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精品专业打造
——以海南大学旅游学院为例

2020-04-07涛,陈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精品校园文化旅游

符 涛,陈 冰

(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

一、校园文化建设及其与特色精品专业打造的关系

(一)高校校园文化阐释

从大范围来看,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层面包括:学校建筑、绿化、雕塑、宣传栏、各类校园活动等所呈现出的文化符号;精神层面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管理文化、教师文化、育人文化、制度文化都是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精神和物质相互联系、和谐统一,共同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趋于多元化,包括学生、教师、其他管理服务人员。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升华本质上是校园三大主体共同塑造、相互影响的结果。

(二)精品专业阐释

精品专业指能够彰显学科特色的高品质专业,具有专业文化特色鲜明、发展模式成熟、师生队伍素质高、育人成果丰富等特征。精品专业应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顺应学科发展方向,并制定清晰的建设目标,从而培养出品质高尚、务实求真、专业能力突出的人才。精品专业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一致,均为学生、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高校精品专业建设只有在三者通力合作下才能实现。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精品专业打造的关系

1.协同关系

培养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高尚、求真务实、专业能力突出的人才是高校的使命,对实用型本科教育学校来说更不例外。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学生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上与学校办学使命高度一致,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无疑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增强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力量之一;专业是大学组织的基本单元,专业发展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之一,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诉求如若没有专业支撑不可能实现,特色精品专业的打造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有助于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此外,校园文化和精品专业建设主体一致,均为学生、教师、管理服务人员,主体共同在优化学校的框架内配合协作,服务于高校的办学使命。

2.互促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精品专业打造相互促进。其体现在三层。第一,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校进行精品专业打造的基础和保障,精品专业打造又能提升校园文化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等育人功能;第二,优秀的校园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会吸引对这种文化有认同感的杰出人才加入,而人才又是精品专业建设的根本力量;第三,专业活动作为打造精品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参与度,打破长期以来校园文化活动娱乐化、功利化、同质化特征,举办专业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是对相对单一的专业建设模式的有效补充。二者的互促作用对校准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厚植校园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具有推动作用。

二、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助推特色精品专业打造的实践

(一)教学相长——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以下简称旅院)成立于2000年3月,是海南省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最高学府。作为实践型本科教学单位,旅院从活动、制度、宣传三方面入手,形成了完备的师生互动体系。活动方面,在新生入学初便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特点;学期初举办旅院开放日系列活动,各专业进行师生见面会、专业教师讲座答疑,主动让教师走近学生、关注学生发展;在教师节举办系列活动,通过论坛对话、线上信箱、课堂送祝福等方式,为师生提供深度对话平台。制度方面,提倡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一月一班会,为师生创造更多交流机会;倡导专业教师担任暑期社会实践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相关领域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使教师在品格德行、科研创新、学术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起表率作用;丰富宣传手段,挖掘网络新媒体对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功能,对优秀教师进行人物专访、并在微信、微博上进行推送宣传。校园文化全方位推进师生关系和谐深入发展,为精品专业打造奠定基础。

(二)一专一品(1)一个专业打造一个品牌活动——打造专业品牌活动

旅院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长,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突出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运用,调动学习热情,实现实践育人之目的。经过长期培育和发展,学院各专业组成了“专业兴学”活动矩阵,专业活动质量高、辐射范围广。其中最为突出的专业活动是酒店管理专业举办的鸡尾酒会,目前已举办15届;其次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承办的会展美食文化展,从策划、营销、执行全部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中外合作办学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办学之初就培育了英语戏剧节这一品牌活动;应用外语系已在思源学堂举办多届大型圣诞晚会;其他专业品牌活动也在培育当中,具体情况如下表(表1.1)。

表1.1

(三)以“赛”促学——提升师生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1.学院层面

在学院层面上,举办或承办高规格旅游类论坛、研讨会等,促进学科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深入认识和了解政、产、研各界发展窗口。2017年旅院共承办海南旅游论坛、Hi-island Tourism Forum、 HTF(2)略去的两场2017年活动为2017会展教育论坛、海南省旅游人才培养创新联盟成立大会等4场大型活动,2018年又承办海南自由贸易区(港)旅游人才培训班、“国际旅游消费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国际旅游消费研究”高端论坛、第二届海南旅游论坛等3场大型活动。学生以策划者、志愿者、与会者多重身份参与活动,既参与专业实践,也掌握了专业前沿动向。

2.学生组织层面

以旅院团委为代表的学生组织对接社会资源,承办大型赛事。连续6年承办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赛,并承办3次省级选拔赛,每年有四十余支团队参与,使开拓创新氛围成为旅院文化的重要符号。近两年来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团委合作,承办“全国大学生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案大赛”海南大学校赛,选拔优秀团队与全国旅游类高校学生同台竞技,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高平台,进而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

