃的文人形象是相符合的。除此之外,书中第三十九回也写到:“安老爷此时倒落得一个人呆坐在那里看戏。无如老爷的天性又生来的合看戏这桩事不甚相近,甚么叫作宾白合套、切末排场,平日一概不曾留过这番心,更讲不到梆子二簧了”[1],这段话说安学海连“宾白合套”“切末排场”这些基本的戏曲知识都不是很明白,由此体现出他折矩周规、严肃正派的形象特征。

安学海是文康笔下的“完人”,具有诸多美好的品德。作为父亲,他教子有方。书中说到“外头的戏馆、饭庄、东西两庙不肯教他(安公子)混跑”[1],安太太也说:“玉格这么大了,连出去逛个庙听个戏都不会”[1],这种做法与安家书香门第的状况及安学海对看戏的态度有关,安学海一直要求儿子走读书科举的正道,因此不允许他到鱼龙混杂的戏馆去。同时这些描述也是一种伏笔,为下文安骥考取功名,一路仕进做了铺垫。此外,安学海为人十分勤俭。书中张亲家听闻安骥高中,想要庆祝一番,安学海却说:“要是打算唱戏作贺,可断使不得,这却不敢奉命”[1],唱戏是红白喜事常见的活动,安骥高中是安家的大喜事,安学海却直言拒绝唱戏作贺,始终恪守勤俭的美德。

与安学海不同,书中另一人物鄧九公十分爱看戏,他对戏有自己的偏好。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邓九公道:“果然昨日换了一个‘和甚么班唱的整本的《施公案》,倒对我的劲儿。我第一爱听那张桂兰盗去施公的御赐‘代天巡狩如朕亲临那面金牌,施公访到凤凰张七家里,不但不罪他,倒叫副将黄天霸合他成其好事,真正宽宏大量,说的起宰相肚子里撑得下船”。安老爷便道:“我的哥!那是戏!”他道:“老弟,这戏可是咱们大清国的实在事儿呀!慢说施公的尽忠报国无人不知,就连那黄天霸的老儿飞镖黄三太,我都赶上见过的。那才称得起绿林中一条好汉呢”[1]。邓九公爱听《施公案》中的故事,喜欢施公、黄三太、黄天霸这些忠义双全的人物,是因为这些人物与他个人的价值取向相契合。在文康的笔下,邓九公就是个绿林好汉的形象,他不拘小节,忠义仁厚,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这与戏中的人物具有类似的品格,这段话表面上是邓九公讲戏,实际上是在借助戏曲中的人物反映邓九公的形象特点。

除了上述所说的安学海、邓九公外,书中对安骥的老师程师爷的描写也十分精彩。第三十七回说到安骥高中,程师爷前来庆贺,当时长姐儿有一段心理活动:“这位师老爷连我们大爷都教得起,纵然不能照戏上扮的刘备老爷的那位诸葛军师那么个气派儿……掉在地上,也不至于像《春香儿闹学》上的陈最良”[1],这里提到的陈最良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私塾先生,他自幼习儒,却连考几十年未中,最后沦落到杜府给女眷讲学,可谓仕途不顺。长姐儿觉得这位程师爷总得比陈最良强一些,但事实上程师爷的仕途并不顺利,后文安学海在感谢程师爷对安骥的教导时,程师爷的表现也只是“只低了头,红了脸,一时无话”[1],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安学海忠信仁厚的为人,还暗示了程师爷的仕途不顺及不太高的教书水平,这种叙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喜剧效果。

运用戏曲元素塑造人物形象,能够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同时戏曲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使语言变得更加活泼,增添了喜剧效果。

二、戏曲元素与情节发展

在《儿女英雄传》中,戏曲元素作为媒介,不仅能够引起下文的情节,使整个故事串联在一起,甚至还具有暗示下文的作用。

《儿女英雄传》整本书的故事源自安学海被河台陷害入狱,而其入狱的原因是河台做寿时,安学海只献了五十两寿礼。河台做寿的排场很大,第二回就说到寿期未到,河台就开始摆酒唱戏,第十三回乌大爷又提到河台被参的罪状之一就是演戏作寿,河台的做法与安学海在儿子高中后拒绝演戏庆贺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这也为之后河台沦落街头,安学海以德报怨,出手相助的故事做了铺垫。

在书中,邓九公与十三妹的相识源自他与海马周三的矛盾。邓九公五年前在保镖的路上,遇到了被海马周三抢了镖货的同行金振声,他路见不平,追回镖货,从而与海马周三结下了梁子,当邓九公请乡亲邻里听戏时,海马周三前来报仇,他责难邓九公说:“我这盒儿里装着一碗儿双红胭脂,一匣滴珠香粉,两朵时样的通草花儿,你打扮好了,就在这台上扭个周遭儿我瞧瞧,我尘土不沾,拍腿就走”[1],海马周三让邓九公这样一个豪侠当着众人的面涂红抹绿,扮演戏子,这显然是想当众羞辱邓九公,二人的矛盾通过这处戏曲元素达到高潮,从而引出十三妹帮助邓九公化解困境,最终相识的故事。

《儿女英雄传》一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众人设计十三妹放弃报仇,并说服她嫁给安骥这段故事。最初十三妹希望回京葬亲之后遁入空门,便与安老爷“约法三章”,安学海怕搅了事,便同意了她的要求,但书中却说:“话虽如此说,假如果然始终顺着他的性儿,说到那里应到那里,那就只好由着他当姑子去罢!岂不成了整本的《孽海记》《玉簪记》?是算叫他合赵色空凑对儿去,还是合陈妙常比个上下高低呢”[1],这段话说到的《孽海记》《玉簪记》都是讲的尼姑冲破世俗观念与人结为夫妻的故事,但通过作者叙述的语气,可以看出他并不赞同戏中的做法,而这也暗示了下文十三妹并未出家,而是与安骥结为夫妻的情节。

在《儿女英雄传》中,年近九十的邓九公一直希望能有个儿子,第十五回在他请乡亲看戏时,就有这样一段描写:“台上唱的是飞镖黄三太打窦二墩,正唱到黄三太打败了窦二墩,大家贺喜,他家里来报说生了黄天霸了。大家都说:‘这戏唱得对景,我们邓九太爷将来一定也要得这样一位相公”[1],这段话中提到的黄三太、黄天霸皆是英雄人物,人们将邓九公比作黄三太,并说他将来一定也能得一个像黄天霸这样的公子,这实际上暗示了邓九公将会美梦成真,书中第三十九回就说到邓九公家里的二姑娘竟为他生了一对大胖小子,此处情节的安排也是为了大圆满结局的需要。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戏曲元素在《儿女英雄传》中的重要作用,它们不仅能够连接故事情节,将故事推向高潮,还能起到暗示的效果,隐晦地告诉读者下文的故事情节。

三、结语

《儿女英雄传》一书中涉及到诸多戏曲元素,这些戏曲元素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并在情节之间发挥了重要的联结作用,甚至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及下文故事的发展走向,因此,戏曲元素在整部书中都不可或缺。对《儿女英雄传》中的戏曲元素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丰富有关此书的研究成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戏曲的接受情况,这对戏曲学的研究也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清]文康.儿女英雄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2]张兵.文康与儿女英雄传[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2.

[3]陈烨.《儿女英雄传》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9年.

[4]赵旭.试论安学海形象的文化意义[J].沈阳大学学报,2007,(04).

猜你喜欢

戏曲作用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趣学本土戏曲
四部委携手推进戏曲教育工作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