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学海外传播研究力作

2020-04-06陈培站

关东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海外传播儒学

[摘要]王曰美教授的《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对中国儒学在韩国社会的海外传播与文化影响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既将中国儒学学术理论与韩国学术儒学剖析阐释,又结合现实考察与践行韩国生活儒学,是中韩儒学研究领域里的一部力作。该书选题视角独特且富有创新,结构严谨而内容丰厚,与生活相结合乃文质相合,融理论剖析于生活实践,汇“儒魂”于社会生活。该书的出版发行拓宽了儒学研究视野,为中国儒学研究在海外传播增添了新的声音,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关键词]《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儒学;海外传播

[作者简介]陈培站(1981-),男,历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教授(曲阜273165)。

中国是儒学的起源国,韩国则是儒学最先传人的域外国家,两国在地缘与历史、文化上都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研究中韩两国儒学的作品不胜枚举,却鲜有将韩国理论层面的儒学与社会生活层面的儒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著述。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日美教授的新作《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学习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弥补了学界这一缺憾,对中国儒学在韩国社会的传播与影响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既有学术理论层面的剖析、阐释,又有现实生活层面的考察、践行,是中韩儒学研究领域里的一部力作。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院教授金圣基先生为本书作序,赞其“必将在韩国儒学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对韩中学术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通览全书,给人以“视角独特、结构谨严、内容广深、贴近生活”的突出印象。

一、视角独特 立意高远

视角独特,立意高远,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是本书十分突出的优点。

在地缘关系的影响下,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近年来随着中韩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很多学者的目光也聚集到了中韩两国的儒学研究上,但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中韩两国儒学的特质、儒学的现代精神及儒学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王曰美教授另辟蹊径,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儒学对韩国社会生活层面的影响上,从中韩儒学的特点、韩国儒学的本土化、韩国的生活儒学三个大的维度,结合国内外丰富史料及作者的实地调研考察和亲身经历展开论述,对“儒学海外(韩国)传播”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既有学理上的深刻阐释,又有“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气息,并援引现实社会中的大量生活实例,在全面阐述相关儒学知识的同时,生动而真实地展示了韩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践行儒学的,进而得出结论:韩国在东亚儒教文化圈中堪称是最忠实于儒家文化的国家,亦是世界上公认的“儒学样板国家”。

在全球一体化迅猛发展的21世纪,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自2010年起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维护国际秩序、发展全球经济、建设世界和平方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长期形成的“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并未改变,中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度与声誉度严重不符。2016年9月,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联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共同发布《二十国集团参与全球治理指数2016》的报告显示:在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上,中国高居榜单第4位,而在2016年全球最佳声誉国家的排行榜中,中国仅位列第57位。“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论”等不实言论反而甚嚣尘上。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国家间博弈的重要变量,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成为当下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话题。

儒学源于中国,而泽被世界。儒学最先传人的域外国家是韩国,儒学传入朝鲜半岛后,与其本土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渐趋融合,进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使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儒家文化圆融渗入现代时尚的韩国社会,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可以说,儒学在韩国的成功传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当今激烈的国际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背景下,《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一书,视角新颖,立意高远,从人类文明互鉴的高度,紧紧抓住“中国儒学海外传播”这一主线,以“当今时代践行儒家文化最好的国度——韩国”为考察中心,运用哲学、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将史料分析与实地调研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充分详实的理论论证与生活实践,得出“时尚现代的‘韩流,实质上骨子里流淌的是儒血,折射出的是儒魂”的独树一帜的结论。这一结论的提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思路,也为推动人类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二、结构谨严 纵横相济

结构谨严,思路明朗,分纵、横两线层层展开剖析,自始至终贯串着强烈清晰的邏辑凝聚力。

《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一书体大思精,环环紧扣。全书共有五大部分,分别是:中国儒学的特点、中国儒学的韩国本土化历程、韩国儒学的特点、儒学在当今韩国的影响、韩国的生活儒学。整体而言,这五个部分呈递进关系,在介绍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这个问题时,步步深入。儒学起源于中国,作者在第一章总结出儒学的四个特点:宗师孔子、以民为本、以“中和”为核心、以礼乐为法。进而由点及面展开了对中国儒学特点、内涵的论述。这样对中国儒学的简要介绍就帮助读者在心中建立起了儒学的基本架构,进而分析中国儒学传人韩国的本土化历程。这一部分作者充分运用了历史学的写作手法,论从史出,以时间为线索援引相关历史事件梳理了儒学在韩国“被接受”和“被吸收”的两个大过程。王日美教授的史学观念决定了她对儒学传统的理解。通过对儒学在韩国的表现方式演进历程研究,对韩国儒学的发展形成异于前人的看法,作者提炼出“重气”“重情”“重实”“重义理”韩国儒学四大特点,并就韩国儒学发展史中出现的儒学大师、“四端七情之辩”及“四大士祸”展开论述。最后两部分“儒学在当今韩国的影响”和“韩国的生活儒学”是作者下气力着重论述的两章。有了前面的铺垫,作者在这两章里将儒学伦理与当今韩国的社会生活有机圆融为一体,大到韩国的政治文化、伦理思想、民间礼俗等社会伦理层面,小到韩国人的吃穿住行等民间日常生活,作者都一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

