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东南亚国家的国宝级动物

2020-03-30钱伟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巨蜥马来白象

钱伟

众所周知,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动物,不仅深受国人喜爱,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大量粉丝。和中国一样,东南亚很多国家也都有自己特有且珍稀的代表性动物,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国宝“神兽”。

泰国白象:昌盛之兆

大象在泰国历史和文化中有着重要意义。对泰国人而言,大象是吉祥和国王权力的象征。一位泰国历史学家曾说:“如果没有大象,泰国的历史可能要重写。”

在泰国,稀少的白象被视为国之珍宝、昌盛之兆、镇国瑞兽。历史上,泰国和缅甸著名的“白象之战”就是为争夺白象而起。泰国海军舰旗至今仍印有白象,这都显示出泰国人对白象的重视。白象在泰国受到虔诚供奉,许多寺庙门口都竖立着白象雕像,其形象在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泰国著名的象牌啤酒,标志就是两头相对而立的白象,甚至泰国水泥品牌也用白象做商标。

现今泰国野生大象仅存约3000头,人工饲养的大象也只有4000头左右。为了唤起民众对大象的爱护及对大象文化的传承,泰国政府从1998年起,将每年的3月13日定为“大象节”。

越南斑鳖:象征独立

越南的国宝动物是斑鳖。这是一种产于长江流域和红河流域的淡水鳖类,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鳖类之一,体重可以达到100公斤以上。它们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和太湖地区、云南地区以及越南北部一部分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传统中药对龟鳖壳的巨大需求,斑鳖数量迅速下降,目前仅存4只,两只在越南,两只在中国的苏州动物园。因此,越南将这种世界级濒危物种看作是国宝也就不足为奇了。2016年,越南河内还剑湖中一只曾被奉为独立象征的神圣巨斑鳖去世,遗体被制成标本,收藏在自然博物馆内。在正式对外展示之后,很多越南人纷纷前去一睹这个国人心目中的灵物。

马来西亚马来貘:另类四不像

马来貘是马来西亚的国宝动物。它们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的热带雨林中,因其长相非常混搭:“似猪不是猪,似象不是象”,而被冠以“另类四不像”的绰号。明代马欢在《瀛涯胜览》中曾这么描述:“……如巨猪,高三尺,前半截黑,后一段白花毛纯短可爱。嘴如猪嘴不平,四蹄亦如猪蹄……只食草木,不食荤腥。”

马来貘为大型哺乳动物,身体浑圆,皮厚毛硬,全身除中后段有仿佛穿着肚兜的白色体毛外,其它部位皆呈黑色。其体长一般为1.8~2.2米之间,站立高度近1米,成年个体重量一般约在200~300公斤之间,最大的可达400公斤。

过去几十年,人类的活动导致马来貘的栖息地逐渐丧失,这种珍稀动物的数量随之急剧下降。目前,世界范围内马来貘总计约有3200只,其中约200只是在动物园内饲养,约3000只是在野外生存。

菲律宾眼镜猴:恋乡的小可爱

菲律宾的国宝动物是眼镜猴(又称“跗猴”)。这种雨林中的树栖动物小巧可爱,体长仅8~12厘米,和人的手掌长度差不多;身体也非常轻,大约只有三四个鸡蛋的重量。它们小小的脸庞上长了一双大而圆的眼睛,像戴了副眼镜,故得名眼镜猴。有趣的是,它们的眼睛只能直视不能转动,所以看东西时总是要转头。这种小猴子极其恋乡,离开了栖息地就会死去。曾有人试图将其带到其他地方喂养,但均以失败告终。野生环境中的眼镜猴非常害羞,除了睡觉和抱着树枝发呆,它们最关心的就只有吃蟋蟀等昆虫了。近年来,由于菲律宾和苏门答腊岛的森林越来越少,这种萌萌的动物正在失去熟悉的家园,走向绝种的边缘。

印尼科莫多巨蜥:世界最大蜥蜴

印度尼西亚的国宝动物是科莫多巨蜥(又名“科莫多龙”)。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平均体长2~3米;体重在70~90公斤。其尾巴和身体几乎一样长,四肢粗细宛如成人手臂,头部和篮球大小差不多。成年巨蜥全身呈黑褐色;幼崽皮肤则有绿色、黄色和黑色。这种巨蜥生性凶猛,运动迅速,每天爬行几千米觅食。它们主要以腐肉为食,也吃其他动物,甚至吃同类的幼崽,偶尔也会攻击人类。目前,科莫多巨蜥野外仅存3000只左右,为了保护这一动物,印尼政府在其栖息地科莫多岛上建立了专门的国家公园。

事实上,就像中国的国宝动物不止一种,除了最具代表性的大熊猫以外,还有金丝猴、华南虎、朱鹮、白鳍豚等。對于自然资源丰富、物种极为多样的东南亚亦如此,如马来西亚的鼠鹿、犀鸟、长鼻猴以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虎、天堂鸟、爪哇独角犀牛等也都是当地特有的珍稀动物。

·作者系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黎敏

猜你喜欢

巨蜥马来白象
白象:打造有骨气的民族品牌
马来宝诗词一首
一头白象
野蛮的科莫多巨蜥
科莫多巨蜥的生存之道
贺捷
科莫多巨蜥的生存之道
车迟国斗法
张小波(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