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对联谈了一辈子恋爱

2020-03-29李士方

对联 2020年6期
关键词:春联楹联对联

文|李士方

我似乎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读小学和初中时,我就有点儿“艺术细胞”,十六七岁就能在街头摆摊卖对联了。那时候对联专著不多,写对联只能从历书上摘取。我发现历书上的春联,不是每一副都能适应买家心理的,便想着最好能自己编写对联。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写春联时,忽然下起雪来,灵感油然而生,拟了一副联:瑞雪飘时来运转;红梅笑心想事成。乐滋滋地写了几副,第二天到集上卖时,果然被看好,竟然一口气卖了十七副呢!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诗友家接触到《对联》杂志,并记下了刊号。从2005 年开始至今一直订阅,真有点儿“拥书如拜小诸侯”的读书风趣了。“病联诊治”栏目尤见精妙,如同老师面对面教我一样,我很快克服了“合掌”“词性不统一”和“三平尾”等对联大忌,并积极投稿,曾被《对联》编辑部评为百优作者,于是写联劲头更足了。

从那以后,我便产生了一个念想,也可以说是一个梦,那就是将来我要当一个楹联作家,创作人们喜闻乐见的联作,撰写一本联集专著。

有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梦想,有了几年奋发积累的基础,我便更加执着地学习对联知识。下田干活时,《对联》杂志和纸笔随身带,休息时认真研读,反复推敲,寻求对句反复修改,调整句型,捕捉意境,直到心里满意方才罢休。夜间躺在床上仍反复揣摩创作思路,偶有灵感觅得好句,马上开灯记在纸上。下大雨的天气,不能下地干活,更是我学习的好机会,从早到晚,除了吃饭就是苦思冥想。还和本镇联友圈内的十余位同道,每逢农历五、十大集日约好在街头相聚,互相交流联作,切磋技艺,一路走来就是十几年。

2006年,南京《东山诗苑》以“浩劫回眸倍思今”为主题征联,我竟一举获得一、二、三等和鼓励奖四个奖项,其中一等奖联曰:

十年浩劫,是非倒,良知泯,长夜难明,斑竹一枝千滴泪;

卅载长安,黑白分,特色兴,曙光普照,红霞万朵百重衣。

第二年,又以“辛勤于业业,最知基业几分辛”应对“顺遂已年年,又卜猪年诸事顺”,拔得头筹。不久又在烟台举办的“万德福杯”全国楹联大赛中,题蓬莱中医院联“妙手全凭三指脉;神医尽在一颗心”,获得二等奖。这样,被深深埋藏在心底的那个梦又一次重现。

我好像回到了十多年前,甚至四五十年前。只要有空闲,我就看书、写字、创作。竟在省市及海内外诸多报刊上发表诗词、楹联各千余首(副),散文和评论文章近百篇。历经几年闲暇,整理楹联作品千副,以《陇西堂联稿》为名成集。但因患食道癌动手术,后来未能如期付印。尽管人生坎坎坷坷,这个梦圆得好辛苦、好酸楚,但我始终无怨无悔。

如今古稀之年的我,依然在苦苦追求,依然在做梦,总想把自己这个梦圆得更好。根据自身条件,安排好晚年生活,整理联、文成集付印,乃是我今生之大幸!

我永远都不曾想到,在人生的命运中,传统楹联文化不仅仅是我的爱好和赖以生存的工具,更是映衬我一生坎坷和辉煌的伴侣。我深有体会:我是和楹联谈一辈子恋爱。对联文化的研习,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撑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用心读我喜欢读的书,用笔写我喜欢写的事,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如何说。“人生贵在精神,何惧那,山高谷又深!誓奋效精卫,衔山填海;苦追夸父,化杖为林。沥血呕心朝乾夕惕,重越茫洋梦亦真。桑榆后,仰峰颠啸傲,致力忘身。”

这是我手术后化疗期间填写的《沁园春》词的下阕。

由此我才更明白,我并不是什么楹联作家,我只是一个锲而不舍苦苦追梦的人。

猜你喜欢

春联楹联对联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巧出对联
新春联
新年快乐
孔府的年节楹联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贴对联
解缙二改对联
王志滨诗词楹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