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环卫专项规划的编制

2020-04-03王京超高佳宇

绿色环保建材 2020年3期
关键词:收运城乡设施

王京超 高佳宇 李 磊

1.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2.保定中城华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3.保定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1 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环境公平,实施“城乡一体化”,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是改善城乡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2 涿州市环卫设施现状和主要问题

涿州市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北及东北分别与北京市房山区及大兴县接壤,为首都北京的南大门,是首都圈南部重要的节点城市。涿州市现状总人口约为67.87 万人,市域面积约为750km2。涿州市现辖三个街道、十个镇、一个乡、两个开发区。

2.1 环卫设施配置不足

城市人口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迅速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渐增加。现状涿州市生活垃圾和部分建筑垃圾仍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现状填埋厂已处于饱和状态。部分农村和乡镇的垃圾转运站为临时租用的场地,转运设施配置不足。对涿州市乡村的走访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村庄的垃圾箱配置数量以及环卫人员的配备不足,乡村地区存在垃圾大坑,垃圾随处乱扔的情况。目前城市的公厕、垃圾转运站、垃圾箱等环卫设施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

2.2 收运系统不健全

现状对于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采取混合收运的方式,包括部分餐厨垃圾、可回收物,甚至很多有害垃圾都混合其中。城区部分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已初步建立回收系统,目前村镇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并未纳入涿州市的环卫收运系统中,存在随意倾倒的现象。

2.3 环卫设施落地难

环卫设施的运行可能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周围居民带来一定程度不良影响,以及选址的用地权属问题,这些因素都造成选址和落地都面临不同程度的阻碍,尤其是临近居住区的环卫设施[1]。

2.4 环卫管理机构分散

有些地区环卫管理机构较为分散,可能将城市分为多个片区进行管辖,各个片区管理机构负责不同的辖区,造成各个辖区都有自己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执行相同的管理措施,不利于城乡环卫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环卫专项规划策略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环卫专项规划更倾重于中心城区,在新一轮的环卫专项规划中规划范围应覆盖镇村地区的整个区域,更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也是将农村垃圾治理列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主要的攻克对象。因此在新一轮的环卫专项规划中要统筹全域,进一步完善形成城乡环卫一体化、环卫设施资源共享的新格局。

4 城乡一体化环卫专项规划探索

4.1 城乡环卫收运系统一体化

在城乡环卫收运系统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农村垃圾收运现状,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垃圾收运工作,对环卫设施、环卫设备以及环卫工作人员实施城乡一步到位的配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于2019年12月正式实施,将生活垃圾类别调整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4大类。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和“分类”要求必须从整个系统的源头“收集”贯彻执行,源头分类收集是所有先进国家实现分类处理目标的共同选择。涿州市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面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分类收集方式,为后续的收运处理工作提供便利。

将村镇垃圾运输工作纳入整个区域垃圾运输系统,在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也要建立分类运输的体系。垃圾在转运过程中,应当机械化、密闭化和分类化。在分类转运过程中要做到“桶车一色”;垃圾压缩要做到“桶厢一色”,压缩站转运要求“车厢一色”,即运输车车头与车厢颜色要对应一致。这样就可以做到垃圾专车专运,避免垃圾收运出现混装混运。

4.2 城乡环卫设施布局一体化

环卫设施不同于公用服务设施,存在较敏感的邻避效应,因此,需要“规划在前,落地在前”。

结合各种相关规划,切实解决环卫设施落地难的问题,因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各种环卫设施向城区外围的村镇地区转移,在涿州市的环卫专项规划中,对于各种环卫设施的落位不仅要结合本市的城乡总体规划,同时也参考各乡镇的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各种环卫设施的用地,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分析其用地的可实施性。

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在对城郊的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前,必须合理规划,优先保证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硬件设施的经费和用地,可按照人口的密集程度预先安排环卫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提高乡镇、村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落实环卫配套设施[2]。

