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科应用精细化管理探讨分析

2020-04-06薛佳楠邹士军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检验科试剂精细化

薛佳楠,邹士军

(靖江市中医院,江苏 靖江 214500)

检验科检验质量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为积极地意义,有效的检验质量能保证检验准确性的提高,为患者临床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1]。因此在检验科实施相应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检验科采用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治疗[2],为了分析检验科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我院针对检验科的人员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检验科工作人员共21名,两组均为同一批检验人员,男性5名,女性16名,文化程度:本科文化19名,大专文化2名,年龄为24-53岁,平均年龄(37.28±2.37)岁。

1.2 方法 常规组检验科工作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检验科工作人员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1)按照职能类型组建组科学的组织架构:检验科工作人员按照临检、生化、免疫、试剂管理、微生物的五种专业进行分组,每组都设有一名组长,由组长和检验人员功能完成检验试剂的日常检验工作。(2)制定盘点制度:检验科的试剂在使用前都要进行登记和标本的复查及定标登记,让试剂的使用规范起来,确保试剂的安全性。(3)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延长检验科静脉采血的时间,让病人都能及时的采血;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的方式,工作人员轮班工作,确保病人随时都能取到检验报告;对不方便取检验报告的病患,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寄给患者并向患者提供检验结果的咨询服务,让患者能直观地了解报告的内容。(4)进行专业培训:对检验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专项培训,提升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标本的浪费和重测的次数,提升对仪器的了解和排除故障的能力,降低患者的复检几率。(5)检测项目的科学规划:对检验科的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标本量大,常规项目自行检测,对于标本量少、成本较高的检测项目委托第三方的检验中心进行检测,降低检测的成本。(6)建立试剂管理制度:检验科按照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的专业类型,分别建立实际库存点,让各专业的组长对试剂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对试剂的使用都进行精细化管理,每个月都对消耗的试剂进行汇总,确保消耗无出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管理模式下的管理质量评分、检验人员综合素质评分、检验人员满意度评分、管理有效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代表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的管理有效性为81.68%,研究组的管理有效性为91.44%,两组相比χ2=5.71,P=0.02,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两组管理模式下的管理质量评分、检验人员综合素质评分、检验人员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检验科应用精细化管理需要梳理精细化管理的服务理念,一切的服务都是以患者为中心,精细化管理作为对检验人员都有新的要求,检验人员都要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从而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检验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管理并且能够精细化,提升检验科的执行率,提高科室效益,同时检验人员需要将日常工作的每一项检验环节都进行流程化管理,让检验人员能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检验科采用精细化管理主要通过:按照职能类型组建组科学的组织架构、制定盘点制度、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进行专业培训、检测项目的科学规划、建立试剂管理制度等措施进行管理,

表1 对比两组管理模式下的管理质量评分、检验人员综合素质评分、检验人员满意度评分(Mean±SD)

综上所述,检验科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显著,建议在检验科推广实施,提升检验科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检验科试剂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与防护
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在检验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高中生物学中几种特殊试剂的应用
物质鉴别题的解题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