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家具产业园布局规划研究*

2020-03-30叶建平朱艺璇

林产工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黎川康养厂房

陈 哲 叶建平 朱 华 朱艺璇

(1.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 2.广东工业大学,广州 510090;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64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家具制造与出口大国。2018年我国家具市场产值达到9 589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家具产品零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万亿元[1-2]。与此同时,珠三角、长三角等家具产地因土地资源限制、高劳动力成本、转型升级的需要,家具企业逐步向中部地区发展,生产制造环节向内地中小城市转移。当前的经济形势加速了我国产业升级、转移、承接的进程,也加快了家具产业向内地转移[3-7]。

1 黎川家具产业园区开发背景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2018年江西省政府做出“三请三回”部署,推动乡友、战友、校友“资智回赣”,吸引更多国企、民企、外企“入赣”;抚州市也开展了“抚商返乡创业,才子返乡创新”为主题的“双返双创”活动[8-12]。在此背景下,超过2 000家的黎川籍家具企业可以依靠自身优势,建设创办新一代的家具工厂,将黎川打造成为家具集聚地,形成一个有实力、有活力、有潜力的产业集群[13-18]。

2 建设条件

项目地点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工业园区(图1),规划面积约100.5 hm2(约1 500 亩),可建设用地面积约85.47 hm2(约1 275.6亩)。黎川县属于江西省抚州市下辖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武夷山脉中段西麓,其地理位置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弓形发展战略,处于长三角经济区、鄱阳湖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辐射范围内,具有成为中心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自然条件下,黎川县河道曲折,山脉蜿蜒,水山浑然一体、遥相呼应,形成“山中有水,水环绕山”的山水格局;老黎川古建筑采用砖、瓦、木、石等材料,突显地域特色,形成骑楼空廊、多样山墙、俨然屋舍的建筑风貌;同时,黎川县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中央苏区全红县,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与革命文化。

图1 项目规划位置图Fig.1 Location map of the project planning

3 规划研究

3.1 目标定位

黎川家具产业园定位为中国适老、医用等康养家具生产基地,黎川籍家具企业家返乡创业和投资园区,江西省康养家具“智造谷”。产业园区规划如图2所示。

图2 黎川家具产业园区总平面图和鸟瞰图Fig.2 General layout and aerial view of the Lichuan Furniture Industrial Park

3.2 规划策略

家具园区的规划策略以典范、集约、组团、因地和安全五点为核心。

1)典范:门户的设置,家具文化公园的引导,产业形象区的打造,使产业园建设成为行业典范和标杆。

2)集约:注意厂房地块尺度合理,有利于标准厂房或规模企业厂房的集约布局,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组团:利用区内隔离绿带、生态绿带、道路绿化分隔厂房布局,形成“绿包棕”的整体组团格局。

4)因地:场地整体放坡,形成适宜厂区布局的平坦场地,化场地高差等不利因素为有利,形成山、水、厂的整体格局。

5)安全:厂区与园区分离,避免安全、污染隐患。

3.3 规划布局

3.3.1 建筑功能布局

结合黎川地形现状、道路交通、用地条件和家具产业需求,在建筑空间的布局中,以模块化的布局方式,顺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既能在建造成本上利用产业单元同化相似空间提高建造效率,同时也能在空间形态上赋予产业空间一种标准化和信息化的产业空间秩序[3]。建筑功能布局如图3所示。

图3 建筑功能布局图Fig.3 Architectural function layout

1)综合服务办公区。该区为康养家具制造基地项目的门户区域,包含了综合办公楼、初创企业孵化器、家具研发中心、家居电商中心、食堂超市工体活动楼,以二层连廊形成群组。同时设置景观形象广场及人工湖,展现园区形象,是整个建筑布局的中心环节。

2)龙头企业区。该区位于规划区域东南部,包含中心龙头企业厂房、其他大型厂房及物流中心,为依托龙头企业以商招商,吸引带动国内外知名家具企业、研发机构、设计机构等品牌企业进驻,形成大型企业集群提供条件。

3)规模企业区。位于规划区域中部及西部,为规模企业入驻区域,场地布局根据企业需要,在相关要求下进行建设。

4)中小企业培育区。该区位于规划区域东北部,包含各类标准厂房、喷涂中心、物流中心。喷涂及物流中心的布局着重考虑龙头企业区与中小企业培育区的共享使用,为中小企业的入驻和培育,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提供条件[19-23]。

