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惠芳钢琴教学思维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2020-04-07杨磊

艺术评鉴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钢琴教学构建

杨磊

摘要:随着钢琴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学思维模式的构建,人们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钢琴教育在创新发展的模式下,也有一些新的构想与研究。叶惠芳教授是我国非常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她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套关于钢琴教学的专业模式。因此,笔者通过对叶惠芳教授教学理念的了解,思考其在钢琴教学思维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叶惠芳   钢琴教学   思维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083-02

对于钢琴教学中思维模式的构建,其实主要是建立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对于叶惠芳教授钢琴教学思维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提升钢琴教学的效果。

一、重视钢琴教学的基础训练

任何一门乐器的学习,基础训练都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对钢琴这种技术性较强的乐器来说,更是如此。在叶惠芳教授的钢琴教学理念中,学生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基础训练是否扎实。但是在现今很多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很容易忽视钢琴的基础训练,而一味的追求教学进度。这对于钢琴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不可取的。

钢琴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很多作曲家创作了丰富多彩的经典作品。这些乐曲的演奏必须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作为支撑。就需要对于钢琴的基础训练要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对于这一点是毫无捷径可言的。由于钢琴演奏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往往会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但这也是需要建立在系统教学的基础之上的。

在传统的钢琴教学思维中,很多人认为教材的难易是不允许出现“跳进”这一情况的。但叶惠芳教授认为,这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还是有益的。因为从心理层面来讲,“跳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够更新他们的学习目标,可以在教学中更好的挖掘学生的潜力。但这样的方式也会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学生会因为“跳进”,为了克服眼前的问题忽视一些基础性内容,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能不能在教学实践中选择“跳进”的方式,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就是在处理“跳进”与“渐进”时需要辩证分析的,既要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不能让学生的能力被埋没,为此打好基础。很多专业院校附中的学生,他们的基本功都非常的扎实,他们的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基本训练,教师会依据不同学生的专业水平划分出对应的级别,再依据级别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与考评方案,经过严格的训练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基础训练的重视可能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想过,但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就会在演奏中体现出基础训练的成果,这也是叶惠芳教授在教学中一直强调的。

此外,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受到错误教育理念的影响,好高骛远,喜欢攀比,不顾自己的基础水平,过于追求演奏的表面效果。因此,这在教学中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规避的,让学生自己了解到基础训练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了,这在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一)练琴专注

对于任何事物的学习都要讲究方式方法,练琴也是如此。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但对于练琴的习惯与方法都是可以在教学中培养的。因此,要尽早的养成良好的练琴方法,否则,一旦错误的习惯开始出现就很难改正。良好练琴方法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细致的指导,逐步获得。在日常的练琴过程中,尽量要求学生的思想集中,但如果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对于自己的目标都不明确,那他的思想是很难集中的。因此,在叶惠芳教授的教学理念中,教师需要通过细致、具体的指导,使学生准确把握练习技巧的要求。就拿音阶的练习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演奏时手指在琴键上的位置,手指跑动的过程中,需要提请行动的手指具体的运动轨迹是怎么样的。让他们学会通过耳朵来分辨不均匀的音,再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想在演奏中弹好一段旋律,需要仔细研究旋律的构成因素,发展方向,表达的情绪,运用什么样的触键方式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练琴习惯的养成去把握其中规律的。对于细节方面的处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去引导学生养成专心的习惯。

(二)慢练

叶惠芳教授还强调了慢速度的弹奏对练琴的重要性。因为在很多的钢琴作品中,旋律织体较为复杂,如果学生一直维持原速度练习就会忽视掉很多的细节。慢练的过程不仅可以降低技术上带来的难度,还能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到细节,去体会乐曲的总体表达。包括作品的乐句、层次、音色、音响效果等不同方面的变化与处理,从而让学生养成准确表达作品内容的习惯。慢练的过程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自己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慢练和快练除了速度上的差别,其他应该是一致的。而不是为了慢练而慢。在练习一首乐曲之前,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总体风格,技巧细节上的要求等,否则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慢练对于他们专业学习的价值。

(三)研读乐谱

此外,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养成研究乐谱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到一首新的乐曲时。这样,学生对于作品的风格、速度、表情处理等各方面都会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从而更好地在演奏中把握好乐曲的艺术形象。以此为基础进行慢练,对于学生演奏技术的提升才是有意义的。

三、对训练技巧的反思

技巧是演奏时表现作品内容非常重要的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点。技巧不仅仅指手指的灵活、有力,还包括了乐曲的节奏、力度、断句、速度等都属于技巧的范畴。叶惠芳教授主张,在学生的训练中,可以采用一些技术范式,如在练习中,会包含琶音、音阶、和弦、颤音、双音练习等,这些技巧因素是在乐曲中经常出现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也要注意不要因为熟悉了指法,在具体的练习中不经思考出现“纯体力”的演奏。在教学中,也要对此提出一些阶段性的要求,让学生在用脑思考的同时,通过耳朵的聆听提升自己的训练质量。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练习中注意力的集中,还能更好地让他们掌握训练演奏的表现手段。

对于技巧层面的问题,很多的演奏家或者教育家有不同的见解。叶惠芳加收认为,对于钢琴教师来说,技巧更多的是实质层面的掌握,而且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说演奏中,学生手的支点就会存在争议,有的教师认为,演奏者的掌关节是不可以塌陷的,但也有的教师认为,只要确保手指的第一关节“立”住就可以了,如果将掌关节作为支点,有时还会造成紧张感。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实践的感受认为,在钢琴的练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手、腕、肩等部位拆分开来,因为他们都是参与演奏的组成部分。

技巧训练也有其复杂性,对于技巧的掌握与演奏者的生理条件有很大的关联。因为,很多技巧方面的难点是可以通过练习解决的,但生理条件的限制会使演奏比较受限制。教师在为学生选择针对性的练习时也可分阶段,因为练习曲也带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樂感的培养与提升

乐感是因人而异的,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的。叶惠芳教授在引导学生乐感培养时,让学生演奏了大量同时期、不同时期,同一风格以及不同风格的作品。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会更加容易在演奏中获得启示,如果仅仅依靠某几首乐曲的演奏,很难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演奏能力。还需要应考教师的引导,通过对作曲家作品及相关研究的了解,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伴奏织体等,将乐曲的整体呈现与音色、强弱等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从细节上感悟乐曲的处理。如果仅仅从语言上进行指导是到不到很好的效果的。此外,增强全面的艺术修养对于学生乐感的提升也非常重要,其他姊妹学科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他们在演奏乐曲时,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作曲家赋予乐曲的情感内涵,通过演奏将其表达出来,为学生的艺术创作积累条件。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在叶惠芳教授钢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了解其教学模式中的重要论点,笔者以相关论点为理论依据,并结合教学实践做相关分析,不仅丰富了笔者对叶惠芳教授教学理念的认知,对于钢琴教学思维模式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希望对该论题的研究,对钢琴教学实践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教学思维模式的构建中,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子正.美丽的平静——怀念叶惠芳老师[J].钢琴艺术,2010,(10).

[2]秦川.纪念叶惠芳老师[J].钢琴艺术,2010,(10).

[3]何孝廉.镌刻在黑白琴键上的人生历程——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叶惠芳教授小传(一)[J].钢琴艺术,2006,(10).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钢琴教学构建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