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肾化浊散对透析患者血液中钙磷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

2020-04-03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血钙肾脏病校正

东阳市中医院 浙江 东阳 322100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心血管并发症作为ESRD主要死亡原因,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的心血管钙化是其主要影响因素[1]。高磷血症作为CKD-MBD始动因子,其每升高1mg/dl,CKD患者死亡率增加18%[2]。西医治疗目前面临着含钙磷结合剂普遍存在升高血钙、加重血管钙化的风险。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本院特色中药制剂温肾化浊散对CKD-MBD患者脾肾气虚兼湿浊内蕴证钙磷水平的疗效情况,而脾肾气虚证亦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证型之一[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为单中心、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及同期组间对照研究,并经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选择2018年4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透析(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ESRD存在高磷血症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腹膜透析33例,血液透析33例;男40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6±6.9岁。对照组腹膜透析33例,血液透析33例;男37例,女29例;平均年龄66.9±7.0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0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颁布的作为CKD-MBD的诊断标准:血清磷0.87~1.45mmol/L,血清校正钙2.1~2.5mmol/L,全段甲状旁腺素(PTH)维持在正常值高限的2~9倍(130~600pg/ml)[4]。中医诊断参照《浙江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5]中脾肾气虚证的辨证依据: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纳呆,口淡无味;兼证湿浊内蕴:肢体浮肿,头身困重,恶心,腹胀。舌脉: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濡滑。

1.3 方法:分述如下。

1.3.1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低磷饮食及规律透析的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温肾化浊散(处方:菟丝子、桑寄生、生白术各10g,肉桂、海螵蛸粉各1.5g,牡蛎、大血藤各15g,厚朴、威灵仙各5g)颗粒剂冲服,1份/次,2次/天,与进食同步。对照组采用醋酸钙颗粒(昆明邦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640),1包/次,2次/天,与进食同步。疗程均为12周。

1.3.2 疗效判定指标:显效:治疗8周血磷水平≤1.78mmol/L,同时12周血磷水平≤1.45mmol/L;有效:用药后血磷水平下降超过25%,但12周血磷水平>1.45mmol/L;无效:用药后血磷水平不下降或升高[4,6]。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及治疗12周钙、磷、PTH水平的变化情况。

1.3.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基线资料中性别采用卡方检验,年龄采用t检验。对配对后的数据,对两组的总体疗效(显效、有效、无效)情况,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磷、钙、PTH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如资料类型符合球性检验条件则进行单变量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如不满足球性检验者,则运用Greenhouse-Geisser的校正结果,用一般线性模型(GLM)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变量方差分析,并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实现每个时间点上组间的两两比较。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磷治疗总体效果评价: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降磷疗效比较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钙、磷、PTH水平的变化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磷、血校正钙、血PTH水平进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根据球性检验(P值均<0.01),采用Greenhouse-Geisser的校正结果。两组患者血磷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PTH差异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因素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段血磷水平及血PT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钙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组因素上,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治疗12周血钙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P<0.01。

血PTH(pg/ml)组别 时间 血磷(mmol/L)血校正钙(mmol/L)369.2±63.3 365.4±63.4 363.0±63.0 361.9±65.3 374.2±64.2 373.4±63.9 371.4±64.2 370.6±61.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1.97±0.21 1.92±0.23*1.67±0.24*1.36±0.36*1.97±0.21 1.94±0.21*1.71±0.26*1.42±0.30*2.23±0.11 2.23±0.10 2.24±0.09#2.24±0.10#2.23±0.06 2.26±0.08*2.30±0.11*2.38±0.19*

3 讨论

2019年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编撰的《中国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南》推荐血磷水平控制在0.87~1.45mmol/L,血清校正钙水平控制在2.1~2.5mmol/L,血PTH水平控制在正常高限的2~9倍,以减少CKD-MBD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7]。目前,虽然传统的含钙磷结合剂可有效降低血磷水平,但常引起血钙水平的升高,使血管钙化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8],而新型磷结合剂因较高的费用,在基层医院患者群体中普遍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降磷效果和患者预后。本研究即是基于基层医院降磷治疗的这一困境,探寻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钙磷代谢异常的有效途径,研究本院特色中药制剂温肾化浊散对透析患者钙磷水平的疗效情况。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CKD-MBD归属于中医学的“溺毒”“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其病机可概括为肾虚髓亏,脾虚湿困,湿蕴成毒等,各种病理因素使肾气衰弱,精不生髓,骨失所养而致病。本方组成中菟丝子、肉桂以温补肝肾,合牡蛎补阴潜阳,海螵蛸补肾固涩,以期阴中求阳,兼制阳燥;生白术健脾化湿,厚朴行气燥湿,两药相合,以去其湿;桑寄生祛风湿、强筋骨,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一则助莬丝子、肉桂补肝肾,二则助生白术、厚朴除其湿;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兼治湿浊生热之象。诸药合用,共奏温阳补气、化湿泄浊之效。根据本研究结果,温肾化浊散在降磷效果上,较醋酸钙有更好的疗效,而对血钙的影响,温肾化浊散对血钙水平存在双向调节作用,无血钙升高情况,较醋酸钙具有明显优势。

猜你喜欢

血钙肾脏病校正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劉光第《南旋記》校正
一类具有校正隔离率随机SIQS模型的绝灭性与分布
机内校正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
一种基于eNode B的主动式频偏校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