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ICU不同病原菌感染与血清PCT、IL-6、TNF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20-04-07吴忠辉郑丽燕蒋杰瑾陈纯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革兰病原菌真菌

吴忠辉,郑丽燕,蒋杰瑾,陈纯

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 y medicine intensive care unit,RICU)作为呼吸科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病房,与普通病房相比,患者基础疾病多、一般情况差,患者大多需要进行大量抗菌药物治疗,大多病情严重,加之采取多重留置管道,抵抗力较差,容易出现医院感染,而重症感染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早期明确感染并及时给与药物干预,能够减少出现耐药现象,并改善患者预后[2]。其中血培养是当前诊断的金标准,但诊断时间较长,且阳性率较低,而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正常人体中含量较低,但在细菌感染情况下会出现明显升高,可将其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白介素-6(IL-6)属于多功能炎性细胞因子,是炎性介质中的关键成分,在炎症中起到关键作用[3]。肿瘤坏死因子(TNF)属于机体重要免疫调节因子,在多种慢性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促进新生血管内皮。但当前不同病原菌感染其炎症因子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感染患者的水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时期我院治疗的90例RICU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获得确诊;②均为呼吸系统疾病;③知情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①入院前合并急慢性感染;②严重造血功能障碍;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其中研究组: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龄为20-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4.87)岁;其中单一病原菌感染54例,复合病原菌感染36例;其中单一病原菌感染:27例革兰阴性(G-)杆菌感染,19例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8例真菌感染。复合病原菌感染:19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13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4例真菌感染。健康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0-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1±4.4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之间无差异,P>0.05,可纳入研究。

表1 单一病原菌感染时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PCT、IL-6、TNF水平(Mean±SD)

表2 复合感染时患者与健康者血清PCT、IL-6、TNF水平(Mean±SD)

1.2 方法 检测方法: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前采血,进行血培养,鉴别其感染病原菌类别,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PCT、IL-6、TNF水平检测,健康体检者同时采集。根据检测检测结果分析其在不同病原菌感染中的价值,其中血清PCT水平使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PCT临界值在0.5 ng/mL,部分住院患者多次送检,只记录首次检测结果,IL-6、TNF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测定。

感染患者采血时间选择出现血培养指征(发热、低温,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血小板减少)后,抗生素使用前,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4]。

1.3 观察指标 记录单一病原菌感染、复合病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IL-6、TNF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一病原菌感染时患者与健康者血清PCT、IL-6、TNF水平 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之间IL-6水平并无差异,P>0.05,健康者与研究组之间PCT、IL-6、TNF水平均有差异,但PCT、TNF中由高到低逐渐为G-杆菌、G+球菌、真菌,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复合病原菌感染时患者与健康者血清PCT、IL-6、TNF水平 复合病原菌感染健康者与研究组之间PCT、IL-6、TNF水平均有差异,P<0.05,但不同病原菌感染复合感染患者之间PCT、IL-6、TNF水平无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RICU相比普通病房感染危险性高5-10倍,主要是由于患者病情危急,且侵入性操作较多,免疫力较为低下,治疗期间需要使用大量抗生素[5]。而RICU患者一旦出现感染,会使得原发疾病严重,病情出现恶化,对临床治疗造成一定困难,严重情况下,会随着患者转移导致院内出现感染[6]。且近年来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促使感染出现,且病原菌耐药性变化较快,需要针对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诊断治疗。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IL-6、TNF水平,结果显示: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之间IL-6水平并无差异,P>0.05,健康者与研究组之间PCT、IL-6、TNF水平均有差异,但PCT、TNF中由高到低逐渐为G-杆菌、G+球菌、真菌,差异显著,P<0.05。能够看出,G-菌水平在不同病原菌感染PCT、TNF中含量较高,其次为G+菌及真菌。其中G-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多见,真菌感染所占比例较低,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而复合病原菌感染健康者与研究组之间PCT、IL-6、TNF水平均有差异,P<0.05,但不同病原菌感染复合感染患者之间PCT、IL-6、TNF水平无差异,P>0.05。PCT主要为炎症介质,是降钙素的前体激素,在出现感染后患者血清水平会明显升高,可作为感染后的标志物,血清PCT升高机制,主要是由患者在病原菌诱导下出现炎症,刺激细胞释放PCT,且G-菌细胞壁中含有内毒素,会诱导炎症细胞出现PCT,导致升高。IL-6主要是由于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具有多种复杂生理功能细胞因子,在患者出现炎症、感染后,会诱导出现IL-6,但目前结果显示,IL-6不可用于不同细胞感染,可作为感染疾病的诊断指标[7]。TNF有炎症介质,具有感染效应,能够抑制病毒复制或杀伤病毒感染细胞,革兰阴性杆菌能够测出高水平TNF-α,因此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水平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呼吸ICU 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可实施PCT、TNF鉴别,能够及时区分患者感染情况,值得应有。

猜你喜欢

革兰病原菌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真菌造房子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基层医院ICU与非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
2011—2013年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