3.3.2 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规划主要由生态绿化、道路绿化、隔离绿带、公共绿地组成。道路绿化沿区内主路两侧各设置4 m绿化带,形成良好的区内道路绿化景观,同时也为综合管线的布置及后期维护提供条件。利用平高五路东北侧,沿路20 m宽的范围设置公园绿地,进行康养家具文化长廊的设置,将公园绿地整合实现文化传递、休闲休憩等功能(图4)。

图4 绿地系统规划图Fig.4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3.3.3 景观系统规划

园区内形成“一轴、一心、两核、多点”的空间景观体系,见图5。“一轴”是指康养家具文化长廊及厂区内生态绿地组成的体现康养家具文化的康养家具文化轴;“一心”是指公共服务办公塔楼为景观形象标志物;“两核”是指综合服务管工区的景观形象广场和中心龙头企业建筑前广场;“多点”是指结合厂区公共空间所形成的多个集人性、文化、休憩功能的景观节点,及以建构筑物形成的景观节点、制高点。同时,区内将形成门户文化景观区、形象广场景观区和工业景观区三类景观区域。

图5 景观系统规划图Fig.5 Landscape system planning

3.3.4 建筑意向设计

1)设置建筑风貌导引。作为整体规划区建筑基底的厂房建筑,以灰、白作为主调,体现黎川传统民居群落意向。办公建筑以红赭色为主调,一方面在整个灰白基底中突出,形成中心感;另一方面体现黎川红色文化和红土地的深厚内涵。办公、科研建筑色彩以体现黎川“红色文化”和地域性的“红壤”为主题,厂房建筑色彩则以黎川传统建筑古建的“粉墙黛瓦”为主调,呈现出“俨然屋舍,鳞次栉比”的古建风貌,两种色彩相得益彰,对比鲜明,以现代手法再现黎川人文。

图6 园区导视系统设计图Fig.6 Design drawing of park signage system

2)园区导视系统设计。园区导视系统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导视(图6)。一级导视为园区沿途及外围,包含广告展示牌和市政蓝牌方向指示;二级导视为外围导视,包括停车场入口导视牌、车行分流导视牌和户外总平面信息索引;三级导视为企业形象标识,指代横卧式企业主形象标识和厂房形象标识。整个园区的导视系统设计按照通用性标识标志标准,更加规范,体现园区的行业代表性。

3.4 厂房设计与利用

1)厂房分层利用。家具车间的多层趋势是由家具生产的多元化决定的。企业为了在市场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单品利润,多种生产方式并行不悖,形成了空间实用的多元化。由于不同生产线的动线安排使得家具生产空间需要多层的高建筑,生产车间一方面追求通用性,另外一方面出于经济性考虑越来越追求专业性,生产空间不断朝着立体化、复合化方向发展。因此在黎川家具产业园建设中,家具厂房的分层利用尤为关键。在进行厂房分层规划时,设计成一个通用的家具生产空间,主要由8 m高的空间构成,强调空间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使得实木家具企业、板式家具企业等都能根据其生产内容和生产线特征灵活地组织生产[24-25]。

2)厂房出租方式。为了使楼层面不仅能满足家具业生产的荷载要求,也能满足中小企业的生产要求,分层出租方式因际而生。或按照厂房平面切分出租,厂房基本形式包括多种单体、双拼,既能独立出租,也能满足灵活切割的租赁,可满足各种不同规模企业对不同空间的需求[26-35]。

3.5 分期建设及经济技术指标

根据用地开发动态及周边道路、地铁成熟程度,同时适应规划分期建设总体思路,家具产业园区规划将综合服务办公区、龙头企业区、中小企业培育区及康养家具文化长廊作为一期建设内容[36-42];将规模企业区作为二、三期建设内容;园区社会为第四期建设内容。产业园区分期建设如图7所示,其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图7 产业园区分期建设图Fig.7 Phase construction drawing of the industrial park

表1 产业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Tab.1 The industrial park technical-economical index

4 结语

在产业转移大背景下,运用内地县域承接东部沿海家具产业转移的规划思路,将黎川家具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国内具影响力的新型、智能、环保家具产业基地,其布局规划顺应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符合国家的新发展理念[43-50]。与此同时,黎川家具产业园区的成功创建和发展,或对其他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黎川康养厂房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旧厂房改造之庭院微气候创建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锦鲤若川
文化部出台对口黎川县文化建设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