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医疗新型模式的现状研究

2020-03-30马欣怡吕世军刘思文朱欣宇吴俊雪赵佳宝

中国市场 2020年35期

马欣怡 吕世军 刘思文 朱欣宇 吴俊雪 赵佳宝

[摘 要]随着当下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稳步提高,医疗资源的平等分配得以逐步实现。“互联网+”医疗新型模式是当代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它不仅促进了医疗改革的深化,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和医疗决策方式。在医疗改革过程中,为促进医疗服务网络发展,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模式 ,改善消费者就医体验,促进医疗数据的合理化使用,医生的诊断及治疗决定有必要更科学。互联网医疗重新构建了医疗行业,改变了医疗服务市场。目前,中国医疗服务系统的全面信息化加速了系统的改革,特别是对促进网络医疗服务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背景与市场现状;服务内容与目标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5.186“互联网+医疗”对于中国而言仍是个新生事物,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前中国医疗资源存在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互联网+医疗”是解决现代病症的现实产物,是患者解决医疗问题可采取的重要手段,它的意义在于反映社会构建的目标和当代社会的进步和革新。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线上交流与问诊能有效地分流线下医院的就诊压力,随着“互联网+医疗”概念的传播,互联网在医疗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背景与市场现状

1.1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的总量不足,需求增长率和医疗服务的供给率趋于等同

近十年来,我国的医疗服务供给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從前些年的增长明显高于医师增长率,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到近些年的趋于等同[1]。截至2018年,基本的医疗参加保险人数已经达到13亿,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医疗服务需求在未来将逐步增加。

1.2 出现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现象,互联网赋能空间大

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问题,是国内医疗长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慢性疾病出现率增高,国民的健康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医疗需求大幅增加,而国内三甲级医院超负荷运转,基层医疗资源未得到合理应用导致浪费,国内的高水准优秀医生人才资源储备不足,且人才资源分配不均,很难满足现在快速增长的医疗需求。

1.3 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的规模稳健增长,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参与者众多

医疗需求逐步增长和国家政策扶持下,国内“互联网+医疗”这个行业正在飞速的发展成长,相关的数据与医疗服务也逐步完善[2]。经国家相关部门测算,2019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半亿元以上,同比前年增长超过50%。大幅度增长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是线下医疗服务相较于互联网医疗而无法完成的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线上对接。

1.4 国内制定标准行业规定和管理细则,引领行业走入正轨

在国家的推动和医院对诊疗业务需求的引领下,国内“互联网+医疗”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更深层次,十几年来,互联网政策多次颁发,受到广泛关注,整个行业稳步发展。

1.5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必要动力

近几十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技术得到很大提升,多类智能硬件在目前都已经有了应用经验与理论支持[3]。同时人工智能经过大数据的积累与计算得以在医疗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2 发展新型的“互联网+”医疗模式的目的

2.1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互联网+医疗”只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它只是将医疗资源整合到一起,让更多居民享有方便的优质问诊环节 [4],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加强了医疗服务的需求与供给适应性,虽然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现况,但利用“互联网+医疗”新型模式可以加强区域资源共享,使得分级诊疗体系日益完善。

2.2 改善医疗人才资源利用不当的问题

我国的执业医师行业现状:医师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作为发展中国家,医疗人才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5],我国注册的护士数与医师数明显少于发达国家。调查显示,2018年美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约26人,而我国仅为21.5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新型模式在以下三个方面使医疗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第一,平台与病人间:通过专业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对病人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所测得的数据传送到医疗平台,平台将这些数据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健康报告,将其反馈给病人。

第二,平台与医院间:对于需要进一步诊治与住院的病人,平台将为其自动匹配至最佳医院,医院实时向平台进行床位、药物等的更新。而医生将自己的从医经历、擅长治疗的疾病及空闲时间传至平台,由平台匹配合适的医患关系。

第三,医生与医院间:传统观念中的医生是只属于某一所医院的,但是由于医改政策提倡医生多点就业,所以提高了社区、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从而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医疗人才资源。

2.3 解决医生分布不均与整体素质问题

“互联网+医疗”不是一个单独的分支,要想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不得不靠线下医院与医生共同支撑,与实体医院合作双赢,这是中国梦下的发展趋势[6]。根据卫生部统计,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人员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不超过2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只有不足4%的医疗技术人员获得高级职称。具体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新型模式在以下三个方面挖掘高质量的医师资源,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从而改善这一问题:①鼓励施行灵活的用人关系,如兼职聘用等;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医科院校开设互联网医院运营管理专业;③鼓舞更多的三级医院医生加入,提倡多点执业,灵活使用医师资源。

2.4 促进医患关系的微小变化

“互联网+医疗”的新型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它只是改善了就医流程,使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方便,也向人们普及了基本的医学知识。“互联网+医疗”的新型模式便在以下四个方面改善了医患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一,方便了线下诊疗服务[7]。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变得多元化,这直接影响着线下医疗服务,使其更加方便。除此之外,互联网医疗也给医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8],在面临被患者选择的问题中,更会增强他们的合作积极性。

