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东岳信仰宫庙调查研究

2020-03-27张丹妮

戏剧之家 2020年5期

张丹妮

【摘 要】东岳信仰最早起源于大山崇拜,是对东岳泰山之神的信仰,历史上曾有“东岳之庙,遍于天下”的说法,其影响遍及中国本土的各个区域,在传承与发展上带有深刻的地方特色。本文从保护和发展的角度入手,以蒲县东岳庙为例,研究以东岳大帝为代表的东岳信仰,通過研究蒲县东岳庙的建筑形制和以庙会为主的民俗活动,分析东岳信仰在民间经久不衰的原因,以期重构民间信仰在民众生活以及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对东岳信仰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蒲县东岳庙;东岳信仰;建筑形制;祭祀活动;保护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5-0211-02

一、东岳信仰宫庙概述

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是人与上天沟通的桥梁。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黄飞虎说、盘古说、金虹氏说等。如《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记载的金虹氏说,将弥纶仙女之子金虹氏作为东岳大帝[1];再如明代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把周朝的武成王黄飞虎封为东岳大帝[2],这种说法后来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泰山神位于我国东部,是太阳升起之方位、万物发祥之地,因此具有神灵的属性,并被赋予执掌生死、御灾悍患的重要职能。[3]在古代,人们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无法摆脱对自然的依赖。而泰山神作为一种精神信仰,其能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便形成了祭拜泰山神的祭祀活动。历代统治者也常常通过人们的祭祀活动加强政治教化功能,不断提高泰山神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东岳泰山路途遥远,人们便很难亲临于此。到了宋代,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祭祀需求,宋真宗皇帝便下旨“从民所欲,任建祠祀”,使得东岳庙在全国各地开始大量兴建。[4]以至到今天,许多地方依然保存着大量的东岳庙,尤以山西地区为最。而蒲县东岳庙是中国早期现存东岳庙中建筑形制最完整、东岳信仰文化最为丰富的地方建筑之一,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二、蒲县东岳庙的建筑形制和以庙会为主的民俗活动

(一)蒲县东岳庙建筑形制

山西蒲县东岳庙位于蒲县城东5公里的东神山上,南临南川河,北临昕水河,山上“青松千树,翠柏万从,郁郁葱葱”[5],亦称柏山寺。又因此地“洵可谓风会所聚,胜地不再,而为神明之所必栖者也”[6],蒲县东岳庙便成了人们祭祀神灵、祈求平安的圣地。关于其创建年代至今无法考证,但根据蒲县东岳庙现有文献记载,元德癸卯年间,由于人们祭神不够虔诚,曾引发地震,整个庙宇倒塌。后来,随着人们重修的呼声,道士曹居义带着他的弟子开始了东岳庙的修复工程,此后也不断地修复,才得以较好地保留到今天。

蒲县东岳庙依地势而建,坐北朝南,由于立于柏山之巅,其占地面积比较小。为扩大其使用空间,该庙采用旧时的城环式建筑法,在庙宇四周搭建高大的二层建筑,为一层院落留出了更大的空间。庙宇平面整体呈长方形,建筑格局按照中国传统庙宇中轴线对称的形制原则,地平线以上是由300多间的亭台楼阁组合而成的宏伟的地上景观,地平线以下则采用中国传统的窑洞建法留出了十五个窑洞孔,这些窑洞孔在古人的大胆设想下组成了十八层地狱,极为壮观。

(二)以庙会为主的民俗活动

相传农历三月二十八是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寿诞之日,自宋朝开始,东岳庙每年都会举行庙会。一到庙会,四面八方的信士都聚集于此,数百年来从未间断,近年来规模更是盛大,时间甚至长达半个月之久。蒲县人民对东岳庙古庙会更是偏爱有加,一年中春节最为隆重,其次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于当地人而言,东岳大帝是蒲县人民心中的神,是蒲县人民祈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三、东岳信仰经久不衰的原因

(一)具有教人弃恶扬善的社会教化功能

东岳信仰作为统治者巩固政权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人们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教化功能。东岳信仰通过弃恶扬善、因果报应的教化思想,教人们积德行善、除恶改善。这种教化功能正与我国传统的儒道思想相一致[7]。使得长期以来,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历代统治者的支持和民俗活动的传承

东岳信仰是古人在万物有灵观念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其内容主要以庙宇为中心,通过祭祀活动与神灵对话,祈福消灾。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历代统治者大量修建东岳庙,使得这种祭祀活动得以留存民间,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衍生出各种各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比如蒲县古庙会。东岳庙古庙会不仅仅是简单的祭祀活动,更是蒲县人民对外展示民俗文化的窗口。

(三)国家和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度不断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是十分珍贵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蒲县东岳庙作为我国迄今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在2014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加大了国家和政府对其重视程度。

四、保护和发展东岳信仰宫庙的可行性建议

东岳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物质载体。为了更好地促进东岳信仰宫庙对人们的积极作用,笔者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对东岳信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设想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一)设立专门管理和保护机构,保护东岳庙现存的建筑和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东岳庙作为人类研究东岳信仰的重要媒介,庙内不仅拥有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其作为我国古老而又传统的建筑,对于研究东岳信仰和古建筑具有重要的作用。还有由东岳信仰产生的古庙会,不仅保留了民间民俗活动的基本形态,也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不仅对促进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当地民俗活动人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东岳信仰文化,重塑民间信仰文化。主动探索东岳信仰在民间信仰中发挥的积极因素,用積极因素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信仰观,抵制消极因素。民间信仰作为人们最具代表性的精神信仰,具有复杂性、区域性等特点,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是人民群众情感表达的物质载体,对人们的生活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尊重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尊重民间信仰的基础上,引导人民群众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主动赋予其新时代的特色,不断丰富其内容,做到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我国实现“文化自信”提供新动力。

(三)收集和整理与东岳庙有关的故事和传说,尤其是那些可以对人们产生积极教化功能的故事。东岳信仰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和传说,如“送子娘娘说”“十八层地狱说”“盘龙柱说”“柏山寺说”等,有些传说对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具有重要教化作用,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最直接的。尤其是随着老一辈人的逐渐离去,很多故事已逐渐流失,实在遗憾。所以,对那些可以产生积极作用的民间故事做合理的整理与收集,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然后进行宣传和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五、结语

蒲县东岳庙是作为中国古建筑形制最完整、东岳信仰文化最丰富的地方建筑之一,对研究东岳信仰文化和中国传统古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也为我国的民俗文化和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梁茵. 北京东岳庙神祇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 2014年.

[2]郭俊红.东岳大帝即黄飞虎考[J].泰山学院学报,2015,37(02):19-24.

[3]石国伟.论山西蒲县东岳信仰的地方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4(1).

[4]石国伟.东岳信仰的人类学分析——以山西蒲县地区为个案[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02):28-31.

[5]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1月1日第382页.

[6]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1月1日第382页.

[7]张焕君,李建淦.蒲县东岳信仰的教化功能[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4):57-62.