3.专业层面

各专业鼓励支持学生举办或参与高级别旅游类赛事,增强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参与的专业比赛有中国会展专业大学生演讲比赛、中国大学生会议活动策划大赛、中国会展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的专业比赛有“移动互联+旅游创意”全国大学生旅游创意大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海南省大学生翻译大赛、海南旅游休闲线路设计大赛等赛事。学生在全国各大赛事中屡获大奖,极大提高了旅院的社会知名度。

三、海南大学旅游学院特色精品专业打造促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践”行真知——专业实践活动层次高、成果丰富

1.专业比赛方面

旅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性的专业比赛,在更高平台上展示专业风采,尤其以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代表,师生合力,在全国舞台上亮出了海大会展的亮丽名片。学生所获奖项包括:2018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务会奖旅游策划竞赛1等奖、第12届高校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全国亚军、第7届中国大学生会议活动策划大赛金奖、中国会展专业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1等奖等。参加高水平的专业比赛能够促进专业发展,凝聚专业力量,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2.暑期社会实践方面

历年来,旅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都提倡学生围绕专业问题展开实践调研,鼓励专业教师做指导教师。在此方针下,团队实践水平稳步提高,实践既立足专业特色,又围绕社会热点议题。自开展以来,旅院累计五十余位教师对团队进行了指导,学生参与度接近 100%,实践足迹遍布海南、西安、福建、北京市、内蒙古、西藏等二十多个省份,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一带一路、红色旅游、黎族文化传承等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实践。2018年度,旅院共有 28 支优秀队伍,10 支重点团队,在海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评比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学生实践活动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取得了广泛影响。

(二)“创”造新知——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度高、获奖多

旅院积极支持同学们参与 “挑战杯”(3)“挑战杯”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类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赛事,历年都有团队斩获全国奖项;积极承办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海南省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参与至今每年都有队伍收获全国比赛的特等奖,1等奖等,累计国家级、省级奖近50项;开办创新人才学习培训班,已累计3期共计18次培训,组织培育了约 30 支团队;另外,旅院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划拨专款作为 “旅游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多维度推动使创新氛围萦绕旅院,激励更多学生将创业热情化为行动。

(三)“深”耕专业——考研率、本专业就业率节节攀升

精品专业能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有效推动学生学习热情,使校园学习氛围浓厚,文化生活丰富,影响更多学生选择本专业就业或继续读研深造。旅院历年就业统计数据表明,越来越多学生参与到考研的行列中,希望能继续积累知识及为科学研究做贡献,2014到2017年,旅院毕业生升学比率均达到13%以上,且呈小幅增长态势。更多人在专业学习中获益,以自信姿态走向工作岗位,近五年来旅院就业率(包括升学率)(4)这里统计的是广义就业率,是升学和工作的比率之和。呈波动增长态势,其中有4年达到90%以上,2017年高达92.31%。

四、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精品专业的思考

(一)认识层面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顺应国家政策导向,打造符合社会发展特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精品专业,凝练校园文化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建设全过程;其次,要转变思想,深刻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品专业打造的协同和互促关系,把握两者在主体和育人目标的一致性、价值诉求的互为支撑、吸引人才的互相促进效应等,加强特色专业的文化建设,将专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发展;再次,要树立品牌意识,在“展显特色、突出风格”原则上,落实“一专一品”,有意识培育文化活动项目的拳头品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最后,要把握专业间相关性,提升共建意识并加强与外界资源对接,同院不同专业间、跨校相关专业间都可定期进行交流,互相吸取经验。

(二)管理层面

要建立校园文化与专业建设协同共促的长期机制,制度是关键。制度指导着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方向,健全规范的制度也为专业发展保驾护航,高校管理者应加强大学制度建设,用制度促进校园主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变,推动优良校风学风形成,让专业发展特色、办学理念成为价值共识;二是要创新工作模式,由学院领导牵头,成立完备系统的工作组织架构,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上下一致,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建设合力;三是要继续协调好学生、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关系,发挥各主体积极性,并通过导向性激励来促进建设的长效自觉。

(三)运作层面

为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促进专业特色化发展,在学院层面可通过丰富多元的形式促进校园主体间相互协作交流,形成建设的群体合力。可鼓励学生参与全国性专业比赛并提供专业教师指导,学院自身也可承办大型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解专业发展的窗口,还可划拨专项经费,支持校园文化和专业的共建共荣,并为学生提供场地、设备支持以及人身安全保障。在专业层面,可引导不同专业间协作交流,深化活动内涵,可以由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项目小组,共同承办大型专业校园文化活动,用文化活动助推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发展。

培养兼具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高层次人才既是新时期“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应有之义。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多年来的宝贵探索和有效经验表明,加深巩固深化校园文化和精品专业打造的联接,形成利益共生链,能够增加校园文化主体的思想性、学术性和实践性,打造专业特色,两者协力助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精品校园文化旅游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喜迎建校20周年•校园文化篇
旅游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视界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