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上内蒙古,不妨从舌尖开始

2020-04-06时见论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乌兰察布农牧民

文| 时见论

内蒙古很大,不仅有大草原,还有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大山脉、大沙漠,林地、草地、耕地面积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第四位。很大的内蒙古,还很富饶,好山、好水、好草、好田、好空气、好阳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这么好的内蒙古,并不遥远,从北京乘高铁到呼和浩特市只需两个多小时,到乌兰察布市只需一个多小时,乘飞机就更快了。其实,内蒙古还可以离人们更近,甚至就在人们身边——走进大小超市,怎会找不到蒙牛和伊利的纯牛奶、酸奶、雪糕?点开淘宝、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怎会搜不到来自内蒙古的农畜产品,或者涮内蒙古牛羊肉的连锁火锅店?得益于信息技术和餐饮业、物流业的发展,来自内蒙古的好食材好味道,正在变得触手可及。

爱上内蒙古,不妨从舌尖开始。内蒙古的牛羊肉,品质举世公认,享誉五洲四海;内蒙古的乳品,香飘全球,产值领先全国;内蒙古的玉米、小麦、大米、瓜果、蔬菜、葵花、杂粮杂豆等农产品,各具特色,产量可观,品质一流……这些好食材好味道,是世人了解内蒙古的最近窗口,也是推动内蒙古人民与祖国各地人民心相通、情相连的绝佳媒介,更是内蒙古900 多万农牧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迎接新生活的依托所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内蒙古好食材好味道人气更旺,更多出现于寻常百姓的餐桌和食谱上。

好食材好味道,始于天赐的环境,成于匠心的倾注。近些年,在增加优质农畜产品供给上,内蒙古不遗余力。依照200 多项绿色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全区近半的主要农作物和牲畜实现了标准化的种植、养殖。农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三品一标”认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等事关品质“生命线”的工作,每一样都在持续推进。优良品质的背后,凝聚的是全区近700 家国家和自治区级农牧业龙头企业、9.5 万名新型职业农牧民、2.2 万个家庭农牧场、8.1 万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强大合力。

好人气好口碑,既源于过硬的品质,也离不开品牌的助力。内蒙古大地上,不仅诞生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蒙牛、伊利、西贝、小尾羊,也崛起了一个个响当当的区域公用品牌:锡林郭勒羊肉、呼伦贝尔羊肉、达茂草原羊、科尔沁牛、天赋河套、乌兰察布马铃薯、兴安盟大米、河套葵花籽、内蒙古杂粮、敖汉小米、乌海葡萄、通辽黄玉米……这些“蒙字号”品牌,对广大消费者而言,是可以在电商平台上直接拿来检索的关键词;对全区农牧民而言,则是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的保障,是象征脱贫致富和产兴业旺的符号。

兼备品质与品牌、“颜值”与“内涵”的内蒙古好产品,要走入寻常百姓家,更需做好百姓身边的宣传推广。前不久,乌兰察布市副市长通过网络直播为当地的红皮马铃薯、燕麦、胡萝卜、瓜子等特产代言,3 小时销售马铃薯23.6 万斤;赤峰市敖汉旗旗长面对数十万网友直播喝小米粥,6 吨敖汉小米很快销售一空。这样的带货,开了个好头,也只是个开头。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区内外各界人士加入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的带货大军,也期待更多的网友、主播、up 主、博主多使用来自内蒙古的好食材展示厨艺,多逛逛来自内蒙古的特色餐饮,多品尝来自大草原的特色美食,大家一起使劲,把众多内蒙古美食特产变成人尽皆知的“网红”。

内蒙古的优质农畜产品,产量总会有上限,但品质的提升是无限的。内蒙古味道是丰富的:捧一把河套雪花粉,里面有黄河的味道;抓一把兴安盟大米,里面有黑土的味道;涮一片苏尼特羔羊肉,里面有沙葱和甘草的味道……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就是中国的味道,就是美好生活的味道。

愿环球同此凉热,好物天下共享。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乌兰察布农牧民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中钢黄金珠宝考察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之夜
第2届中蒙博览会国际绿色农畜产品展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办
西藏农畜产品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西藏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2016年乌兰察布市一次罕见寒潮天气分析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