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企合作绩效评估制度构建探讨

2020-04-02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甘秋林

广东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定性指标体系校企

文/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 甘秋林

教育部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规定“职业学校和企业应建立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绩效评估制度包括明确评估对象、确定评估内容、划分评估指标、选定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模型)、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考核和评定等内容。本研究主要对中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绩效评估的指标内容、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运用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以推动建立中职校企合作的评估制度,促进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机制稳定运行。

一、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建立并实施完善的绩效评估制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校企合作绩效评估一般应根据被评估对象确定好评估机构,明确评估内容,并根据评估内容分类设置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建立评估模型,根据统计及模型计算结果作出评定。

评估指标内容不仅要考虑到中职校企合作机制运行的最终成果,更要关注教育资源的投入和使用过程,强调校企合作机制运行中的投入、过程和产出的综合考核和分析,以弥补传统结果评价的片面和不足。

中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运行涉及的评估客体一般包含有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众多对象,学校和企业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评估和督导,学校也可作为评估主体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专业部、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估。为此,我们将评估对象分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这四类,每一类评价对象又规定若干评价内容,再在这些内容基础上构建相应评价指标。在实践中应以“职业学校”为主要评估对象,并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图1 中职校企合作绩效评估指标内容构建

二、中职校企合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在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的基础上,为克服传统绩效评估仅考核量化指标的局限性,我们尝试根据评估内容将中职校企合作绩效评估指标划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国际上一般把绩效指标划分为投入指标、过程指标和产出指标。据此,我们对校企合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置也从这三个维度展开,下面以“职业学校”为评估对象来探索校企合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定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定性评价是对评价对象进行“质”的分析,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进行判断、评审和比较,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是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一种评价机制,其表现形式为“文字描述”。因此,校企合作绩效评估中的定性指标更侧重于过程评价,关注更广泛的教育目标及学习结果,强调关注现场和专业判断,对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种种表现试图做出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意义的解释,因此,定性评价是具有现代人本思想和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图2为按输入、实施、输出三个阶段制定的校企合作定性评估指标体系。

(二)定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定量评价是指职能部门运用一定的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为实现其绩效目标,而采取的数量指标评价方法。只有定性评价没有定量的考察结论,是不完整的;定性考核要以定量考核结果为基础。中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的绩效评估如果是以定量指标为依据进行评价,能更客观地反映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国际上一般把绩效指标划分为投入指标、过程指标和产出指标。一般而言,在相关统计调查中,涉及校企合作的主要量化指标有“接收实习生”“接收毕业生”“接收专业课教师实践”“企业投入资金(设备)”“学校投入资金”“企业参与专业教指委比例”“校企合作技术开发或管理创新的成果数量”等多项内容。以这些指标为基准,通过调查统计,得出各定量指标的真实值,结合考核标准,可对中职校企合作绩效进行具体等级考核。图3为按投入、运作和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绩效评估定量指标体系。

在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投入”是指学校在“校企合作资源”方面的投入,即人、财、物的投入,具体包括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三个方面;“运作”即合作过程,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改革、师资建设、实训基地运营等几个方面;“产出”即合作效果,包括毕业与考证、就业满意度、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

图2 中职校企合作绩效评估定性指标体系

图3 中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绩效评估量化指标体系

三、评价标准和方法

(一)评价标准

中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终极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适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所以,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得到企业和用人单位认可,应成为衡量中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主要标准。实践上,我们一般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相关标准及省、市中职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标准或企业相关用人标准作为我们衡量中职校企合作机制运行效益的考核标准。

(二)评估方法

在此量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建立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模型,将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转换为指标特征值,再根据各校具体情况及经验值,确定各个评价对象各个维度的优劣排序。也可运用因子分析法及相关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作统计分析,对比国家中职示范校或省、市品牌专业评价相关文件的标准或公认的一般标准,确定各项指标的达标及优劣分布情况,以评定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的成效及影响。

对校企合作成效进行考核和评价是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中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绩效评估制度,是推动校企合作机制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有必要进行理论研究并早日实施。

猜你喜欢

定性指标体系校企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
殴打后追赶致人摔成重伤的行为定性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