由于城市中心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可建设环卫综合体,即对环卫转运设施、服务设施、停车设施、管理用房等整合优化,环卫综合体包括及环卫车辆停车场、环卫车辆清洗站为一体的环卫车辆模块;环卫办公场所、环卫休息场所及其他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办公设施模块;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干湿分离站等创新功能板块[1]。在涿州市的公厕建设中,可同环卫工人休息场所合建,取缔现状破旧公厕,解决现状环卫休息场所缺乏的问题。

图2 中心城区公厕与环卫工人休息场所合建示意图

在环卫专项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编制区域内部的城乡一体化,也要与周围地区的环卫设施的发展与建设相结合,坚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原则,谋求城镇体系、区域空间、重大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与布局[3]。

涿州市城乡环卫处理设施在布局过程中,与整个保定市区域的环卫设施布局规划相衔接,实现保定市全域环卫设施的共建共享。涿州市在环卫专项规划中,现状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已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要求,同时考虑到涿州市市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区域协调发展要求,规划涿州市域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至涞水县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与涞水县、定兴县等区域共用焚烧发电厂。

涞水县焚烧发电厂作为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区域环境生态治理和修复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为区域环境保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极其重要。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共建共享,保定市北部地区产生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在涿州市建设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公司,采用热解化、焚烧处理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4.3 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

针对环卫管理机构分工不明确,管理标准不一致的现状,建设统一的环卫管理标准,明确环卫管理机构的职能与责任,加强城乡之间的部门管理与相互协调[4]。提出建立垃圾收集、清运一体化的渠道,突破地域桎梏,参与整个垃圾清运环节,采用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运营管理新模式。

针对城乡所属垃圾桶、公厕、中转站等环卫设施进行一体化信息管理。通过手持移动设备采集环卫基础设施的位置信息以及录入责任人、责任单位、类型等属性信息,将数据直接上传到系统,并在GIS地图上直观展示。

对参与环卫工作的人员、车辆、设施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监控中心可以实时查看环卫人员、作业车辆的位置信息、行驶轨迹、作业状态以及作业工艺等。通过智能化终端设备实时掌握动态变化,从而实现对环卫人员、作业车辆的快速调度,保证作业效率。

同时在垃圾清运车辆上安装GPS 定位系统,在垃圾箱上安装RFID 电子标签和重量传感器。当垃圾装载到清运车辆上时通过车载称重传感器和RFID 扫描设备读取并记录垃圾桶的标签ID、装载重量数据和装载时间。垃圾清运车辆通过车载GPS设备将卸载重量和时间上传到系统平台上,同时进入垃圾处理厂区后进行汽车衡称重,对比累加的收运数据和整车数据,这样可以进行垃圾收集清运溯源,即可实现垃圾完整的运输路单信息和不同来源地垃圾产生量、去向及处理量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最终以“数字化、视频化、定位化”的效果实现城乡环卫任务作业全过程一体化监管。

系统通过对工作区域、工作时间、工作路线的规划并为每个作业单位建立单独台账,对农村、乡镇以及城市的所有环卫作业参与者的考勤、工作完成度进行统一的智能管理和考核,自动生成可视化的图表,方便管理人员量化人员管理指标,掌握工作完成进度,规范作业过程,提高作业效率。

促使农村、乡镇以及城市的环卫工作按照统一流程,形成以村为单位收集,以乡镇为单位运输,以城市为单位集中处理的闭环化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垃圾收集清运全覆盖、压缩转运全封闭、焚烧发电无害化的可循环再生系统。打破农村、乡镇和城市的地域限制,实现垃圾产生单位、环卫作业人员、环卫车辆等信息之间的互通互联,形成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智能监管平台。

5 结束语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不仅要重视城市的环卫工作,也应当更加注重农村的环卫工作,这是全面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涿州市环卫专项规划编制为例,从城乡环卫收运、设施布局、管理等多个方面出发,探索性研究如何全面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为环卫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收运城乡设施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垃圾收运系统分析
民生设施非“摆设”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苏州工业园区餐厨垃圾产生现状及收运方案研究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员量化考核指标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