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校本课程的确定及管理策略

2020-04-01张卫星

辽宁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校本校长特色

张卫星

(浙江省仙居县田市镇中心小学)

校本课程是学校设计开发的课程,即学校在考虑区域特色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确定特色校本课程要因地制宜,管理特色校本课程要精耕细作。特色校本课程是校长及教师智慧的结晶,让特色校本课程真正在实际应用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

校本课程是学校设计开发的课程,即学校在考虑区域特色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当下,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几门或多门校本课程,让校本课程特色化、精品化,成为每一所学校努力的方向。事实上,让每一门课程都特色化、精品化并不现实,但作为学校,肯定要打造一门或几门特色化精品校本课程,唯有如此,才能在课改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确定特色校本课程,如何管理特色校本课程?这些就需要学校管理者的智慧投入。笔者以自己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浅谈特色校本课程的管理策略。

一、因地制宜,确定课程

特色校本课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下作出抉择。因此,特色校本课程的确定要因地制宜,即要因人、因地、因势。只有这样,特色校本课程才有生命力。

(一)因人——让课程快速崛起

1.基于教师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校长在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前,要认真分析师资现状,结合实际状况来决定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唯有如此,才能让特色校本课程在全体教师中达成共识,才能让特色校本课程接地气、有活力。

例如,笔者任仙居县岭下张小学校长的第一学期,了解到全校26名教师中,有3名教师的书法写得非常好,便和这3名教师商量,在学校开设铅笔、钢笔和毛笔书法兴趣小组。第一学期后,这三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书法水平突飞猛进,不但字写起来有模有样,而且“颜体”特色非常明显。为此,学校专门组织了“第一届师生书法作品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有了成功的体验,参与师生兴趣高涨。第二学期,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迅速扩大,自编教材也有序开展。书法课程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学校现已成为浙江省书法特色学校,成为当地一张教育名片。由此可见,基于教师特长开发的特色校本课程,容易被教师所接受,也容易快速崛起。

2.基于校长

俗话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思想的提炼者,也是办学方向的引领者。如果一所学校的校长有前瞻的办学思想,有利于开发一些精品特色课程,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杭州市青蓝青华实验小学的项声菊校长,在立校之初就确定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办学思想,把弘扬国学文化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核心载体。在这一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的建筑充满了浓浓的国学味,如宣扬“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廊道,宣扬办学理念的“青花瓷碗”,宣扬和谐一家的百家姓墙等。该学校一二年级开设《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等课程;三四年级开设《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课程;五六年级开设《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历代美文选》等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开发了一些国学与基础学科融合的课程,如《汉字课程》《数之乐》《形之美》《动漫课程》等。通过国学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师生的人格和文化素养得到快速提升,学校也因此变得更加温和宁静,充满“家”的幸福感。现在学校已成为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的典范,慕名到学校参观和学习的同行络绎不绝。

可见,基于校长办学思想开发的特色校本课程往往会快速崛起,成为区域教育的一道风景。

(二)因地——让课程独一无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文化。基于学校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开发的校本课程,其往往能成为特色课程,成为“人无我有”的精品课程。

例如,笔者任职仙居县皤滩乡中心小学副校长期间,正值学校开发基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皤滩针刺无骨花灯的校本课程“古街·古灯”。这一课程既有古街文化的渗透,又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由于契合地域文化,又和学校的拓展性课程——“花灯课程”紧密对接,因此参与编写的教师积极性非常高。经过两年的编写、论证、修改,“古街·古灯”课程先后荣获省市级精品课程一等奖。在编写的过程中,学校教师积极传承针刺无骨花灯制作技术,全校教师和学生参与花灯制作,学生及教师的作品多次获省市中小学艺术节一等奖。

再如,笔者任职仙居县白塔镇第二小学副校长期间,学校基于白塔镇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仙居山歌起源地的优势,积极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仙居山歌”,该课程被评为台州市精品课程。基于课程开发与实施,学校将“仙居山歌”作为特色课程加以打造,山歌队因此走进台州春晚,并荣获市中小学艺术节展演一等奖。

