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07杨磊

艺术评鉴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精神境界

杨磊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要求已经得到了极大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成为了新的目标。高校教学模式注重多样化,这是时代发展必然的结果。本文介绍了中国钢琴作品对高校钢琴教学的重要意义,透过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不断拓展新的角度赏析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跳出钢琴感受钢琴等教学应用方式,能够使学生容纳中西音乐文化精髓,提高精神境界。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   高校钢琴教学   文化精髓   精神境界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075-02

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称,之所以拥有现今的地位,是人类精神文明以及科技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物质基础,钢琴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音乐家们的创作灵感,从拉赫玛尼诺夫到肖邦,从莫扎特到柴可夫斯基,众多音乐大师塑造的钢琴文化促进了钢琴结构的进一步成熟。钢琴进入中国时间虽然较短,但是中国钢琴作品拥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了解作品实质上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国钢琴作品对高校钢琴教学的重要意义

钢琴起源于西方,拥有较为完整的钢琴文化和众多享誉世界的钢琴作品,因此我国现阶段高校钢琴教学通常采用国外钢琴作品作为课程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原汁原味的钢琴特性,形成主流钢琴思维,尽管外国钢琴作品确实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只能展现西方文明,无法与华夏儿女血脉深处的内在产生联系。文化的本质是传承,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学生才会逐渐感知流淌于血液中的激情澎湃,从而创作出类似《黄河大合唱》等体现中国情怀的伟大作品,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引入中国钢琴作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怀。

钢琴的演奏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加入新的元素符号,使传统作品呈现出新活力是当下音乐界重点探讨的项目。西方经典钢琴作品多数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多为古典流派,可供创新的内容较少。而中国音乐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国钢琴作品拥有更加广泛的创作改编空间。我国56个民族各具特色,学生在赏析中不但能够了解不同民族钢琴作品的创作内涵和民族文化,还能感受不同作品的演奏风格,有利于丰富自身演奏技巧,在多元化的钢琴教学氛围中寻找能与自身精神产生共鸣的演奏方式,从而全面提升音乐文化素养。

二、高校钢琴教学内容设置的改进空间

第一,正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需要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钢琴虽然在西方产生,但传入中国之后,就必须适应中国的文化与大众审美,如此才能拥有生机,片面强调自身的独立性,终将湮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然而高校钢琴教学始终将西方钢琴作品视作“正统”,无视文化融合的客观规律,对中国钢琴作品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较多,二胡、古筝、笛子,具备民族特色的琵琶、胡琴等均诞生了数量众多的经典作品。相比之下,中国钢琴作品数量较少,知名程度较低,因此高校钢琴教学中缺乏有效参考。

第三,中国钢琴曲目需要融合中华文化以及民族特色,因此在演奏方式上需要结合中国古典乐器,做出适当改变,然而教师对此重视程度不够,主流教学方式片面强调西式技法,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不仅有碍于钢琴水平的提升,还对培养学生民族意识、拓展思维视角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钢琴演奏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才能逐步感受作品内在含义,只有从思想上产生共鸣,才能完美诠释。高校学生由于接触中国钢琴作品的机会较少,无法理解利用中式思维创作钢琴作品的精髓,在一些重要场合演奏的曲目均为外国名篇,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中国音乐发展,还会使学生感到迷茫,从而逐渐丧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能力。因此高校钢琴教学必须予以重视[1]。