本书结构谨严,博而不散,自始至终贯串着强烈的逻辑思辨力,从纵、横两线展开论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本书以历史发展过程为纵向线索,从中国儒学的特点到儒学传入朝鲜半岛的发展历程(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时期、统一的新罗时期、高丽王朝时期、李氏朝鲜王朝时期),再到儒学在朝鲜半岛的本土化,进而形成了独具本国特色的韩国儒学,最后再到韩国的生活儒学,可谓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环环紧扣,主线清晰,犹如纲举目张,一目了然,给人以大气之感。与此同时,作者又以儒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承、弘扬与发展为横向线索,探讨“儒学为何在朝鲜半岛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经过作者层层剖析与论证,最后得出结论:韩国在“儒学传统关联当代生活”方面有很多接地气的做法,使得韩国儒学更加生活化,因此,也就更具生命力。这样,通过纵、横两线就把儒学在朝鲜半岛的本土化与传承、发展紧密联系了起来。全书横中见纵,纵中有横,纵横相济,紧凑连贯,浑然一体,给读者以清楚明了之感。

本书注意吸收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胆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力图拓展出一片儒学研究的新天地:以儒学在韩国的传播与本土化为切入点,紧紧抓住“儒学传统关联当代生活”这一中心,充分运用人类学、史学、社会学、儒学、哲学、文献学、宗教学、伦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结合研究的优势,在搜集多学科、海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样,就突破了以往单从史学,或单从哲学研究儒学问题的瓶颈,从而把多学科研究与儒学海外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拓宽了儒学研究的视角和领域,成为儒学研究园地里的一股清流、一朵奇葩。

三、内容广深 颇有创新

内容广深、视野宏阔、学术创新颇多,从具体的践行中抽象出理论,意味着认识的深化。

作者为了完成这个难度大、头绪多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课题,曾于2008年2月-2009年2月作为交换教授在韩国平泽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一年,随后又多次到韩国成均馆大学、安东大学、外国语大学参加国际儒学大会,或做访问学者。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将自己在韩国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全部融入到了《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一书中,这种广泛而真实的体悟就使得作者的论述更形象,视野更开阔,也就更有说服力。如:在“韩国的生活儒学”一章中,作者用大量篇幅讲述了韩国人“身土不二”的国民思想,这种思想主要表现为消费本国产品、为国效力,是儒家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从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民众与国家“共度时艰”,到作者切身观察到的超市里韩国本土牛肉哪怕价格贵也比进口牛肉畅销、公寓里的电气设备也都是清一色的韩国产品,诸如此类不再一一列举。这些真实的例子都增添了文章内容的广泛性、生活性与真实性。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中韩文献,广征博引,备举前贤之说,既不拾古人牙慧,也不仰今人鼻息、随声附和。在论述“中国儒学以‘中和为特点”时,首先驳斥了多数人对“中和”的错误认识,并指出这种错误的根源是对经典的误读,继而回溯到有关“中和”概念的元典中去,引用《荀子》《礼记》《论语》《孟子》《史记》《春秋繁露》《传习录》《太和》等文献中的相关材料,并加以分析,梳理了中和学说形成的历史过程,总结出中和是儒家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和在儒学中兼有宇宙论的意义、中和又是儒家的方法论等观点,有力地论证了中和学说在整个儒家体系中是“一以贯之”的思想(本书第34页)。这一概括无疑是非常精准,而将阐明中国儒学的传统放在首位,尤其具有现代眼光。事实上,只有阐明中国儒学传统,韩国儒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才能得到科学的阐释,其价值与意义才有判断的依据。