第二,加强了医患间的交流。多样化的网络平台让医患交流平台变得更加人性化,不仅在网上实施了各种服务,方便了患者,节省了时间,在为群众带来医学知识的同时也为医疗整体水平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

第三,连接了医疗社交网络。为了加大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基于基本的医院交流平台,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借助社交软件或社交平台等形式实现医患沟通。

第四,缓解了不对称的医患信息问题[9]。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医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不平衡的状态让原本不牢固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松散。而“互联网+医疗”的新型模式提供的平台透明化、公开化,能改善这一问题。

2.5 改变医疗市场混乱的问题

现如今有许多违反规则的黑诊所、小诊所打着专治某种特殊疾病的旗号,收取高昂的医疗费用,耽误患者最佳诊治时期。“互联网+医疗”的新型模式下,采取多种措施以加强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管理。首先,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要出台更加全面、规范、具体并有针对性的政策,完善数据安全和诊疗质量方面的监督管理政策;其次,医院线上诊疗的质量与安全也应加强监管,并保证医师本身的质量,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考核;最后,设置严格的互联网监管平台,一定要尽可能地确保信息安全。加以“互联网+医疗”新型模式的辅助[10],既充分利用了医疗资源,又让患者得到了正规安全的医疗服务,由此也推动了新医改的发展。

2.6 改善程序的復杂以及乱收费问题

现在患者在医院就医程序复杂烦琐,在大医院表现得尤为显著。应用了“互联网+医疗”的新型模式便会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可以达到不排队、少折腾的目的。互联网渗透到就医的各个环节,它与传统就医体验比起来,减少了排队时间,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效率,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 “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具体内容

3.1 预约服务

应用专门开发出的APP就可以根据求医者对病情的表述为其推荐相应的科室,同时可实时查看待就诊人数,大致推测就诊时间。APP内有各个科室医生的基本介绍,患者可自行浏览、自主选择,这种方式可以拉近患者与医院的距离,提升患者就诊的便捷度,也对医院原有的病源结构进行了改变,使患者复诊更方便。

3.2 诊疗中的信息查询服务

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会面临医院是否有床位、上级医院是否拥挤、各科室患者人数多还是少等问题,若单靠医院自身的力量开展工作往往力不从心,此时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就开始发挥作用。可以依靠大数据平台建立一个庞大的信息库,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提升医疗效率。

3.3 家庭医生

已签约病人到与其对接的家庭医生处寻诊,家庭医生为他们提供日常诊疗服务、指导其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及慢性病的管控与防治[11],根据病情需要,家庭医生可以通过平台实施分诊和逐级转诊。对于一般的常见病,家庭医生可给出专业的诊疗建议,不必跑去大医院,利于节约医疗资源;对于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的签约病人应随时关注诊疗情况;对转诊回到社区的签约病人落实出院后续随访和服务,以保证签约病人诊疗服务和诊疗信息的连续性。

3.4 长期患病人群和高发疾病人群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建立

笔者建议建立健康体检制度,进行健康记录和其他相关医疗卫生服务。对社区老年人易感病进行调查研究及分析,并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库中,对报告异常者进行叮嘱与指导[12]。

3.5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

通过网络平台咨询信息,病人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准确的了解,并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同时解决了重症病人、老年人行动不便的问题[13]。对一般常见病以视频形式问诊,从而免去医院就诊时预约、挂号、排队等烦琐的流程。完成问诊后,医生远程即可下电子处方,病人以在线方式购药,通过快递送药上门。

3.6 开展讲座

开展一系列关于互联网医疗模式的讲座,广泛宣传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丰富群众对互联网医疗的认识,提高病人对互联网医疗治病的意识。

3.7 疾病风险评估,生成电子报告

通过远程电子穿戴设备的监测,对疾病风险等级进行实时评估与康复治疗[14]。平台一般将其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定期将病人的身体状况生成健康报告,反馈给病人。 一旦某一指标值超出正常范围,平台将自动上报,同时将病人过往的健康报告和本次的异常信息发送给医生。医院则派遣专业康复人员至有需求的患者处帮助其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邢影影,李勇.我国“看病难”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评价,2019,36(6):401-405.

[2]王雪.互联网医疗国内外发展现况及其前景[J].智能城市,2016,2(3):188-189.

[3]林悦.“互联网+智慧医疗”现状及发展展望[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8):15-16.

[4]葛晓翔. 问诊类移动医疗法律风险分析及其防控策略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6.

[5]杜学礼. 上海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6]匡宝平,苗丽华,李玉生,等.理科素质与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10):775-776,780.

[7]洪乾朝. “互联网+”预约诊疗模型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6.

[8]唐颖. 中医肿瘤互联网医疗的可行性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9]弓宪文. 信息不对称下的医患关系及其管理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4.

[10]薛书峰. 互联网医疗的定价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11]莫瑞豪,曾润颜,余健,等.家庭医生制模式下老年人健康管理方法的实践[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7):1094,1112.

[12]孙延红.依托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探索[J].智库时代,2019(52):293-294.

[13]何丽.“互联网+”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8,20(1):48-52.

[14]赵道致,杨立成,杨洁.新型“互联网+”医疗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10):1262-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