三、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不断拓展新的角度赏析中国钢琴作品

为了加强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理解,必须在教学初期建立正确的音乐观念,从思想高度引导学生产生对民族音乐的思考。第一,教师应该针对钢琴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做出介绍,使学生了解那个年代中国人民对于钢琴的看法。第二,了解钢琴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期,期间产生了哪些中国钢琴作品,针对其中代表作进行赏析。第三,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曲目,将钢琴演奏艺术与其他乐器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区别与共通点。第四,引导学生将外国钢琴曲目中的部分内容适当进行改编,从而加深对相应的中国钢琴作品的认识。总体来看,大部分高校的钢琴教师具有较强的钢琴演奏能力,对外国经典钢琴曲目可以“信手拈来”,相比之下对于中国钢琴曲目的认知稍显浅薄,因此教师备课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通过与学生进行探讨,从文化角度、历史进程、现代社会构成元素等多个层面对中国钢琴作品进行赏析,畅所欲言的同时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创作者通过音乐寄托自己的情感。而不同的听众拥有不同的人生阅历,对音乐作品做出的解读自然千差万别,只要言之成理,能够对自身前行产生正向积极的鼓励作用即可。钢琴作品同样如此,西方在近600年的钢琴变迁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钢琴文化,包含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经典钢琴曲目几乎涵蓋了西方走向辉煌的全部历程。

我国高校在钢琴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感受不同时期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时代特征,从而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式钢琴文化。我国钢琴学派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举措的重要性,不断创作的作品中中国元素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延伸与丰富,在中国独有的文化特性与钢琴作品不断融合发展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水平不断提升,长期发展下必然形成独树一帜的音乐流派。

近年来,有关人员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谱写了诸如《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军民大生产》《洪湖水》《茉莉花》等传世名篇,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思想境界,当学生进行赏析时,仅凭听觉感官就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如《阳关三叠》反映的是对友人不舍的惜别之情;《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清明澄澈的理想境界,使人无论是听还是看,都能对“孤篇横绝,竟成大家”的张若虚产生深深的认同感;而《军民大生产》体现了一代伟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坚定信念,使学生体会伟人的胸襟气度。可以说,中国钢琴作品充满着故事性和文化性,是其他民族的作品无法企及的[2]。

(三)创新教学体系,跳出钢琴感受钢琴

钢琴是众多乐器中的一种,只有不断融合其他演奏方式,吸收各自优势,才能使钢琴文化得到发展。目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仍然选择欧美经典钢琴曲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不但理论已经稍显滞后,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创新教学体系,跳出钢琴范围,感受不一样的钢琴是教学新方向。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骨子里的东西经过数千年文化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标识,任何外来元素都无法更改,只能不断融入,使之更加丰富。20世纪90年代内地刮起一股热烈的摇滚风潮,以崔健、郑钧、子曰秋野为代表的摇滚歌手疯狂追寻西洋乐器,时至今日,他们不约而同地调整了追寻方向,了解了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

钢琴教学同样如此,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曹轩宾结合中国古诗创作的《别君叹》令人动容,曲目以钢琴作为主乐器,在唱法上融合秦腔,辅助演奏的是我国宋代传承至今的以蚕丝为弦,已经灭绝的青铜木为身制作而成的中国古琴,当代表现代乐器的钢琴演奏出中国古典曲目并配以穿越千年的古老声音响起时,一种空灵、震撼的感觉油然而生,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面前,钢琴的历史显得渺小了许多,而在钢琴的按键拨动下响起东方古老韵律,又能产生奇妙的思想碰撞,所以说,音乐的本质是文化,文化生命力的强劲与否取决于自身是否能够推陈出新,源源不断为自己添加新的活力[3]。

四、结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明从未断层的根本原因在于强大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岁月变迁中不断融入新鲜血液,博采众家之长,方有如今的雄浑壮丽。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赏析中国钢琴作品,重点找寻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乐器的巧妙结合之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使中西方文化在不断交流中发出绚丽光芒。

参考文献:

[1]高溪苑.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9,(21).

[2]滕明薇.简析中國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J].黄河之声,2019,(20).

[3]王夏露.试析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17).

猜你喜欢

高校钢琴教学精神境界
新时代五年制高职学生精神境界提升研究
推己及人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平淡自然、孤高拔俗——略谈文徵明雪景山水
艺术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论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
试论高校钢琴教学与课程改革
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生活世界”视野下的反腐倡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