由此可见,基于地域文化开发的校本课程是独一无二的,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让学生受到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让校本课程真正走向校本。

(三)因势——让课程走向深入

1.基于传承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实际情况,有些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已经非常有知名度,作为接任校长需要精心维护、提升和优化,从而让原有的特色校本课程与时俱进,进一步走向深入。

例如,仙居县田市镇中心小学是国家足球特色学校,先后多次获浙江省冠军和台州市冠军。这些荣誉是学校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拼搏得来的,实属不易。作为接任校长,一定要将这一特色发扬光大。为此,笔者基于前几任校长的坚守与努力,在今年上半年顺势提出要基于学校足球特色开发足球梦想课程——“知‘足’长乐”。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和大量前期工作的准备,加上省特级教师张志伟的指导,课程现已进入编写阶段,未来将努力打造成省市精品课程。

2.基于资源

课程开发需要资源,有些学校由于客观原因,学校资源并不丰富。作为校长就要不断挖掘资源,适时梳理校园周边可开发的课程资源,遇到合适的,顺势而为,也能开发出特色校本课程。

例如,采荷一小是杭州市窗口学校,其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现任校长王红根据学校旁边有一个横笛乐坊的优势,主动和他们对接,在学校开设横笛社团,并要求“横笛进教室”,做到班班有笛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关注“点——社团、线——班级、面——学校”的和谐统一。经过几年的坚守,学校的笛子乐队已经走向国家和世界舞台,其开发的“笛韵”课程也已成为省市精品课程。可见,学校领导捕捉到合适的教育资源后要因势开发,有教育资源的强力支撑,课程开发定能走向深入。

二、精耕细作,管理课程

特色校本课程需要学校的有效管理,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如何管理?关键是要精耕细作,让课程实施者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实施。唯有如此,特色校本课程才能拥有较强的生命力。

(一)加强过程管理

加强过程管理,即加强特色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加强过程管理是克服教师惰性的有效手段。

一是加强备课管理。即要求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前,要像基础学科一样备好课,并提前两个星期将纸质教案和课件上交教务处审核,审核通过的可以实施,不通过的要求改进。

二是加强课堂管理。教务处组织人员要不定时地对特色课程教学进行监督,对于规范有序的,给予表扬;对于不规范无序的,通报批评。

三是重视学生民主测评。学校教务处组织人员随机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有效性。

四是发挥年级段长的监督作用。因为年级段长与上课教师接触频繁,所以年级段长参与过程管理效果会更加明显。

相信通过上述四个策略的有效实施,特色校本课程一定能像基础学科一样正常开展。

(二)加强成果管理

为特色校本课程确定一个成果展示的舞台,上课教师会有目的地朝着展示的目标努力,这样每一节课的教学就不会漫无目的。为此,笔者所在的学校根据特色校本课程的性质确定展示方式。如“仙居山歌”课程适合动态展示,师生们每年“元旦”面向全校师生现场表演,根据表演的质量确定该课程是否优秀;“线描画”课程适合静态展示,学校设置线描画展,根据参展人数和参展评价,确定该课程是否优秀;“花灯”课程适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学校就要求学生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皤滩古街进行义卖,义卖时既有现场制作展示,又有成品花灯展示,最后根据义卖的金额确定该课程是否优秀;“足球”课程,适合动态展示,学校每年举行班级联赛,根据联赛成绩及参加省市比赛获奖情况,确定该课程是否优秀。同时规定,只要评上优秀课程的,负责的教师在评先评优时给予适当的权重加分,让他们的辛苦得到回报。事实上,加强成果展示管理就是加强课程目标管理,只有认真去对待,特色校本课程的地位才能更加稳固。

总之,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因人、因地、因势展开,才能展示校长和教师智慧的结晶。有了特色校本课程,还需要加强管理,让特色校本课程真正地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让特色校本课程真正地在实际应用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校本校长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