其一,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总结提炼出了中国儒学“宗师孔子”“以民为本”“以‘中和为核心”“以礼乐为法”的基本特点。其二,本书澄清了韩国儒学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如韩国儒学不是中国儒学的“移植与翻版”,是儒学在韩国本土化后,形成的具有韩国特点的儒学。其三,本书梳理了儒学传人韩国的时间,对既有的箕子东来说、卫满朝鲜说、汉四郡传人说、汉文字传人说、国学建立传人说等代表性说法作出梳理考证,最后指出:卫满朝鲜说更具说服力。其四,对于“韩国抢占中国传统文化申遗成功”误读的全面阐释。如2005年11月申遗成功的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如果从“谨酿神酒”算起,包括谨酿神酒、巫祭、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儿童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拔河、摔跤、荡秋千、射箭、投壶、烟火游戏、端午放灯等活动的韩国江陵端午祭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与中国的端午节有着巨大的差异。再如,今天的韩国很多书院還完整保存着李氏朝鲜王朝时代儒学私塾的原貌,依然是民众前往拜谒,并对国民进行道德文明教化的重要场所,2019年7月李氏朝鲜王朝时期的九座书院以“韩国书院”为名,申遗成功。韩国书院的申遗成功,说明了韩国人在传承弘扬儒家文化的某些方面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面,等等。其五,本书就儒学对韩国社会的影响,提出了诸多学术新观点,如:韩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孝道的国家,韩国把电影、电视等出口创汇的文化产业均称为“孝子产业”,而“孝子产业”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把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之中;韩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践行儒家文化最好的国度;韩国政府通过高科技现代化手段把与儒家文化息息相关的旅游参观基地“情景再现”,从而使“生活化”的韩国儒学更具生命力;只有把儒学从纯学术纳入到“生活”中,普及深入到老百姓的日用伦常,儒学才能做到真正的复兴。当代学者当依“生活化”的方向和要求来“讲儒学”“做儒者”,才能做大做强儒学,才能使儒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等等。这种从人类文明互鉴的高度,实事求是地评价儒学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具有的共同价值与全球差异性发展的张力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理路,体现了新时代儒者的责任担当与科学精神,值得称许。

四、贴近生活 文质和合

贴近生活,文风清新,把抽象艰涩的学术问题表达得通俗易懂,这是我们翻开书目就开始感觉到的。

当代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困境就是:“儒学传统如何关联当代社会生活”问题。本书在“韩国的生活儒学”一章,就此问题有分量很重的论述。该书在“生活化”方面可谓身体力行,将哲学的思辨、史学的深邃与生活的细腻有机融合,用清新、生动的语言,从“中国儒学的特点”“中国儒学的韩国本土化历程”“韩国儒学的特点”“儒学在当今韩国的影响”“韩国的生活儒学”等五个方面娓娓道来。“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这样一个难度大、头绪多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课题。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该书融学术性、趣味性、生活化于一体,将作者在韩国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全部融入到了“中国儒学在韩国传播、弘扬与发展”的论述中。本书既有相当深度的理论剖析与阐释,又有丰富的实地调研与考察,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头绪繁多的“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论析得简洁生动而有趣。全书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用笔精炼,更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尝试。

五、不足之处

毋庸讳言,该书也存在着一些值得作者修正和继续探讨的内容,如书中关于儒学传人韩国的时间。此问题在中韩学界尚存争议,各种说法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存在与各方专家交流切磋的空间,如就“儒学对韩国伦理思想的影响”一节,仅从“韩国是个重禮的国家”“韩国是个重孝的国家”“韩国是个家族意识极强的国家”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不够全面,应该进一步在实质内容上进行讨论;再如“儒学对韩国民间礼俗的影响”一节,仅从“韩国是个尊孔的国家”“韩国是个节俭的国家”“韩国是个文化高度自信的国家”三个方面阐释略显单薄,也应该有更为深入的剖析;而关于“韩国的汉语教育”一节的论述与儒学的联系,需要阐述更多具有关联性的论据。

尽管如此,作为现代学术视阈下的中韩儒学研究的尝试,本书首次完成了学界关于“儒学对当今韩国的影响”的较为全面的论述,以开阔的史学视野与现代形态的编著体例给学术界带来了十分强烈的新鲜感,为儒学研究开辟了一块新的领域,实属不易。当然,该书的出版并不意味着对“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这一课题研究的结束,本书所涉内容,无论在观点上还是在个别问题的提法上都有尚待完善之处,很多章节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我们期待着作者今后会有更深入更细致的后续研究成果问世。

总之,《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是一部高质量、高水准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因而出版后便受到学界观注与好评。儒家文化是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我们应抱着温情与敬意,怀揣“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历史责任感,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今天,要研究中韩儒学发展史,王日美教授这部《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是不能不读的著作。

猜你喜欢

海外传播儒学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2020年儒学研究关键词:阐释、应用与地域化
“一带一路”视域下民营企业的海外传播策略
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看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浅析戏曲跨文化传播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山东省曲阜市为每村配一名儒学讲师
《参考消息》中的中国电影及海外评论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