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解题

初中数学教材中各个单元中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缺乏一个具象的表达形式,而在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且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在初中阶段,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这也为应用思维导图串联新旧知识内容提供了支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设计教学策略,使其与数学学科特点相契合,从而提升学生复习效果与数学能力。

一、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内容

在复习课教学中,学生面对众多杂乱的知识点,难免会出现记忆混淆等问题,影响着复习效率。通过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能够充分展现学生个人的学习特色,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与记忆方式去绘制思维导图,使建立的知识网络极具个性化,能够有效激发其进行分类总结的动力。

例如,在复习《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这一部分时,全等与相似是两个三角形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这二者之间可以通过条件的变化而画上等号,因而可以将其作为一个主题内容展开复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两个三角形全等与相似的知识内容有哪些,使其进行积极思考,并按照之前的学习记忆提前列好思维导图,绘制时要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学生大致梳理了以下几个方向:全等(或相似)的概念、性质、几种重要判定方法与判定依据、全等或相似的联系、常见的全等(或相似)题目分析等。学生沿着这些大方向继续绘制思维导图,如判定依据这一大方向下可以继续分为角角边、边边边、角边角等几个小方向,直至其中一条方向无法继续绘制分支则意味着思维导图完成。这样学生既分别梳理了全等与相似这两部分的知识内容,又能够对比思维导图来强化记忆基础知识内容,同时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全等一定相似,但反之不成立”。

二、推进师生转化,促进自主学习

基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明显增强,尊重学生情感变化、促进其自主学习成为教师的一大教学任务。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与学生来不及转变教学观念,因而复习课上仍存在教师向学生教授并分析知识内容,而学生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等现象,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复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反思自己在复习课教学中是否也会出现过度讲解等情况,可以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及时转变这一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数学潜力,并引导其带动复习课堂的节奏,以主人翁的意识与姿态去自主分析、梳理知识内容,改变过度依靠教师传授的惰性心理与行为习惯。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类型的函数?”,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主题是函数,并为教师这一角色赋予引导者的身份。随后,继续引导学生回忆这几种类型函数的概念、表达式以及实际生活举例等,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真正地参与到复习课堂知识内容的梳理与总结当中,并通过与同学讨论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紧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回答进一步提问,并适当将这些内容进行细分,使学生的复习更加全面化。最后,根据对问题的回答,学生大致梳理了知识的发散式结构脉络,在此基础上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再次加深知识印象,构建函数主题的知识体系框架,复习效果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三、分析经典例题,巩固重难点内容

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衔接性非常强,这在日常的解题练习中就可以看出来,题干当中包含的信息往往不只局限于同一本教材中,这也是部分复习效率不高的学生出现解题失误的主要原因。在应用思维导图的初中复习课上,教师要灵活转变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结合题目考查知识范围,设计题目分析的思维导图。这样一方面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挖掘题干中蕴藏的关键信息,另一方面能够快速找出该题目所考查的重难点知识,并以此为依据灵活选择解题方法,从而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在《圆》的复习课中,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考查方式非常灵活,多以证明题为主,对步骤的要求也很严格,因而不少学生在求解该部分的习题时或多或少地会出现错误,影响得分率。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近期的习题练习与改题记录,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且不同类型的圆的证明题绘制例题式思维导图。首先从题干分析出发,找出几个关键解题信息作为分支,并在分支后写出该部分知识可能会涉及到的公式与定理,如“圆与直线的几种关系——相切、相交、相离”。分析完题干之后大致可以确定几种解题思路,这时也应该提前利用思维导图将解题过程大致推理出来,最后进行对比,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代入计算。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明显获得提升,解题能力也有所提高。

总之,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与其逻辑性强的特点相契合,化抽象为具体,能够使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巩固基础知识,并梳理不同知识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数学知识网络。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复习环境,从而调动其主动性,为思维导图的绘制与应用过程增添乐趣,保证复习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烃思维导图
用“同样多”解题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超萌小鹿课程表
放学后
第6章 一次函数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