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选做题《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看高考数学的变化

2020-04-0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极坐标直角坐标道题

罗 红

(云南省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 661199)

高考是我国重要的选拔性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研究高考试题是我们一线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做的事情.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以选做题《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全国3卷为例,来看一下试题是怎么“进化”的.

一、题目问题直接,学生容易入手,得分高

2016年这道题第一问问得直接,只需要会转换方程即可,第二问考查的知识点单一,一个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就可以完成.

(1)写出C1的普通方程和C2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点P在C1上,点Q在C2上,求|PQ|的最小值及此时P的直角坐标.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中的平方关系化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利用公式ρcosθ=x与ρsinθ=y代入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即可;(2)利用参数方程表示出点P的坐标,然后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建立|PQ|=d(α)的三角函数表达式,接着求出最值与相应的点P坐标即可.

这道题属于容易题,常规题,只要学生认真学习过,训练过,那么是可以很快入手并且很容易得满分,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遇到这样的题就该偷着乐了,所以很多学生当年都选做了这题.

二、题目问题直接,有一定的难度,入手容易解对难

2017年第一问虽然也是求方程,但是方程里还含有参数,参数是大部分同学不能理解的一个难点,比起2016年来难度有所增加.

(1)写出C的普通方程;

(2)C的极坐标方程为

ρ2(cos2θ-sin2θ)=4(0<θ<2π,θ≠π).

得cosθ-sinθ=2(cosθ+sinθ).

2017年这道题与2016年相比,虽然问题直接,但是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学生必须学会从中提炼出关键,找到突破口,重点考查了转化与化归能力.要懂得遇到求曲线交点、距离、线段长等几何问题时,求解的一般方法是分别化为普通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后求解,或者直接利用极坐标的几何意义求解.还要结合题目本身特点,确定选择何种方程.

这道题题目,第2问不光这种解法,学生也可以把极坐标方程改为普通方程,用普通方程把M点坐标求出,从而求出极径.

三、题目问题不常规,入手已不容易

2018年这道题难度比2017年略有增加,主要是第一问不好入手,第二问和2017年第二问基本持平.

(1)求α的取值范围;

(2)求AB中点P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解析(1)圆O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1.

2018年这道题第一问已经不像前两年一样简单,直白,前两年第一问都是写方程,学生只需进行简单训练就可以完成,至少可以保住5分,但是今年的第一问就是参数,学生最怕的就是参数,所以第一问得分不高,第二问考查的是中点的t的意义以及求法,要考的概念虽然清晰,但在第一问的前提下,这个点也就变成了难点,所以这一年这题学生得分不高.

四、题目读不懂,无从下手

2019年与前几年相比,题目新颖,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读懂题意,这道题也上了今年高考的热搜,考生普遍反映《极坐标和参数方程》这道选做题越来越难.

(1)分别写出M1,M2,M3的极坐标方程;

解(1)由题意可知M1,M2,M3的直角坐标方程分别为:(x-1)2+y2=1(1≤x≤2,0≤y≤1),

x2+(y-1)2=1(-1≤x≤1,1≤y≤2),

(x+1)2+y2=1(-2≤x≤-1,0≤y≤1).

所以M1,M2,M3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

2019年这道题学生得分率极低,大部分同学连题目都读不懂,根本就是无从下手,感觉平时练了那么多题白练了,本来以为数学换汤不换药,谁知今年连碗都换了,真是刷题无数遍,败给一片云.

2019年的这道题是突然变难的吗?其实不然,觉得它难是因为没有好好研究这几年这道题的变化,题目从一开始的可以直接下手,慢慢变成需要动脑筋、多计算,再到后来的需要学生从题目中提炼出数学信息,题目考查看似知识点难度在加大,其实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的考查,是在跟现实生活接轨,要学生真正懂得数学的意义何在.从这道题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出,2019年数学试卷突出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重视揭示数学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强调数学实际应用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数学文化.

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从今年的这道题目中我也在思考,在反思,给学生练了那么多,是不是每次都是针对知识点,方程的转化,t的意义,中点的运用,轨迹的求法……却缺少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拣、结合和加工能力的训练,这就好像在生活中,一个满身本领的人,遇到问题却不知道要用什么本领,那他学了这么多又有何用,高考是具有选拔功能的考试,数学试题的命制强调“以能力立意”.以能力立意命题,是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着重于理解和应用,特别是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运用.这就要求考生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能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拣、结合和加工,寻找解题途径.这样的问题,无现成的题型、模式或方法套用,需要的是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已经把教材内容进行了提炼,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给学生,而大部分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和理解,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印象不深,时间一长容易忘记.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转变观念,要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体验,要有一个整体的过程体验,这就好像授人以渔,不能只教钓鱼的方法,还应该让他学着做鱼竿,学着找材料,学着做鱼饵,这样才算是他自己的本领.

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今年题目的变化,都在告诉我们要重视数学核心概念的本质属性,重视数学实际应用和学生的生活体验,重视数学文化.要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理解数学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极坐标直角坐标道题
从平面直角坐标系到解析几何
深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误会
深刻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
巧用极坐标解决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问题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
极坐标视角下的圆锥曲线
这道题谁会做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